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锦华演的刘三姐 有关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的重要谬误应予澄清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关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的重要谬误应予澄清<刘三姐>,有民间歌舞剧<刘三姐>和电影<刘三姐>之分,但无论是民间歌舞剧<刘三姐>还是电影<刘三姐

有关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的重要谬误应予澄清

《刘三姐》,有民间歌舞剧《刘三姐》和电影《刘三姐》之分,但无论是民间歌舞剧《刘三姐》还是电影《刘三姐》,都是中国影剧艺术的精品、经典,影响历久不衰。然而,由于其影响广泛,同时由于客观、人为等因素,产生不少与电影《刘三姐》主演黄婉秋有关的错误认识、甚至谬论怪论。为使关心和热爱《刘三姐》的人们不继续被迷惑和误导,作为《刘三姐》的业余研究者,笔者针对几个重要问题,以事实为依据,特予澄清,以正视听。

1、黄婉秋扮演刘三姐并非百里挑一

2008年11月17日天津《中老年时报》刊登了杨寿清采访黄婉秋后发表的文章《此生只唱“刘三姐”》,文中说黄婉秋扮演刘三姐是百里挑一。有关文字摘录如下:

百里挑一的刘三姐

这个“幸福时光”的巅峰,当数电影《刘三姐》的拍摄。1960年,广西集全区之力“打造精品剧目晋京”,将《刘三姐》搬上舞台。广西所有剧团都排这一个剧,然后全区大汇演。“一下冒出一百多个刘三姐,那个场面呀,真把人看得眼花缭乱!”黄婉秋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年的情景,一脸的幸福感。 

 广西百位刘三姐同台竞演的盛事,被当时到广西采风的著名电影导演苏里获知。他观看了演出后,萌生了将《刘三姐》搬上银幕的念头,并一眼相中了桂林小姑娘黄婉秋:“就是你了,你就是刘三姐!”黄婉秋没想到大导演苏里会请她试镜头,并且一次就通过了。这个刘三姐真正是“百里挑一”。

以上文字叙事具体详细,描写生动,却并非事实。

据有关资料,当年广西全区有1209个专业和业余文艺单位演出了《刘三姐》。在这种情况下,1960年4月21-27日,在南宁举行全区《刘三姐》大汇演,涉及彩调、桂剧等11个剧种,共演出23场,饰演刘三姐的共45人。何来“百位刘三姐同台竞演的盛事”?

苏里为何拍《刘三姐》,这里不想谈,只想说明并没有苏里一眼就相中黄婉秋就是刘三姐,并请她试镜头而且一次就通过那样的事情。真实情况是:

《刘三姐》开拍前,导演苏里来到广西,在《刘三姐》汇演中扮演刘三姐的众多演员中挑选扮演电影刘三姐的演员。结果,傅锦华(广西彩调剧团)、尹羲(广西桂剧团)、黄小曼(广西话剧团)等剧团的名旦同时也是扮演刘三姐的佼佼者被确定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试镜头。

因表演、演唱、身材、年龄等占明显优势,傅锦华被确定为第一人选,于是拍了样片送广西自治区领导审看。自治区主要领导韦国清看后,觉得傅锦华唱歌时口型太大不好看,建议换人。

于是,有关方面就推荐主演《五朵金花》的杨丽坤。但根据广西领导的意见,最后决定在广西本土找。黄婉秋虽然也在《刘三姐》汇演中扮演刘三姐,但她并没有被确定为刘三姐的人选去试镜头,只是被确定为扮演李小牛的妹妹舟妹的人选。

换下傅锦华后,由于只能在广西本土重选,苏里就选择了虽然演、唱、身材都一般但长得比较漂亮的黄婉秋。苏里要求她只要对口型就行,说话、唱歌都不用她自己来,至于身材矮的问题,拍摄时会处理(由于黄婉秋个子矮,因此片中就很少刘三姐的全身形象,个别场面甚至给黄婉秋的脚垫高)。

