李又兰的前夫 宁波女儿李又兰的传说

2017-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仑区区委.区政府和宁波电视台.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最近制作完成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片"往事知多少--江南望族小港李家".作为李家的后人,

北仑区区委、区政府和宁波电视台、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最近制作完成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片“往事知多少——江南望族小港李家”。

作为李家的后人,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夫人李又兰接受了家乡媒体的采访。这是她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讲述她那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李又(幼)兰,我国著名实业家李善祥次女,副军级离休干部。

李又兰生于1919年12月,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她历任新四军军部速记班学员班长、新四军军军部巡视员、华中局党校组织干事、新四军三师政治部组织股长、新四军四师抗大四分校组织干事、师部秘书。

解放战争时期,她历任华中局秘书、华东海军司令部秘书。

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华东军区司令部秘书、民航总局政治部组织科长等职。1975年,任国防科委办公室副主任、1985年任军委办公厅办公室主任。

李又兰是宁波的女儿。她的传奇故事,是我们宁波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宁波的骄傲。

    撰文/陈雅珍 王泰栋

咏兰诗词我们读过不少,赞美兰之高洁、幽雅、美好、清香,甚至孤傲,都是耳熟能详,但是把兰花形容成“剑叶碧簪”的,大概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了。

1974年秋,张爱萍将军写下了一首《咏四季兰》的词:

自闲在幽谷,祈降尘世中。剑叶碧簪素蕊洁,冰肌玉心融。清香染满堂,淡雅风雍容。虽是岁寒霜雪夜,芬芳胜春浓。

“剑叶碧簪”,笔者理解为兰有“剑叶”之刚强,有“碧簪”之美丽。将军能读出兰之独特形象和品格,是因为他的心中有兰——夫人李又兰。这是他对夫人的赞美和评价。

张爱萍将军的夫人李又兰,被称为“军中幽兰”,这不仅是因为她的名字中有“兰”字,还因为她的美丽大方,更因为她戎马一生。

通过摄像机镜头,记者第一次看见李又兰。九十年的岁月沧桑,抹不去她的端庄美丽、雍容大方。经过战火洗礼,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建设新中国的非凡经历,带给了她一种淡定从容的独特气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现代版花木兰李又兰微笑着,轻轻地、缓缓地,向家乡人民述说她几十年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

家训:以救国为己任

李又兰出生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宁波市北仑区小港镇李家。

李家有多富裕?现在已经无法衡量了,李又兰只记得小时候在老家生活时,家里房子“画栋雕梁”,大得不得了,一房连着一房,如果没有人带着她走,她会在家里迷路。长大后看了“红楼梦”,这才有了参考物,她说,我家就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

李又兰的父亲李善祥,是一位以“救国”为己任的实业家,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页。

1912年,李善祥辞去镇海县民政长(县长)之职,带着妻子和两个书僮到东北锦州创业,走上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路。

他从美国购进新式铧犁,创办恒康农场;他购进德国西门子发电机,装上西门子电话;他在锦州开办商号、油坊,搞活了辽西经济。

他在东北第一次以资本主义股份制方式经营,第一次用农业机械耕种,第一次在盐碱地试种水稻成功。

他在锦州庙沟开垦土地,打了23口井,抽水灌溉土地,种植苹果,并采用先进技术,改良品种,创造了红元帅、国光苹果。

他在自家果园——生生果园创建耕余学院,有小学部、中学部、大学部,免费培养贫苦孩子。

这样的父亲会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家训?对孩子们有什么样的期望?李又兰说,父亲没有要求他们继承家业、积累财富。事实上新中国成立时,李善祥把在锦州的全部动产不动产,都捐赠给了社会。

李又兰说,父亲要求他们“救国”,要求孩子们认准一个目标,勇往直前,决不后退。一开始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九一八”事变后,抵抗日本侵略者成为救国的第一项内容,再后来是跟着共产党建立建设新中国。

