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真相 彭加木失踪真相2016、彭加木事件真相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彭加木(1925——1980年6月17日),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农学院,19

彭加木(1925——1980年6月17日),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汉族。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农学院,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不幸在罗布泊失踪。 

中文名 彭加木 

外文名 Peng Jiamu 

别    名 彭家睦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 1925年 

逝世日期 1980年6月17日(失踪) 

职    业科学家 毕业院校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南京大学) 

信    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十五次进疆考察 

性    别 男

人物经历

彭加木于1925年生于广东番禺。1947年,在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到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专攻农业化学。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分赴边疆各地调查资源,他主动放弃出国学习的机会,积极向组织提出要求,赴新疆考察。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

1957年,身患恶性肿瘤,回到上海治疗。他以顽强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病情稍有好转就重返边疆。先后踏遍云南、福建、甘肃、陕西、广东、新疆等十多个省区,曾十五次进疆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任该院副院长。还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为开创边疆科研工作倾注心血,并为发展我国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考察,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揭开了罗布泊的奥秘。

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考察队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扎营。其时,汽油和水所剩无几。为了解决这一困难,继续东进考察,他独自外出找水走向沙漠深处,不幸失踪,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遗体。对于他的失踪,在全国曾风传过各种说法猜测。多年来,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寻找,均一无所获。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探险故事

第一次

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3月30日, 彭加木和几个科学工作者环绕罗布泊一周,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当时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河水中的钾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认为罗布泊是块宝地,可能有重水等资源。

重水是制造核能源不可缺少的物质,六十年代我国需花大量外汇购买。他不顾身患癌症的身体,主动请缨为国家找天然重水,但由于时间短促,一无所获,但他的献身精神却感动了人民,其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第二次

第二次考察是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日两国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摄制组,到罗布泊实地拍摄,聘请彭加木为顾问,先期到罗布泊进行了细致的科学考察,他说:“我彭加木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路来的勇气,我要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的发言权”。

此行取得了许多骄人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寻找到了许多稀有的宝藏。这次科学考察发掘填补了我国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纠正了外国探险者的一些谬误。科学考察结束后,又为中日两国摄制组找到了从古墓地、兴地山进入楼兰的道路,还重走了从楼兰环绕罗布泊到达若羌的丝绸之路中段。

第三次

第三次是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 他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首次穿越了罗布泊湖盆全长450公里,因1972年前是水乡泽国,谁也无法穿越,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采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

不幸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失踪了,国家先后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却没有丝毫蛛丝马迹,人们终于知道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化作了“罗布魂”。

失踪过程纵贯湖底

1980年6月5日,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考察队在彭加木的率领下,由北向南纵贯干涸的湖底,终于按计划到达本次考察的终点——米兰,打开了罗布泊的大门。史无前例的纵贯罗布泊湖底的任务,首先被中国科学考察队胜利完成。他们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汪文先、马仁文、阎鸿建、沈观星、陈百泉、司机陈大华、王万轩、包纪才和驻军某部队的无线电发报员肖万能。

再次横贯

1980年6月11日在完成罗布泊任务的考察队,在米兰农场小憩片刻后,即刻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罗布泊地区,然后取道敦煌去乌鲁木齐,以结束这次两个多月的野外考察工作。

汽油和水耗尽

6月16日下午2时许,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按计划,还有400公里路程。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当天下午没找到。晚上,开会决定,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到明天。

” 彭加木起先并不同意发电报求援,只希望自己找水。因为当时向当地驻军求援送水的话要用去大约7000元的资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最后在大家的压力下才同意发出电报,但内容不是要水,而是汇报了当时他们严重缺水的情况。

独往沙漠找水

1980年6月17日上午9时,部队回电同意给予援助物资,并要求提供营地坐标。下午1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张纸条,看后不由大吃一惊:“我往东去找水井。彭。六月十七日十时三十。”彭加木冒着50℃多的高温单人找水,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的。

搜寻行动

1980年11月初,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指示,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谣言风波,要再一次寻找彭加木同志。第四次进入罗布泊的队伍,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新疆军区独立5团、通讯兵部队、汽车56团和兰州407部队等八个单位共69人组成,配备大小越野汽车18辆。

新疆分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王熙茂同志任现场总指挥。彭加木的夫人夏叔芳随队住在敦煌指挥部。彭加木的儿子彭海以及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朱相清随队前往现场帮助寻找。

为了保障寻找队伍绝对安全,第四次寻找队在敦煌建立指挥所,敦煌指挥所与寻找分队保持无线电联系;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救援,由军区空指临时派出飞机担任;有关空地联络信号等也作了明确规定。队伍由14名科技人员、15名解放军战士、7名通讯报务人员、20名司机、4名测工、9名后勤联络人员共69人组成。