2005年5月2日,电影《刘三姐》导演苏里因病去世,5月20日,《光明日报》7版发表了徐峻泰(原广西话剧团一级导演、在电影《刘三姐》中扮演“李秀才”)、蒙雄强(电影《刘三姐》副摄影)、徐孝远(原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纪念苏里的文章《没有苏里就没有<<刘三姐>》。

文中明确写道:当年,广西彩调表演艺术家傅锦华本来是《刘三姐》主演的第一人选,由于角色样片送自治区党委审看时,觉得她唱歌时口型太大,要求换人。当时有人推荐过杨丽坤,但苏导经过仔细观察,决定启用原来扮演舟妹的黄婉秋担任刘三姐一角。

以上事实充分证明,黄婉秋扮演刘三姐并非“百里挑一”,而纯属偶然。

                     2、黄婉秋扮演刘三姐并非由田汉指定

对于黄婉秋扮演刘三姐,《大众电影》2002年第2期刊登的刘小峥的文章《黄婉秋走进“刘三姐”的日子》,则有更离奇的说法。请看奇文:

田汉定下刘三姐

1960年5月,长春电影制片厂通知她(指黄婉秋,笔者注)北上试镜。不过,试演的角色并非刘三姐,而是配角舟妹(这倒是事实)。

各位领导和艺术家,看过自治区推荐的四名刘三姐扮演候选人的试镜样片,大家觉得无论是外形还是气质,都和角色存在一定距离。这时,著名戏剧家、时任艺术局局长的田汉发话了。他转过身来对导演苏里说:“我看,那个扮演舟妹的演员不错,是不是考虑让她演刘三姐?”此言正合导演心意。于是,从这一刻开始,黄婉秋的青春热血,就注定和刘三姐融为一体了。

     此段文字叙事很详细,却胡编得更离奇!

    2005年6月9日《南宁晚报》26版刊登了该报记者李宗文的一篇专门针对此谬论和怪论的文章,题目针锋相对:《黄婉秋是由苏里定下的》,眉题是:“李秀才”透露《刘三姐》选角详情。

李文说,就在电影《刘三姐》的导演苏里去世不久,原广西话剧团一级导演、在电影《刘三姐》中扮演“李秀才”的徐峻泰、电影《刘三姐》副摄影蒙雄强、原广西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徐孝远向记者表示,说田汉定下黄婉秋扮演刘三姐只是传闻而已,真正定下角色的是苏里。

李文也摘引了上述《大众电影》刘小峥文章《黄婉秋走进“刘三姐”的日子》中的那段文字。针对这段奇文,李文透露:“有人拿这篇文章向苏里求证,他看后笑笑说,看来这个人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惜不符常规,有背事实。

首先,审看角色样片是电影厂或者摄制组自己定夺。《刘三姐》是个例外,是送广西区党委审定,和电影局无关。再则,根本就没有拍舟妹的样片,不知道田汉是在哪里看到的?还有,田汉当时是艺术局局长,他主管戏剧等艺术事业。自己也从未和田汉一起审看过片子,而且从未说过话,怎么会由他向自己推荐谁来出演刘三姐一角之事?”

苏里的辟谣,“李秀才”等人提供的事实,充分证明,黄婉秋扮演刘三姐并非由著名戏剧家、时任艺术局局长的田汉确定,而是导演苏里确定。因此可以说,没有苏里就没有电影《刘三姐》,没有苏里就没有黄婉秋日后的风光。

3、黄婉秋并没有为电影《刘三姐》配唱任何歌曲

上述《大众电影》2002年第2期刘小峥的文章《黄婉秋走进“刘三姐”的日子》中还有这样两段话:

《刘三姐》公映的那年,黄婉秋刚刚18岁。这个“生来就爱唱山歌”的漂亮姑娘,以一曲曲美妙动人的山歌,征服了国人。电影的轰动效应,连苏里也始料不及,通俗上口的歌曲也迅速传唱开来。拷贝还被译成多种语言版本,出国交流。

