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重光 李煜的词风格在南唐亡国前后有什么变化?

2017-09-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谢邀.希望题主可以看的清楚明白,从而对李煜有系统.透彻的了解.确切的来说是三个时期,前中后时期,以下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李煜在其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造成的文学

谢邀。希望题主可以看的清楚明白,从而对李煜有系统、透彻的了解。

确切的来说是三个时期,前中后时期,以下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李煜在其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造成的文学创作成就。

1、李煜诗词的发端,诞生背景及李煜词的个人风格简介;

2、前中后期政治影响词风前中后期发生的变化;

3、价值及影响及相关人物评价。

一:首先从南唐的词解说,在唐诗繁荣发展之际,中国古代诞生了词这一诗歌新形式。直至中唐词体开始确立,词的确立离不开商品经济的发达,早期词来源于民间,作者范围广泛多属于下层,由武则天末年至于五代,最初词是作为配合歌唱的音乐文学,中唐一些诗人,如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从事填词,这种文体的写作才从偶发走向自觉。

晚唐五代衰乱,女乐声伎的词在部分地区城市商业发展的地方获得了机运,在五代十国这片割据分裂的土壤上,割据者钟情声色,不谙朝政,在南唐和西蜀形成了两个词的中心,西蜀词坛兴盛早于南唐,其中后蜀的赵崇祚在广政三年(940)编成《花间集》十卷(南唐词人李煜前期风格主要受“花间”风格影响,其词精通音律,词风瑰丽、旖旎柔情),花间集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收录了欧阳炯、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人的词。

南唐词兴起比西蜀稍晚,(主角登场了)李煜是其中的冠顶词人,其中早于他的有冯延巳、李璟、前者词作数量居首,后者是李煜的老爹,不过在李璟在位的时候留存的四首词中有一首《浣溪沙》已经流露出些许忧患意识。

背景交代完了,下面重点叙述主角李煜的”发家史”:

二:李煜的诗词,当结合历史背景、政治形态分析诗词风格前中后期发生的变化,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变化和诗词手法表达的微妙。从历史事件解析他分阶段的词表达情感的变化:

1、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在李煜即位之前的24年,都是在南唐深宫里度过的,自幼受皇宫亲眷、宫人爱宠,因而尚奢侈、好声色。李煜精通音律、并且精于鉴赏,极富藏书。李煜不仅擅长诗词,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他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七种技艺。

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 画作上,李煜的竹,一一钩勒而成,自根至梢极小,很有特点,被称为“铁钩锁”。他所绘的林石、飞鸟,也都意境高远,远超常人。作为一个君王,似乎这方面的才气并没有把南唐的治国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资格是超乎于常人。

前期的诗词作品,一首首都是词风瑰丽、旖旎柔情,尽述宫闱之乐、闺房之趣。在这期间创作了《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词主要描写了夜宴歌舞的盛况,下片在盛况中不放烟花,而让马蹄踏着月色前进,描写夜宴盛极而不流于俗之功可见一斑。

2、到中期的诗词开始由一些相思和宫廷词慢慢转化成具有忧患意识的词,这和南唐的国运是分不开的,中期是意识到局势的严峻,但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词风转为清淡忧愁.

请看下面历史重现:

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

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 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

这段时间创作的词《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

3、后期李煜的风格彻底转变成了感慨时光一去不返,胜景难再的哀怨。亡国之后,词风为一大变.沉郁哀婉,终改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后主入宋后思念故国的作品.是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虞美人》其一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二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面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三:题主所引用的大神王国维开始评价这位南唐后主时说道:“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他认为李的词胜不仅仅是字秀、骨秀,更在于神秀,神秀在于其真性情的内在艺术精神。其后,王又对李的词特点及价值形成原因有一句诗概括的很到位:“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居所短处,亦即词人所长处。”又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大意是说李煜不善君王之道,但在诗词歌赋等艺术因其真性情故而其眼界大、感慨深,能融真情与词中,引起读者之共鸣原先只是供奉”花间”、“尊前”,李煜在词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事为应歌而创作的伶工之词也因他的真性情而视野大开,和诗、文一样成为士大夫抒情言志的工具,其词发挥的影响不可替代。

李煜的词的特点引用袁行霈老师的话说是一、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这种感情在士大夫中引起共鸣,与很多文人有感同身受);二:词多用口语和白描、丽质天成不靠修辞和华丽辞藻;三、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主要表现在亡国后不冷静思考出路,而是直悟人生苦难无常,由此在文人和士大夫中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和意义,言深意切。

总体来说李煜的词的文学价值在于把前期的“花间”风格的词引领到一个风格情志缠绵而又意境开阔的境界中去,在历史中,只有李煜做到了这样,身为一个君王在艺术中获得了一个尴尬却又无人能及的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