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崔铁军知乎 东南大学:好学风自有大成就

2017-09-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1月10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东南大学的殊荣,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

    1月10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东南大学的殊荣,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中国最高科技奖在一所高校汇聚,这在全国极为罕见。对此,东南大学校长易红说,东南大学以默默耕耘的心境、“止于至善”的精神,以及“不以输赢论成败”的体制走出了一条科学研究的中国道路。

一群行胜于言的知识分子

    翻阅东南大学的校史,有现代桥梁工程的先驱茅以升,有“南杨北梁”之称的建筑大师杨廷宝,有开创气象事业先河的竺可桢……灿若繁星的科技知识分子,以大师特有的人文感召力,奠定了百年东大的精神根基。

    “在东南大学的知识分子眼中,大学就是‘所学者大’,不沾染一丝‘社会习气’和‘小家子气’。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行胜于言的品格带给学子人格浸染,凝聚成一股东大精神。”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说。

    82岁高龄的刘先觉教授是“建筑四杰”(刘敦桢、童寯、梁思成、杨廷宝)共同的学生。解放初入学的刘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感召下,扎根东南大学,立志将最先进的建筑理论在国内发扬光大。

在刘老的书房里,满目都是泛黄的信笺、跃动的笔记、厚重的书籍,不见一张荣誉证书。当被问及曾获过哪些证书时,刘老一脸茫然地表示“不记得证书放在哪里了”。如今,刘老依然笔耕不辍,他说:“实证精神是东南大学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我想通过著书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春华秋实,知识分子对科技、创造、探索的信仰薪火相传。老校长韦钰曾疾呼:“让年轻人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甘当铺路石的老一辈东大人,为后生架起了攀登的阶梯,如今崔铁军、钱振东、舒嘉等青年学者,正成为支撑东南大学的脊梁。

一种止于至善的品格

    “止于至善”是东南大学的校训,110余年来,它不仅镌刻在东南大学的圆形校徽上,也烙在每一位东大人的心里。何谓止于至善?易红说:“这是一种追求极其完美的精神境界,它是东南大学的血脉,穿越厚重的历史,从未间断。”

    吴刚,东南大学土木学院教授,一直从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仅一个约束后应力提高系数,他就研究了12年。“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一个系数上花费12年。

在我看来,这个数字,定高了,就会影响建筑质量,危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定低了,则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对巨大的基础设施总量而言,是一笔无法估量的损失。”吴刚说,“不仅是敬畏数字,更是敬畏真理。”

    “敬畏数字,追求真理,这是东大人的气骨。它的形成,如同实验不可一蹴而就一样,离不开平日里的严抓细抠。”易红说。

    多年前的一个夏夜,在东大学子的毕业典礼上,吕志涛院士谆谆告诫:“你们应特别注意,要有理想,有目标,更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不能‘浮’,不能‘吹’,不许投机取巧,更不许骗人。”世界可能在改变,但有些东西则必然恒久不变。高等教育的基本学术价值观弥足珍贵,东南大学从未忘记一所大学的使命所在。

不以输赢论成败的科研体制

    在南京,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交警,这些似乎与东南大学鲜有关联的人,对这所大学的重要事件竟然如数家珍。“这不仅是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坚守大学理想的责任和使命感。”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说。

    翻阅东南大学科研政策汇编,一项项激励创新的改革举措目不暇接。该校规定:由学校负责承担的国家、部、省科技计划在研项目,其单项合同或任务书经费在500万元以上,且合同或任务期限不超过5年,科研经费到款达到合同或任务书总经费20%以上,就能够设置一个正高级和两个副高级职务,享受相关平等待遇;拥有10项以上授权发明专利的教授享有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等权利。

“在东南大学,只要有惠及一方的成果,就是成功。”机械学院教授王兴松说,2012年,手握11项发明专利的他顺利晋升为二级教授。

    在这一体制的激励下,仅2013年,东南大学申请发明专利达1611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68件,国际专利32件,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正是在这种体制下,东南大学在全国较早走出“象牙塔”,搭建教授和企业合作平台。

2003年,已有500多名教授和2000多家企业“结对”,教授和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同时,通过建立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如今,80多个研发中心已遍布全球。

    “我们一直在思考,能为这个伟大的国家和时代贡献些什么,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支撑起民族振兴的脊梁,是东南大学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易红说。(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