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明杨子 杨尚昆之子杨绍明:透过镜头看小平

2017-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他是曾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之子,他给邓小平拍了12年照片.通过光与影的瞬间定格,他记录了一代伟人的辉煌岁月.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折射出时代的风

他是曾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之子,他给邓小平拍了12年照片。通过光与影的瞬间定格,他记录了一代伟人的辉煌岁月。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同时向世人展示了政治领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他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杨绍明。

1942年在延安出生的杨绍明,与父母一起经历了严酷的战争年代,受母亲李伯钊的影响,他爱上了艺术。12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部相机,这不仅开启了他钟爱一生的摄影之旅,也使普通大众有机会接近小平丰富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杨绍明酷爱自然光,他拍摄的邓小平的照片大部分都是采用自然光线。温暖而和谐的格调,让人感觉到小平的自然与真实。

铁杆“球迷”

由于父母的原因,杨绍明从小对邓伯伯就很熟悉。两家是老乡,常常串门,一起吃川菜,一起看电影。他对邓伯伯的印象是“精干、有能力,说话干脆,敢于决断,注重调查研究”。

邓小平超人的毅力和乐观主义精神,杨绍明早就领略到了。19岁那年,尚处于摄影练习阶段的杨绍明,为邓小平拍下了《喜摘咖啡豆》。那是1961年冬,在海南兴隆农场咖啡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一手摘果,一手扶杖。因摔伤腿骨,他正处于住院治疗后的恢复期,照片上邓小平的表情沉静中带着欣喜,根本看不出此前曾受到病痛的折磨。

杨绍明回忆说,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是一个铁杆“球迷”。即便在北京医院住院期间,他还忍着病痛看足球转播赛。

杨绍明说,历史上几乎没有政治人物像邓小平一样经历过那样跌宕起伏的“三落三起”,而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一代政治伟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革”中身心遭受严重摧残的杨绍明获得平反,成为一名摄影记者。从1980年到1992年间,他拍摄了大量邓小平工作和生活的照片,而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大踏步进行改革开放的年代。

杨绍明所拍摄的被业内人士评为经典的邓小平照片,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小平作为政治领袖卓越不凡的一面;一类是他在生活中表现出的极具人情味的普通人的一面。

杨绍明说,小平总结“文革”的教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无数次国际政治场合,他的智慧、坚定和幽默,令世界倾倒。

1989年夏,朝鲜金日成主席访问中国,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与金日成会面。杨绍明说,会谈休息间隙,小平漫步于走廊,因与老朋友见面他的心情很愉悦。摄影家的目光突然惊喜地捕捉到一个难得的画面:阳光很好,小平的表情轻松、坚定,还略带几分喜悦。杨绍明站在远处,悄悄地用长镜头按下快门。

在这张后来被广为传播和使用的照片上,小平同志显得慈祥而坚毅,一个刚柔并济的领袖风采再现照片上。

“又不是要拜菩萨”

1980年夏,杨绍明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巧遇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一别经年,感慨万千的邓林告诉杨绍明,邓小平明天要爬峨眉山,邓林邀他同行。第二天,全身披挂着照相器材的杨绍明随小平一起登山。

这一年,邓小平76岁,他坚持要扶杖攀登峨眉山。当时陪同的四川省领导同志劝说其乘车,小平摆手:坐车子,没意思。

在崎岖的山路攀登,小平兴致勃勃。行至半山腰时,路边有一位进香的农村老太太坐在石头上休息。出于职业敏感,杨绍明想,小平会不会跟老太太说话?他悄悄把焦距对好,闪光灯开启。果然,小平问道:“老人家,离万年寺还有多远?”老太太没认出眼前这位就是邓小平,漫不经心地说:“不远了,就在前面。”小平同志说,好,我们快点,就走向前去。这一问一答间,杨绍明按下了快门。

一队人走过,老太太发觉不同寻常,她很快知道了刚才问话的就是邓小平!老人家追上去,赶到给老百姓带来富裕的邓小平面前就要下跪,工作人员赶快扶住她。邓小平用他特有的幽默说,“又不是要拜菩萨”。

杨绍明说,小平同志对人民,对家乡的感情是那么朴素,那么浓厚。这张名为《乡情》的照片后来获得全国优秀摄影作品银牌奖。邓小平对这张照片也很认可,在4年后他80岁生日时,还应邀在照片上题字“登峨眉山”,并签下自己的名字。

“两个撅嘴巴”

1987年11月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邓小平佩戴出席证来到人民大会堂118厅。见到一些老同志后他高兴地说:“今天是党的节日,也是人民的节日。这一届一批老同志要退下来,来来来,我们一起合个影。”

所有的记者往后退,而杨绍明则抓紧调整相机,一个箭步上前,把快门按下去。他捕捉到了一个伟人为党和国家前途负责的胸怀和气度。

那些关于邓小平安享退休生活的照片,使中国的老百姓了解到小平同志十分看重家庭生活。晚年的邓小平和一般的中国老人一样,非常想有个孙子。1985年邓小平坐在藤椅上轻轻掀起小被子,怜爱地看着襁褓中小孙子的照片,让人看到卓越不凡的邓小平有着那么柔情、平凡的一面。

随着小孙子的慢慢长大,又有了那张流传甚广的“82 1”的照片。那时是北戴河的海滨浴场,1岁左右的小孙子撅着小嘴巴去亲82岁的爷爷,在爷孙俩将亲未亲的一刹那,杨绍明拍下这个瞬间。那是一个非常甜蜜的亲吻,邓小平的表情十分陶醉。子女们把照片拿给小平看,他哈哈大笑:“两个丑八怪。”孩子们不同意,他脑子快得很,马上改口,“两个撅嘴巴。”随后说,好,赶快加洗,一家一张。

杨绍明说,在日常生活中,小平是随意而不拘形式的。他批阅文件不是坐在办公桌前,大多数是在家中那张木条沙发椅上,或坐或半躺,随看随批。

一天,杨绍明去邓小平家,正好看见他坐在沙发上看《参考消息》。他戴着花镜,没穿鞋,两脚轻松地搭在前面的软凳上,很随便又很舒服的姿势。孙子小弟捣乱闹着要让爷爷讲故事,卓琳说,小弟,来,奶奶给你讲故事,小弟这才安静下来。杨绍明赶紧捕捉住这一镜头,这幅照片作为组照《退下来的邓小平》之一,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杨绍明问评委为什么喜欢它?他们说,因为我们看到了家庭生活中真实的邓小平。(记者刘江、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