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一院519厂】分厂204组组长韩丽萍先进事迹

2017-1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4年12月31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519厂隆重召开大会,宣布519厂整体划转一院管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鸿福.总经理助理张丽辉.一院

2004年12月31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519厂隆重召开大会,宣布519厂整体划转一院管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鸿福、总经理助理张丽辉、一院领导以及山西省国防工办的领导出席了大会。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工作会议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做出了关于加速发展民用产业的决定,特种车产业被列入集团公司重点发展的五大板块之一。张庆伟总经理对特种车产业一直十分重视,多次组织研究并指出:特种车业务发展必须与机械化、信息化结合起来,把产业链建立起来,形成核心能力。

为此,集团公司作出了关于将519厂划转一院的决定,将特种车研发、设计、生产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体化的能力,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在特种车和地面设备领域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此前,集团公司及时与地方沟通,为划转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

40年来,519厂一直是航天系统地面设备、特种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把519厂划转一院,目的是以一院为平台,把一院原有的地面设备设计力量和2004年6月一院通过收购获得的汽车底盘生产能力进一步整合,通过流程再造,使研究、设计、生产几个环节更为紧密的结合,从而构建一个特种车产业的军民结合、亦军亦民、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这是集团公司通过专业化发展,加速提升研发能力和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发展核心技术,形成技术优势和规模生产的重大决策和举措。

集团公司对519厂建厂40年来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集团公司成立五年来,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长足进展:圆满完成了以高新工程和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各项科研生产任务;

民品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民品销售收入3亿元,占据企业的半壁江山,工厂跻身山西百强企业,在全国机械行业500强中也榜上有名;在体制机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以及分配制度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优化人员结构,激发企业活力,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胡鸿福副总经理对划转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院和519厂都要把思想统一到集团公司党组的决定上来,大家都做促进工作,以确保划转工作以及今后资源整合能够顺利进行;要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尽快成立专门工作组,制定划转工作的方案和工作计划;要确保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519厂划转一院,不仅是资源的整合,而且是文化的融合,后者尤为重要,要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产研结合,优势互补,齐心合力谋发展;要做好引导、宣传和教育工作,打消职工的疑虑,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

一院院长吴燕生和519厂厂长崔延林表示,坚决拥护和执行集团公司的决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出发,把集团公司的决定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尽快制定航天特种车及地面设备资源调整重组实施方案,完成调整重组工作,做到调整重组与经营生产两不误、两促进。

韩丽萍,女,39岁,汉族,中共党员,大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519厂二分厂204组组长,数控操作工,高级技师。2007年,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中,她获得数控铣工组第一名,荣获“航天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厂劳动模范、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山西省职工十大技术创新能手、山西军工巾帼奖、山西省能工巧匠、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航天技术能手”;2007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2008年评为山西省十大务实创新人物,并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个人二等功一次,被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授予“长征奖”奖章;2009年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集团公司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被山西省授予“山西省十大女杰”、“山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她带领的小组曾获“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学习型班组标兵”,连续四年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神箭金牌班组”,“全国创争活动先进班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作为生产骨干,近两年来,韩利萍同志先后完成500多个品种、60多个令号的国家重点航天产品生产任务,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参与国家多项重点科研生产任务,为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加强班组建设,她积极从组员培训、产品技术革新、生产流程再造等方面找切入点、想办法,在她的带领下,所在班组的各项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苦练硬功,不断加压,超越自我争创一流。1999年底,当时只有高中文化的她转行干上了数控操作工。刚接触数控时,她常把家里的萝卜、土豆一刀一刀地刻出形来帮助消化图纸。为了学好数控加工的第二步画图,她常常是利用工余时间向分厂的大学生请教,如何把产品放到坐标系里,如何找到最佳的零点位置,她都详细地把所学知识记录在学习笔记上。

同时,为了尽快掌握数控加工技术,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数控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机械加工窍门精选》等数十本专业书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短短几年,她的加工技术得到了迅猛提高。先后掌握了FANUC系统,大隈系统,西门子810D、840D系统的应用技术,短时间内熟悉了新进设备数控立卧转换铣床的操作技术。