所以,李又兰记得小时候她从父亲那里听到的,是关于邹容、蔡锷的故事,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入侵锦州,曾多次拉拢李善祥,要他担任锦州农会会长。李善祥坚决推辞,后带领家小,回到老家小港。

当时的小港已经成为抗日前线。李善祥出钱又出力,要求孩子们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还出资建了一家小型医院。李又兰和李家的其他孩子一起,组织抗日宣传队、救护队,宣传抗日救国,救护伤员,李又兰还记得,当时轻伤员由救护队就地救护,重伤员转往镇海。

但是后来李又兰的父亲觉得大家就这样宣传宣传、救护被日本鬼子打伤的伤员,太被动了,太憋屈了。他要求孩子们都到抗日第一线去,亲自参加战争。

正是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的引导,1937年,李家四兄妹和当地几十位青年一起,动身寻找抗日队伍,前往前线。他们中有九位后来参加了新四军,其中一位是李又兰。李又兰还记得,临行时,父亲给他们每人十块大洋,母亲帮他们把钱缝在衣服里,再三的关照:“不到万不得已可千万不要用掉了哦。”

把才十几岁的孩子送到抗日前线去打仗,父母亲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们可曾想过,孩子们可能受伤,可能牺牲,可能被俘受折磨?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年李善祥的四位上前线的孩子中,有两位曾进集中营,有两位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李又兰更是皖南事变的幸存者。

李又兰回忆说,他的父亲曾到上饶集中营,营救孩子。也曾到苏北解放区,看望李又兰。父亲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们跟着共产党抗日救国这条路走对了,他非常欣慰,非常赞赏。

军旅:千难万险不言退

李又兰1938年参加新四军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争岁月千难万险,言语无法道尽。她向来自家乡的媒体,讲述了其中一段九死一生的经历。

故事从1943年讲起。那一年,李又兰在新四军第三师工作,她已经与第三师副师长、盐阜军区司令员张爱萍结婚,并怀了孩子。那一年,敌人两万人对新四军军部、第三师师部所在地盐阜区进行扫荡。这就是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盐阜地区反扫荡作战。

为了保存实力,我军实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游击战术。军部撤走了,师部撤走了,张爱萍全权领导反扫荡。组织决定非战斗人员全部分散,或是到老乡家里隐蔽(也称打埋伏),或是回家乡待命。分散的非战斗人员中,包括张爱萍的爱人李又兰。

李又兰先是到根据地边缘的一位棉商家中隐蔽,这位棉商的家和企业都设在海边,当时新四军一批装有物资的船停在沿海一带,准备在情况危急时从海上撤走。有一天,敌人18架飞机狂轰烂炸我军的海上船只,祸及这位棉商,他的家和企业、仓库都在这次轰炸中灰飞烟灭了,刹时间家破人亡。

李又兰侥幸没有受伤,躲过一劫。她从瓦砾中爬出来,举目无处可躲,无所依靠,于是决定去找自己的部队。她怀着孩子啊,在敌人扫荡区一直走一直走,整整走了三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部队。“终于到家了,我松了一口气。”

但是,敌人的扫荡还在进行,看样子一时还结束不了,她没法跟部队行动,最后组织决定让她回家乡。

她到了上海,要取道上海回小港老家。当时上海是敌占区,街上到处都有敌人,黄浦江边三步一哨五步一岗,上船的人必须有良民证。为她带路的向导不见了,剩下她一个人,在上海街头流浪。

情急之下她想到了一位在上海大陆洋行做事的近亲,在这位近亲的帮助下,买到一本良民证,她终于坐船回到家乡母亲的怀抱,在家乡生下了儿子张翔。

孩子满八个月时,李又兰决定回部队。新四军浙东三五支队交通员乐群负责接送李又兰,她们坐着小船,前往三五支队司令部。

李又兰再一次面临九死一生的险境:当她们坐的小船靠近司令部驻地时,发现那里已经被敌人占领。原来当时有敌人来犯,三五支队司令部撤走了。船老大被吓住了,他想让船掉头。经验丰富的交通员乐群断然决定:继续向前,如果掉头,敌人一定开枪,只有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前,才有一线生机。