军区和分院抽调水罐车、油罐车、电台车、物资装备车、吉普车共18辆,携带电台3部、帐篷6顶、行军锅2口、信号枪2支、信号弹4个基数和大量生活用品。

队伍从11月10日由敦煌进入罗布泊地区到12月20日撤出,前后共计41天。寻找地区以彭加木同志失踪前的宿营地——库木库都克和脚印消失处为中心,沿疏勒河故道,西起吐牙以西6公里,东到科什库都克,南北宽10~20公里,总共寻找面积为1011平方公里,直接参加这次寻找的有1029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寻找近1平方公里。

第四次寻找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彭加木脚印消失处的东北面开始到“八一井”以西地区,寻找3天;第二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北面和西北面,即从“红八井”到“红十井”地区,寻找7天;第三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南面和西南面,即从库木库都克到吐牙以西6公里和以东10公里的地方,寻找9天;第四阶段是脚印消失处的东面和东南面,即从羊塔克库都克到科什库都克,寻找12天。

2010年4月14日,为纪念彭加木失踪30年,中科院新疆分院代表、黑豹科考探险队员以及大学生代表(来自中国信息大学)在彭加木墓碑前举行纪念仪式。当日,中科院新疆分院代表与黑豹科考探险队队员等20余人在位于罗布泊附近库姆塔格沙漠的彭加木墓碑前举行祭扫活动。

遗体猜测

2005年冬季,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董治宝研究员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在一沙窝处意外发现一具男性干尸,而这具干尸所在的位置距离彭加木失踪地点西南方向不足20公里,处于沙漠腹地。 

“会不会是彭加木的遗体?”考察结束后,董治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

“彭加木失踪20多年来,我们多次接到发现干尸或其他物品的线索,但因发现地距其失踪地太远,被一一否决了。此次发现的干尸,由于身上、身旁没有任何衣物、物品,目前还很难确定是不是彭加木的遗体,但干尸所在地与彭加木失踪位置不太远,所以我们决定去考察。”夏训诚说。

据悉,彭加木当年离开营地时随身带有两台相机、一只水壶和几个笔记本,脚穿一双翻毛皮鞋,而这些都是确定遗体身份的重要证据。另外,夏训诚等人还将对发现的遗体进行采样,比对彭加木亲属的DNA信息以确认遗体身份。

2006年6月14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向记者透露,14日凌晨,被怀疑为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遗体的干尸,已经移交敦煌市博物馆保存。

DNA鉴定

董治宝透露,当年科考队曾从干尸上取样,送有关科研机构进行DNA分析,但在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且后期保存不善,导致DNA鉴定失败。

董治宝说,中国科学院基因专家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将赶赴敦煌,同中科院寒旱所有关专家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对干尸进行取样分析。

2005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已经就干尸的相关问题同敦煌市博物馆达成备忘录。双方在备忘录中称:由于干尸身份的考证可能会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应,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敦煌市博物馆就此事达成共识:1、对干尸的身份需要进一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确认,在此之前,双方不得作不真实的报道;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负责身份鉴定工作;敦煌市博物馆妥善保存干尸,并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取样与分析工作。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罗布泊湖东南方向的库木库都克以西4公里处意外失踪,受到举国关注,对他的失踪,全国曾风传过各种说法和猜测。多年来,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寻找,均一无所获。又传出发现彭加木遗体的消息,据称,这次发现的尸体与彭加木有五大相似之处。

2007年6月2日,探险爱好者刘先生和朋友一行4人在位于哈密大南湖戈壁与罗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群拍照时,发现一具干尸,他们怀疑这就是彭加木的遗体。

核心提示:“我往东去找水井。”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留下纸条,往东去了!其实无论是官方组织的搜救队,还是民间的探险团队已在这块土地上苦苦寻找了27年,但彭加木就像是空气一样在罗布泊地区神秘蒸发了,留下诸多的猜测给后人。27年之后的今天,几位野外探险者发现的这具干尸会是彭加木吗?