 黄婉秋一唱成名。此后多年,人们提起“刘三姐”就指黄婉秋;说起黄婉秋必提“刘三姐”。刘三姐与黄婉秋成了一个人。

与以上内容相似的还有以下这样的情况。

黄婉秋在桂林市原“广西省立艺术馆”里,每天领衔她编、导、主演的民族民俗歌舞《歌仙刘三姐》,其中一幅宣传画的设计是:黄婉秋的便装上身照占了画面的整个左边,画面的右边的上半部分是“歌仙”两个大字,下半部分是三段宣传词,第二段是“她的形象与歌声曾给几代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这幅宣传画明白地告诉人们,我黄婉秋就是歌仙刘三姐,就是我的“歌声给几代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刘三姐是歌仙,没有歌就没有刘三姐。所以刘小峥的文章和黄婉秋的宣传画所突出的就是“唱”。音乐是翅膀。一首歌能否传唱开,并不在乎词写得怎样,关键在于曲谱是否优美以及演唱是否动听。电影《刘三姐》所以风靡国内外几十年,正是因为其音乐优美演唱动听。

客观地说,作为音乐电影,《刘三姐》的整部音乐比较单薄,但很多单首歌曲确实比较优美,加上演唱十分动听,该片便随着优美的歌声风靡起来。电影《刘三姐》给人的印象,首先就是歌好听。很多人欣赏黄婉秋,也主要是认为她歌唱得好听。

然而,无论他人及黄婉秋本人如何处心积虑地宣传,都永远改变不了黄婉秋没有为电影《刘三姐》配唱过一句歌的铁的事实!

那么,电影《刘三姐》优美动听的歌主要是谁唱的呢?就是原来刘三姐的第一人选的傅锦华。

电影《刘三姐》的具体配唱情况是:傅锦华(广西彩调剧团)配唱刘三姐的绝大部分歌曲;蔡秀英(广西歌舞团)只配唱刘三姐被关在八角楼时所唱的很短的三小段,因刘三姐骂财主的唱段需要比较高亢有力的唱法,而傅锦华不是这种风格;李敏玲(广西彩调剧团)则为舟妹配唱(舟妹的唱段也很少)。

电影《刘三姐》在片头注明独唱的是傅锦华,其次是李敏玲,没有蔡秀英。因此,有的网友笼统说是傅锦华、蔡秀英、李敏玲为刘三姐配唱是错误的,认为是黄婉秋为刘三姐配唱更是大错特错。

2005年,傅锦华因为电影《刘三姐》的成功配唱而荣获“当代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公道终于还给了傅锦华!一些网友了解情况后,深为傅锦华打抱不平:原来是傅锦华唱刘三姐,却让黄婉秋专美了一辈子。

黄婉秋扮演刘三姐纯属偶然,而傅锦华给刘三姐配唱,则绝非偶然,而是必然,非她莫属。导演苏里特别是作曲雷振邦并没有因傅锦华不主演刘三姐就不要她配唱了。雷振邦明确对傅锦华说,我就是要你这种土的唱法和山野味道,如果你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或者专门训练过的,我都不会要你。如果是正规唱法,我这里多的是人,何必舍近求远找你来?

傅锦华为刘三姐配唱本是铁板钉钉的事实,那么请问:黄婉秋何时何处在电影《刘三姐》里“以一曲曲美妙动人的山歌,征服了国人”并“一唱成名”?你什么时候的“歌声曾给几代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事实证明,傅锦华那风格独特、独具山野味又清新甜美、纯朴自然且含几分羞涩的歌声才是《刘三姐》的灵魂。“以一曲曲美妙动人的山歌,征服了国人”的、使黄婉秋“一唱成名”的、优美的“歌声曾给几代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的,不是黄婉秋,而是幕后英雄傅锦华!

黄婉秋扮演刘三姐,一个说是苏里“百里挑一”,一个说是“田汉定下的刘三姐”,说法竟如此矛盾!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说法不奇怪,奇怪的是他们采访的都是同一个黄婉秋呀。搞不清是记者胡编,抑或是黄婉秋胡说。按常规,采访专稿发表前一般都会征求被采访人的意见。相信黄婉秋也看过上述两篇采访她的文稿。如果黄婉秋看过,又确是记者胡编,那黄婉秋为何不予于纠正?如果确是黄婉秋自己这样说的,那,我们真的不知道怎样说才好了。

说黄婉秋扮演刘三姐是“百里挑一”,是“田汉定下的”,如果还可以推脱是记者胡编的话,那么,黄婉秋自己领衔编、导、主演的民族民俗歌舞《歌仙刘三姐》的宣传画中,在其便装照旁的那段话“她的形象与歌声曾给几代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总不会又是别人胡编的吧?明明不是自己唱的歌,为何竟敢如此大言不惭地说是自己的“歌声曾给几代人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呢?!