果然,敌人放过了这条小船,李又兰从敌人的眼皮底下,坐着小船逃离,并在另一个山岙遇到了三五支队便衣,其中一位还是李又兰的弟弟。

在三五支队的安排下,李又兰与另外三位战友,坐一艘有五张帆的大木船,从浙东出发,往苏北。这一路,他们整整走了六个月。

讲到这里李又兰问记者:“比台风更厉害的叫什么风?”记者说:“叫飓风。”李又兰说:“我们遇到了飓风”。飓风把船的主桅都刮断了。乘木帆船经历飓风,那种危险一定是致命的,但是李又兰轻轻带过,没有详细讲。她详细讲了比飓风更可怕的事:在海上长时间飘荡。

这么大的船,没法摇动,只能靠风带动。有时候几天没有风,船在海中一动不动,令人绝望。正是酷暑季节,人在海中暴晒,嘴里全是盐,又苦又咸。大家都盼望着下雨,雨水可以解决很多事。

最可怕的是船上的食物和淡水都用光了。因为岸边不时有敌人的汽划子出没,靠岸采购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所以船上经常断粮断水。最后还有一点生地瓜,先要请船老大吃饱,保证他有体力撑船。其他人每人每天分几片。李又兰讲到这一段经历,说了三个字:“饿疯了。”她唯一庆幸的是,没有带孩子一起走。

李又兰于1944年4月从宁波出发,一直到10月才到苏北,并找到了自己的部队。还记得踏上苏北大地后吃的第一餐,是清水面条,“吃得那个香啊,特别来劲,吃了一大锅都不觉得饱。”接下来几天,大家每天做鸡蛋饼,吃得香极了。

思乡:此情绵绵无绝期

李又兰自1944年离开宁波以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但是她对家乡的记忆和牵挂,溢于言表,她对家乡的关心从来没有停止过。

如果读者朋友在网上查李又兰的资料,那一定会失望,内容非常少,没有来自她个人的第一手资料。这是因为她一直非常低调,不接受采访。

但是当她得知北仑区区委、区政府和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要制作关于小港李家的纪录片,要求采访她时,李又兰欣然同意,在北京西山自己的家里,热情接待了来自家乡的媒体记者。

李又兰以九十岁高龄,面对摄像机镜头,侃侃而谈两个多小时,思路清晰,记忆力好得令人不能相信,提到年份、人名等,往往是毫不犹豫,信手拈来。

李又兰对老家的一个很深记忆是水缸。当年家里房子很多,一房又一房,每一房的院子里都有水缸。她还很遗憾没有去过自家的后花园,只知道那个花园很大。抗日战争的时候,这些房子和水缸还有后花园,都被日本鬼子的炮火炸掉了。

她记得,1938年她在小港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时,经历了一场疫情,当时李家全家上下都参加了救护活动,男的抬担架,女的给患者打针输液。1940年宁波发生鼠疫,远在苏北参加新四军的李又兰非常担心,想方设法打听消息,唯恐家乡父老再次陷入不幸。

她还记得,1943年她在老家生孩子时,母亲曾经掩护了不少地下党员。这些地下党员来到她家时,都面临巨大危险,母亲为他们提供吃的、穿的,帮他们易装,然后再安全送走。这些故事李家从来没有向谁提起过。新华社一位驻海军的记者从另一个渠道得到了素材——一位当年得到她母亲掩护的同志,向记者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故事,李又兰记得这位记者的名字,并且记得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甬江之子”,发表在浙江日报和“上海滩”杂志上。

家乡人民也一直关心着李又兰,节假日的时候,总是有来自家乡的亲朋好友或是地方政府的问候;家乡土特产杨梅什么的上市时,经常有老乡出其不意地送到她家里。2010年7月,北仑区委统战部长和戚家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等一行,前往李又兰家中拜访,带去了家乡人民的问候。李又兰与儿子张翔(生于小港、曾任二炮副司令员)一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