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武忠 晋剧艺术家武忠谈“责任”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图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中两代晋剧"丁派"传承人: 母亲阎惠贞,父亲武忠,中间为儿子武凌云"晋剧的唱腔和表演,既有梆子腔激越.粗犷的一般

  图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中两代晋剧“丁派”传承人: 母亲阎惠贞,父亲武忠,中间为儿子武凌云

“晋剧的唱腔和表演,既有梆子腔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也有圆润、工细的独特风格,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我热爱它!”坐在记者对面,武凌云侃侃而谈。

武凌云,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父亲武忠,国家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母亲阎惠贞,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

“我儿时非常调皮,常常偷懒不愿意练功,父亲见到就说我,不练功就棍棒伺候!”武凌云说,“不过,我还真要感谢父母,他们对晋剧的执著和热爱,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从小我就抱着一个理想:不仅要学戏、唱戏,还要将晋剧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晋剧,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又名山西梆子。后来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新中国成立后则称晋剧。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把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武凌云正说到兴头处,门外进来了两位老人,武凌云连忙起身让座。“不忙坐!”那位老先生一身干练,笑呵呵地对我们说:“《徐策跑城》是我的拿手剧目啊!”说着,便开腔唱起剧里经典的一段:“看看不觉天色晚, 急急忙忙步进城……”一曲唱罢,一同进来的老奶奶也开始唱起《打金枝》里的著名唱段:“在宫院我领了万岁的旨意,上前去劝一劝驸马爱婿。”

大家拍手称好,赶忙让老人坐下。这二位正是武忠先生和阎惠贞女士。

武忠说:“我们老一代艺术家,对晋剧的感情可深着呢。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就希望他能够继承我们的衣钵,继续将晋剧的事业发展下去。”

《徐策跑城》是武忠的代表剧目,晋剧的“耍帽翅”就是从武忠开始才有的。阎慧贞告诉记者:“河北梆子艺术家雷保春、秦腔老艺术家耿建华都曾慕名到武老这里学习‘耍帽翅’技巧。”

武忠这些年一直是退而不休,致力于培养和扶持众多的专业及业余晋剧爱好者,帮助成立了“饮马河梨园文化广场”,好让更多的爱好者和票友有一个求教的场所。

“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大家还这么卖力地在台上演出?”记者问。武凌云笑道:“你看看,我们一家子都是搞晋剧的,到我这代已经是晋剧丁派的第三代传人了。要说动力,我告诉你那就是责任!”武忠老先生点点头,接话道:“时代不同了,看我们演晋剧的观众都和我一样的岁数了,我不希望在我走了之后,就没有人看戏剧了。晋剧的发展之路必须有人走下去!”

走出武家,我们对晋剧的感情更浓了。一种牵挂在心中升起: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我们祝愿晋剧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