数控加工技术的“神秘面纱”被她一层层揭开。在大学生居多的小组中独挡一面,成为工厂数控加工领域的行家里手。

“怎么干才能快,怎么干才能漂亮”是她不断探索数控编程技巧的动力。企业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特点,使得手工编程依然在日常加工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利用数控系统的一些特殊功能是提高编程和加工效率的一条捷径。她首先在西门子802D系统数控铣床上琢磨并掌握了轮廓编程模块的编程技巧,通过线段和线段、圆弧和线段的角度和切点的准确确认,系统自动计算坐标点生成程序,节省了手工输入的时间并提高了程序输入的准确性。

另外在某产品半联轴器的加工中,她利用西门子802D系统的&TC_DP6[1,1]=R6功能,用同一把球头铣刀,实现了零件不同形状曲线轮廓棱边的倒圆加工。满足了在程序中变化刀具半径补偿值的需求。不仅简化了程序,节省了系统的存储空间,而且也摸索出了一条同一把刀用于不同曲线曲面加工的编程路子。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手工编程更加灵活,更加快捷方便。“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不断超越自我”是她奋斗不止的动力。

就是在参加省劳模表彰会期间,在参加技能竞赛期间,也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师傅,有资质的专家进行请教。正是凭着勤学、好问、爱动脑、善钻研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理论知识,积累了许多加工经验。2006年在山西省“晋机杯”第二届数控技能大赛中获数控铣职工组第二名。

2007年,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届数控技能竞赛中力拔头筹,夺得数控铣第一名。她撰写的论文《普通车床的经济型数控化改造实例》在首届中国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交流会上获三等奖。

学以致用,创新攻关,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她承担并圆满完成了XX工程、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绕月探测工程中重要件、关键件的加工任务。工作中,她积极创新攻关,在某产品基体加工中,她采用四轴加工技术一次装夹则完成了多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同时辅以CAM编程技术,优化了加工程序,该工件在批量生产中质量更加稳定,同时,提高工效4倍以上。

含Cr元素金属材料加工一直是工厂的机加难题,她首次提出了选用抗拉强度高、耐磨性好的氮化钛涂层刀片,同时在对程序优化处理中应用高速刀具缓进缓出技术,圆弧进刀技术,既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又改善了工件的外观质量,使此类材料的加工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目前,此项技术已在全厂应用推广。先后将采用进口刀具“高转速、小切深、大进给”加工、刀具空冷等20余项新技术应用于多个产品的加工中,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创效益百万余元。

《某产品导轨、滑轨批生产工艺攻关》、《某产品关键件接头本体、回转支耳数控工艺革新》攻关项目获工厂技术革新一等奖,两项产品生产效率提高5倍以上。《数控刀具使用加工指南》获工厂技术创新二等奖,这一项目的应用,使刀片损耗率降低25%,节约成本十几万元。

连续五年QC成果荣获工厂一等奖。在绕月探测工程任务中,她采用合理均分余量,消除钻头偏离因素,采用参数编程、双重循环、变动刀补等加工技巧,提高了编程效率和准确率,确保了任务圆满完成。

为此,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光荣地出席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 搭建平台,交流提升,培养技能人才团队。

近几年,工厂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作为军品分厂的机加数控组,每年都承担着国防产品中上百个令号的加工任务。作为班组长,在设备新、人员新的情况下,她带领组员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班组,提升组员的技能。

逐步形成了“学、用、创、传、聚”的特色班组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创争活动,努力打造“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班组。班组成立以来,利用业余时间共举办数控技术培训班14期,培训人员120余人次。自创了互动式、互补式的培训形式。同时在技术骨干和新入厂大学生中开展技术结对子活动, 21个对子中徒弟均已走上了关键岗位。并总结出技术结对“五步工作法”:一是师傅、设备指定法。二是工作生活关心法。

三是分配激励法。四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同步提高法。五是实际操作逐步提高法。“五步工作法”在全厂得到了推广应用。由于培训业绩突出,被工厂列为数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目前为止为兄弟单位培养输送数控操作人员80名,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工厂数控技能人才短缺的状况。

多形式搭建培训交流平台,团队技能水平提升很快,多名组员在院及厂数控技术比武中获得好成绩。与此同时,保证了工厂新进设备从安装完毕到正常投产创效时间平均为半个月,也保证了新入厂大学生用最短的时间适应岗位需求,在效地促进了工厂生产任务的完成。在她的带领下,小组创新攻关项目层出不穷,小组在近五年来完成生产工时每年以超过25%以上的速度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