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尘散文云梦断忆 陈白尘的《云梦断忆》

2017-05-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传情",互相注视一下,便是安慰.但也只能限于眉目,如果加上点头或微笑而又被人看见,那可大逆不道,必须追究了.但眸子的另一作用,则在于可以表政

传情”,互相注视一下,便是安慰。但也只能限于眉目,如果加上点头或微笑而又被人看见,那可大逆不道,必须追究了。但眸子的另一作用,则在于可以表政治之态:比如有人对我睁圆怒目,大喝一声黑头衔,便可证明与我界限分明,此乃明哲保身之计,也未可厚非。

„„只是有一类:既不相互注目,也不怒目而视,却用另一种手法——应称“眼法”,即使擦肩而过,并且身旁无人,此人竟可昂其首,直其目,真像位在“目标:正前方”口令下的战士那样,向前冲锋而去。仿佛我是个幽灵,可以视而不见的。我知道这是一种蔑视法,它比怒目而视更狠毒,比痛骂更伤人心的。因此,我是宁愿受怒目斥责,而不愿受蔑视之苦的。

这是一本有独特风格的回忆性散文,写于美国爱荷华写作中心。作者自述本书所写乃是“五七干校”生活的几段难忘的人与事,实际上是对于“大浩劫”年代各式人等面貌的透视,反映人生百态。这本散文笔触诙谐敏感,含而不露,幽默中寓哲理,辛酸处蕴挚情,辛辣风趣,读后令人回味。

作者的目标,是要挖掘造成10年动乱的社会根源、思想根源。作者不否认他在这里触动了10年动乱某些伤痕之处,但他说他绝没有在那些旧伤口上抹盐,倒是企图涂上些止血剂的。

回忆总是蒙上彩色玻璃似的,如云如梦,在作者总觉得美丽的,在读者也就觉得很有魅力。作者说三年多的干校生活,可恼可恨的事自然很多,但事情既已过去,即使可恼的事吧,也希望从中找出些可喜的东西来。

这就决定了这本散文的诙谐、幽默、风趣以及讽刺性特征。它不同于巴金《随想录》那样的抒情性和自剖,也不同于杨绛《干校六记》那样静静的记叙,本书最精彩的章节大体上是一些讽刺性描述和婉转的曲笔,以及作者带着感情写下的怀念。

作者说在10年浩劫中受过苦难的人,谁都诅咒那荒谬的年代,但他认为在荒谬之中毕竟还有值得怀念的人与事。他说“五七干校”已经成为历史的名词,那些茅舍自然早就荡然无存了,但他还是怀念那小工棚,和那最后的牧“牛”人。

总之,作者所要写的,是他1982年在美国的作家创作室对于干校的回忆、感情和心态。他认为把“牛鬼蛇神”的生活写得完全阴森可怖,也算是犯了“概念化”的毛病。实际上,每个人在10年浩劫中的不同处境和遭际,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他的观感。

本书作者肯定不属于受到最坏命运的那种人,他的接触社会面也较狭小,再加上他那支擅长讽刺喜剧的笔。于是就有了《云梦断忆》独特的视角、深度、广度和哲理。

《云梦断忆》的构思,实际上从1972年春节以后作者回家探亲时就开始了。那时他与妻子儿女杂谈“文革”中的趣闻以为笑乐。这本回忆散文共有八“忆”,《忆眸子》一篇,最足以表现作者的敏感与观察能力:“十亿人民的灵魂都触动了,作为灵魂之窗口的眼睛,自然会表现出千变万化的神态。

而我辈‘黑帮’,在史无前例的年月中,所遇的冷眼、怒目、蔑视、侧目、直目、邪目„„等等,形态也就特别丰富。”《忆鸭群》堪称散文史上的华章奇文,情文皆茂,意味深长。

例如作者描写一次拦截鸭群的情况,完全使用政治、军事和战略方面的语言,二者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新颖的张力。写赶鸭群绕道而行叫“曲线救国”;写鸭群的不听指挥竿,叫“从左右两翼突围”,“中间一路又被突破”;写鸭倌的教训是:此后对鸭群再不敢“横加干涉”了,因为“真理”确在它们一边,而我们也确是犯了“路线”错误也。

这种高超的幽默反映了在那个年代里政治、军事对于生活、对于思维的渗透。

再一个例子是作者从鸭子翅膀退化所生出的议论,在这种地方,足见出作者思维的锋芒,同时又见出其婉转。作者轻松地从鸭子飞进河里的动作,说到很可惜它的翅膀退化了,然而人类如果把它们加以“解放”,它们也许可以恢复飞的功能。

接下来,作者说郭小川犹如鸭子恢复飞的功能一样恢复了写诗的功能,写了一首诗,但可惜性急了些,未得其时;“鸭群下河之后,有的也在水面上试飞,竟能飞出几丈远,这就是它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婉转之词,向“可惜性急了些”,则深寓哲理。这等功力,可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