在黄婉秋自己领衔编、导、主演的民族民俗歌舞《歌仙刘三姐》的宣传画及大量的图片中,有一版耐人寻味的图片,看过后才明白其中奥妙。这一版图片的题目是“电影《刘三姐》剧组人员”,其中有导演苏里、编剧乔羽、作曲雷振邦、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阿牛哥扮演者刘世龙以及老渔翁、莫老爷、莫管家、秀才、舟妹甚至歌迷等的扮演者,还有摄影、美工、舞美等的照片,就是“漏了”一个重要的剧组人员:刘三姐的主要配唱者傅锦华!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

4、黄婉秋从来没有为傅锦华配过唱

有的网友说:文革之后,傅锦华因为自暴自弃嗓子毁了,于是导演就安排她表演刘三姐,黄婉秋配唱,两个人合作无间。当时黄婉秋自己唱未必就没有傅锦华配唱好。

这是善良的臆想。《刘三姐》是广西的文化经典。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为了向自治区成立20周年献礼,广西决定以广西彩调剧团为主,抽调有关文艺团体的精英拍摄自己的《刘三姐》即“民间歌舞剧舞台艺术片《刘三姐》”,扮演刘三姐的毫无异议的由傅锦华担任。同时,为搞好各方面的平衡,由另外的人给刘三姐配唱。配唱者确实姓黄,名却非婉秋而是兴宁,叫黄兴宁,广西歌舞团的女高音。

至于为什么换上了黄婉秋演刘三姐却又不让据网友所说“唱得也很好”的黄婉秋自己唱,那只有问雷振邦了。不过,相信作为著名作曲家的雷振邦不会无知到这种程度。

5、黄婉秋并非“刘三姐”,“刘三姐”并非黄婉秋

刘小峥的文章《黄婉秋走进“刘三姐”的日子》说 黄婉秋一唱成名。此后多年,人们提起“刘三姐”就指黄婉秋;说起黄婉秋必提“刘三姐”。刘三姐与黄婉秋成了一个人。黄婉秋走到哪里都是“刘三姐”。刘文还说,黄婉秋有政协全国委员等头衔,但其名片上只有两个名字:刘三姐-黄婉秋。

群众这样说完全可以理解,黄婉秋自己也这样说,就不好理解了。不管谁说,这一说法即使不算错误,起码很不准确。

电影《刘三姐》是一部以音乐为主的电影。刘三姐是歌仙,不唱歌就没有必要演《刘三姐》。因此,有以唱为主的多种剧种的《刘三姐》,却没有以说为主的话剧等剧种的《刘三姐》。电影《刘三姐》的形象主要是音乐形象-歌仙,而不是神仙、侠女等其他形象。

因此,电影《刘三姐》的形象主要通过音乐即大量优美动听的山歌来塑造,绝不是仅靠黄婉秋一个人的表演可以完成的。歌唱,在电影《刘三姐》中处于何种重要的位置不言而喻。客观、准确地说,电影《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是由三个人共同塑造的,主要的是黄婉秋塑造其美丽的形象,傅锦华塑造其歌仙的形象,当然还有为其配音的张桂兰。

如果黄婉秋既演又唱并自己道白,甚至不是自己道白,说黄婉秋就是刘三姐,刘三姐就是黄婉秋实不为过,而实际上除道白不是自己,连最重要的唱也都不是自己,怎能仅凭在台前的表演就大言不惭说黄婉秋就是刘三姐,刘三姐就是黄婉秋呢?准确地说应该是黄婉秋扮演了电影《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或者是电影《刘三姐》中的刘三姐是黄婉秋扮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