·1、在罗布泊附近当年,彭加木的走失地,在库母塔格沙漠罗布泊镇附近以东,而此次野外探险者们发现的干尸,则在罗布泊相接部位的雅丹地貌群附近。

·2、170厘米身高在有关彭加木的特征描述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文字: 他生前为宽额头,身高172厘米。此次发现的这具干尸,身高恰恰在170厘米左右,从图片上也能看出,死者生前是宽额头。

·3、白色的确良衬衣据曾经给彭加木先生开车的司机、当时的车队队长王万轩老人回忆:至于衬衣,彭加木先生有一件蓝色的,一件白色的。而此次发现的这具干尸,身上穿的正是一件白的确良衬衣,而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流行的衣料。

·4、蓝色长裤王万轩老人清楚地记得,彭加木当时穿着蓝色长裤,这与探险者们发现的干尸特征也是一致的。

·5、上海牌手表

彭加木走失前戴了一块上海牌手表,但是已经没有人记得这块手表的表带是金属的还是皮革的了。而在这具干尸身上,恰恰有一块上海牌手表。

专家解释:

1、可能是哈密大风所为

这具干尸是在库木塔格沙漠一处偏僻的沙窝里发现的,如果是彭加木,为什么几位野外探险者这么轻易就找到了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所长魏文寿介绍,以硅化木为例,许多硅化木都被埋得很深,可是经过山体的生长、沙丘的移动和风蚀等原因,它们就可能会暴露在地表。在哈密地区出现了几场大风,掩埋在沙子下面的尸体是完全有可能在风将沙子吹开后重新暴露在大家面前的。

2、沙丘移动可能带走干尸

魏文寿所长也表示,要确定这具干尸是不是彭加木,确认发现地点非常重要。当然,沙丘的移动可能带动干尸移动,但是移动的距离一般不会太远。同时,魏所长还表示,如果确定了地点后,最好还是进行DNA鉴定,从而确定干尸身份。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时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专家确认干尸非彭加木

2007年7月9日,受到普遍关注的罗布泊干尸事件有了最终结论。彭加木当年在罗布泊走失时科考队的队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理化所高级工程师阎鸿建以十分肯定的语气判断,在罗布泊新近发现的这具干尸不是彭加木的遗体。

各方反应

干妹妹:希望有生之年能见到哥哥遗体中国科学院探险队在罗布泊东缘发

现一具干尸,他们怀疑这是26年前失踪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遗体。这个消息在彭加木老家白云区槎龙村(即松洲街槎龙社区)传开后,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议论此事。留守彭家祖屋的彭加木的干妹妹吴杏英老人表示,获知这个消息很欣慰,希望加木能早日“回家”。

亲友:他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彭加木出生地——广州白云区竖立其铜像,家乡人常来“走动” ,槎龙社区天枢中允园8号,这栋古朴陈旧的老房子,就是彭加木出生的地方。彭加木母亲的养女、79岁的吴杏英婆婆还住在这里。“木哥很关照我,几次接我去上海住……”彭加木追悼会在上海召开的时候,吴杏英和许多亲人都去参加了,他们非常伤心。

距老屋不远,就是2001年建起来的“彭加木公园”,里面竖立着彭加木的铜像。微微细雨中,铜像前摆放的花圈依然鲜艳。村民说,每到清明,附近学校的孩子,都来这里纪念彭加木。不少居民也常来走走,奉上家乡人对这位著名科学家的敬仰和怀念!

亲嫂嫂:家里人曾多次到沙漠寻找但没有结果,李丽明老人,老人已经80多岁,是广东省农科院的退休职工。老伴彭加泰,又名彭浙是彭加木的二哥。

虽然是亲嫂嫂,但因为彭加木的工作很忙,加之那个年代通讯并不发达,她和丈夫很少能见到彭加木。“彭加木失踪时,我们也是看了报纸才知道的,而他进入罗布泊考察时,我们也是通过报纸知道的。加木出事后,丈夫彭加泰伤心了很久,和弟媳一起去沙漠中寻找弟弟,一去就是半个多月,但回来后说没有任何结果。

儿子:不相信罗布泊干尸是其父亲遗体

罗布泊发现干尸,怀疑是失踪26年前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遗体。14日,彭加木的侄女彭丹凝打通了彭加木的儿子彭海的电话,“堂哥已经知道了,他说这些年传得太多,他不相信是真的,让我也别相信。”彭丹凝说,“可我希望是真的,那26年的问号终于可以变成一个句号,可以澄清很多东西。”

探险队吴仕广:彭加木干尸绝对是次炒作

在查看了现场的地形后,曾67次穿越罗布泊、人称罗布泊第一导的吴仕广说。据吴仕广分析,干尸的第一发现地,踞彭加木失踪的地方有着60多公里的路程,按照这个路程,即使是带足了粮食和水,也不可能行走这么远的距离,何况此地踞彭加木失踪地还隔着10多个沙漠山梁,每一个山梁间都有着数公里的沙山,极难翻越。

同事夏训诚:发现彭加木遗体可能性不大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在敦煌汇合,这位彭加木生前科研伙伴称,罗布泊东缘发现的干尸,在2007年7月9日都尚无任何证据表明是彭加木遗体。

