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教材理解

2018-03-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3.感悟成长[板块说明]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在成长中感触,在感触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这正是对<感悟成长>这一板块的最好诠

3.感悟成长[板块说明]
所谓“感悟”,是指“有所感触而领悟”。在成长中感触,在感触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这正是对《感悟成长》这一板块的最好诠释。这里选择了两篇耐人寻味的文章,两位作者都感触到了成长历程中显而易见却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哲理,从而有所领悟。“我思故我在”,两位作者都在感悟中成长,取得了成功。两篇课文文辞细腻深邃,在小故事中体现了大智慧,易于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因此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捕捉到的教育教学契机比较多,应该精心设计,争取在课堂上呈现精彩的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学习中成长。
3—1 和时间赛跑
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淡淡忧伤痕迹的散文。

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课文首先写作者小时候在外婆去世后,通过和爸爸谈话,懂得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接着写他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并因此受益无穷的故事。这篇课文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可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这篇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述的。课文中引用了多个实例,如:外祖母去世,我与爸爸谈话,懂得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太阳落山,再升起的就是明天的太阳,而不是今天的了;林鸟归窠,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的了。这几个例子都说明了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再也不会回来。再如:作者和太阳赛跑,和作业赛跑这几件事则体现了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例子贴近生活,很有说服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4.搜集、交流、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词、歌曲。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诗词等。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1)要注意“撕”是平舌音“s”,“喘”是翘舌音“chun”。
(2)在书写时,要注意“益”的写法,“八”的最后一笔是点。


2.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基调是深沉的。朗读时有三处内容需要注意:
(1)读好爸爸和儿子的对话。在读爸爸的话时,要突出重点词语,如“不能”“所有”“永远”等,突出爸爸对孩子的教育。在读儿子的感受时,要读出儿子听到爸爸的话以后,感到焦急,悲伤,万分感慨的心情;
(2)读懂作者如何与时间赛跑的几件事。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体会作者对时间的珍惜;
(3)读好作者的结尾感言。既是对自己的勉励,又给了读者深刻的启示。读的时候要体会和表现出意味深长。
3.阅读教学
(1)这篇课文哲理颇深,又贴近生活,适合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在阅读文本后产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情思。

教师由题目入手,解释“赛跑”,并提出疑问,“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如何与它赛跑?”“为什么要与时间赛跑?”“赛跑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意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文,激发学习兴趣。
(2)引入作者的感言:“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来有的时间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够快,就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质疑,并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这段话,指导学生说说课文围绕“与时间赛跑”写了哪几件事,并引导学生在读文中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的感触与作者相同的情况,理解“转瞬即逝”,体会时间的宝贵。通过讨论交流,说说珍惜时间的意义。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与时间赛跑”的益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之后,不妨将课堂变成倡议“惜时”的舞台。可以请学生自己创作惜时的名言、谚语、诗词等,也可以请学生写出自己读后的感受。教师要珍视学生个性化的感受,引导学生以独特的学习方式,对文本、对生活、对心灵进行自由的剖析和描述,使他们在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发展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4.活动提示
(1)思考与交流
“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这道题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概括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找到描述作者“与时间赛跑”的内容:放学回家时,看到太阳落山,便萌生了与太阳赛跑的想法,结果回家的时间比以往早了很多,节省了时间;有时一个暑假留的作业,一天就做完了,“挤”出了很多时间;三年级时读哥哥的书,提前学习了知识,为自己的学习节省了时间。

这三件事概括地讲可以说是和时间在“赛跑”,实际更准确地讲是节约时间,珍惜时间,从而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
“所有在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课文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这句话?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说一说。这道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列举了三件事说明时间永远不会重复:外祖母去世,我与爸爸谈话,懂得了人在不断地成长,再也不会回到童年了。

当人度过了所有的时间,就会永远地离开;观察太阳落山,想到再升起的就是明天的太阳,而不是今天的了;观察林鸟归窠,想到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的了。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内容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例,如:花儿凋谢,再开放时也永远不是以前的花儿了。柳树发新芽,柳叶再也不会变成新芽了……教师指导学生广开言路,这样学生就会源源不断地列举生活中的事例,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碰撞他们的心灵,培养他们的“惜时”意识。
“后来的二十几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说说“我”受到了什么启示。与学们讨论“我”在后来的二十几年里得到了哪些益处。这道题的设计意图是促进学生拓展性地阅读。首先结合课文,谈谈作者受到的启示:时间如流水一般,永远不会重复,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慨叹无济于事,努力与时间赛跑,珍惜时间,节约时间,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推想课文的外延,可请学生查阅林清玄的生平资料,通过了解林清玄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说明他珍惜时间的益处,激励学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能取得成功。
(2)拓展与运用
有的人读了这篇课文,认为:“既然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永远也追不上时间,那么我们和时间赛跑还有什么意义呢?”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搜集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你的观点,与大家交流。这一练习仍是给学生提供了发表感言的舞台。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与时间赛跑”的益处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追不上时间,但只要你与时间赛跑,珍惜时间,就会节省下很多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我们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提高了生活的效率,就等于延长了自己的时间,提高了生命的质量。可以为他们列举周总理、鲁迅等人珍惜时间的名言或故事,也可以请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实例谈一谈。
读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并用加点词语说一句话。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是指导学生理清关联词语的逻辑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语言的逻辑性。练习中包括两组关联词语,一个是“与其……不如……”,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在这组关联词语中,相比之下,舍了“与其”这部分内容,取的是“不如”这部分内容;另一组关联词语是“虽然……但是……”,这是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前半句推出条件,后半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这就是转折关系。


参考答案:
与其……不如……
你与其待在家里,不如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虽然……但是……
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很感人。在说话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特别是“与其……不如……”这组词语的造句,学生经常会出现如“与其灰心绝望,不如重整旗鼓”这样的无主语句子,请教师注意引导,恰当地点拨。
(3)积累
旨在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书写时要注意重点字词的准确。如:“谜”要区别于“迷”,还要强调“庭”的写法。

以下词语供理解课文参考:
忧伤:忧愁悲伤。
光阴:时间。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似的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这里指作者因珍惜时间使学习受到益处。
5.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在学习时,由于课文中的很多句子意义深刻,学生可能会有理解不透彻的情况。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质疑,有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联系生活等方式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林清玄,1953年生于台湾省高雄旗山。

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电影技术组。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现为专业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而不可收。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1979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等,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2013-02-06]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