夏训诚说,此次他赶赴罗布泊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主要是与中科院寒区和旱区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寻找典型羽毛状沙丘进行测量采样。罗布泊中的这种沙丘成形比较独特,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罕见。

对于罗布泊发现的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夏训诚认为可能性并不大。他说,2005年冬季在库姆塔克沙漠中,中科院寒区和旱区研究所研究员董志保发现了这具干尸。发现点据彭加木当年失踪处库木库都克约50公里。干尸身高约160厘米,仅剩骨架,当时不能判断性别,周边未发现衣物等标志性的物品。从周围的情况看,干尸可能曾被人动过。

根据干尸发现情况分析,夏训诚不能肯定外界此为彭加木遗体的推测。但他表示,尸体毕竟是在彭加木走失的50公里范围内,所以尚抱着一线希望。

2007年7月13日,一支“寻找彭加木科考环保探险队”已先期前往库木库都克,探险队的有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党组书记付春利。夏训诚说,这支探险队携有金属探测器,抵达后将用探测器在附近仔细搜索,寻找彭加木随身携带的相机、水壶等物件,亦可为调查干尸身份提供佐证。 

生前留信

彭加木失踪前曾给时任上海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植物病毒研究组副组长的陈作义,发出了最后一封信:

我们在五月三日出发到南疆考察,五月九日开始进入湖区,一个七人的探路小分队带上四大桶水、二大桶汽油、一顶帐篷、粮食炊具等物,自北往南纵穿罗布泊湖底。

进入湖区的第三天,遇到盐碱皮(盐壳),汽车轮胎被锋利的盐晶块“啃”去一小块一小块的,无法继续前进。而所带的油、水又已消耗不少,只得原路返回。

在山里常常找不到路,在湖里则是一望无边,没有一个定位前进的目标。这两天正在准备,再度进入湖区,纵贯罗布泊,希望到达阿尔金山前。打算后天出发。我们将在六月底前结束这一阶段的考察工作。信是请人带到有居民点的地方发出的。

一九八〇年.五.二十八于罗布泊西北部山前的一个营地 

主要成就

彭加木先后踏遍云南、福建、甘肃、陕西、广东、新疆等10多个省区,曾15次赴新疆考察并帮助改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后任该院副院长。他冒着生命危险,先后3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调查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为开创新疆科研工作倾注心血,并为我国植物病毒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2年,他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外界评价

二嫂李丽明: “小叔很谦虚”

80岁的李丽明是彭加木二哥彭家泰的妻子,有一天早上,李婆婆从电视上看到关于罗布泊发现怀疑彭加木遗体的报道,立即上街买报纸,希望能知道更多的消息。

李婆婆是广州市白云区石井人,她嫁入彭家时,彭加木已经在外地读书。她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彭加木的时候是1948年,当时她丈夫要到美国留学,刚刚大学毕业的彭加木专程从北京回广州和哥哥告别。“因为没赶上船期,加木回来的时候我的丈夫已经离开了。”

在李婆婆的记忆中,小叔是位知书识礼,学识渊博但又非常谦虚的人。彭加木也非常疼爱李婆婆的两个女儿,每次回来都会给小侄女带礼物。

主要作品

昂藏七尺志常多,改造戈壁竟若何。虎出山林威失恃,岂甘俯首让沉疴!

【注释】 

1、昂藏——形容仪表雄伟,气宇不凡。

2、恃——依靠,凭借。

3、沉疴——长久的病痛。

【赏析】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透过隔离室的小窗,彭加木眺望着对面研究所实验大楼,他似乎看到同志们正夜以继日工作的身影,仿佛听见祖国科学事业前进的脚步声。他想到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在等着他去做,他不该是属于病房,更不该属于死神。他的生命应当属于科学,属于党和人民。想到此,一股强烈的生命之流在体奔涌。一首感人的七言诗脱口而出。

“昂藏七尺志常多”吐露了多年来他心中的志向。新疆茫茫戈壁中的罗布泊地区是我国古代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丝绸之路”的要冲。这里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近百年来,中外科学家都对它很感兴趣。但由于环境恶劣,交通困难,长期来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科学考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当彭加木第一次来到新疆,便立下了改造戈壁的志向。他愿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去改造它、开发它,为正处在蒸蒸日上发展建设中的国家发现更多的资源。

茫茫戈壁以其恶劣无比的自然条件呈威肆虐,固然可怕,但在科学家的眼中只是一只失去威势的“出林之虎”。他相信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依靠顽强的意志就一定能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即使是疾病缠身,又岂能让人俯首退让!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意志坚强,信念执着,对科学事业无比忠诚的科学家的自强不息、昂然向上的精神。两个虚词“竟”、“岂”在这里犹如两粒宝石,使整首诗的意境灼然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