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结婚年龄】张学良与于凤至结婚时间

2018-02-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张学良结婚年龄,张学良1915年和于凤至结婚以后,于翌年生下长女张闾瑛.1918年又生长子张闾珣.1919年再生次子张闾玗.192

核心内容:张学良结婚年龄,张学良1915年和于凤至结婚以后,于翌年生下长女张闾瑛、1918年又生长子张闾珣、1919年再生次子张闾玗。1920年春天,张学良和于凤至的第三个儿子也出世了,张作霖亲自为这个孙子取名为张闾琪

张学良(1901--2001)正式的婚姻只有三段,第一段是和吉林粮食大户的女儿于凤至,即张于凤至(1898--1991),1915年结婚,生女张闾瑛(1916--),长子张闾珣(1917--1986),次子张闾玗(1918--1981),三子张闾琪(1919--1929)其中,三子张闾琪死于一场意外,

1929年,日本人有意刺杀张学良,打听到张学良将要陪幼子去看牙医,便在医院埋下炸弹,张学良因临时有事取消行程,张闾琪不幸死于爆炸之中。他的女儿张闾瑛嫁给了出身于东北大学的美中联谊会会长陶鹏飞教授。

长子、次子均先父母而去,其中,长子张闾珣曾经是剑桥大学某专业的第一名,德军轰炸英国时精神失常,后在台湾去世,次子张闾玗生张学良长孙张居仁,此外还有两个孙女。张学良的第二段婚姻是和谷瑞玉,因为和于凤至尚未离婚,所以,谷瑞玉始终都是姨太太,也被称为随军夫人,1922年结婚,1925年,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因谷瑞玉疑似与杨宇霆有牵连,造成夫妻矛盾而离婚。

第三段婚姻是和赵四小姐,即赵媞,也名赵绮霞、赵一荻、赵香笙、赵多加,1929年相识,1930年生张学良四子张闾琳(1930--)现为美国航天署退休专家,曾于1995年纪念阎宝航诞辰一百周年、1998年学术会议、2002年张学良逝世一周年、2005年代替父亲领取抗战勋章四次回国。

娶妻陈淑贞,系粤系军阀陈济棠侄女,生二子,张居信、张居仰。由于张、于一直保持婚姻,赵四一直以秘书的身份跟随张学良,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囚禁,张于凤至和赵四轮流陪伴,1942年,张于凤至罹患乳腺癌,赴美国治疗,之后定居美国,

1963年,在蒋宋美龄的主持下,张学良与张于凤至离婚,与赵一荻结婚,1991年1月30日,张于凤至在洛杉矶去世,1993年9月,张学良夫妇赴夏威夷定居,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去世,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去世。

张学良的子女分别为,女儿张闾瑛(1916--)长子张闾珣(1917--1986)次子张闾玗(1918--1981)三子张闾琪(1919--1929)四子张闾琳(1930--)现在,只有张闾瑛、张闾琳还在世。另外,张于凤至收养了东北故旧之女张桂兰为养女,张学良晚年则由五弟张学森之女、现任***委员张闾蘅照顾

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与杨虎城一道送蒋介石及宋氏兄妹上飞机,同时为了维护领袖威信,自己亦随同护送蒋回南京。飞机抵达南京后,张学良即被军统特务监视。 29日,在蒋介石的指示下,******下达了法丙字第17087号命令,委派李烈钧为军事法庭审判长,对张学良进行审判。

31日,军法会审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 1937年1月4日下午,张学良又接到国民政府发布的特赦命令:“经国府委员会讨论,一致决议接受蒋委员长请求,张学良准予特赦,张学良所处10年有期徒刑,特予赦免。

仍交***严加管束。” 宋子文陪同张学良出席军法会审后曾说:“审判是走个手续,5天后汉卿保证回西安。”然而事实上,交***严加管束,即长期监禁。张学良自此失去自由。 在1946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曾提出释放张学良,未获蒋介石同意。后国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

在台湾,张学良被软禁在台北北投居所,过着软禁下的隐者生活。张学良原配夫人是于凤至,因病去美国就医,张学良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得“赵四小姐”赵一荻的陪伴。他于幽禁中信奉基督教后,1964年按教规被迫与于凤至离婚,和赵四小姐结婚。1975年,蒋介石逝世。1988年,蒋经国逝世。 1990年起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 1936年至1990年

张学良将军一生三次婚姻,共有5个孩子。发妻于凤至,吉林人,大张学良三岁,她的父亲是辽源州的商务会长,由于和张学良父亲张作霖的关系非常好,便一起定了他们之间的亲事。1915年与张学良结婚,1916年生女张闾瑛,1917年生张学良长子张闾珣,1918年生张学良次子张闾王于,1919年生张学良三子张闾琪,

“九一八”后,张学良辞职下野,游历诸国,于凤至即陪同所生二子(幼子张闾琪已早夭)一女在英国读书,“西安事变”后,于凤至与赵一荻轮流陪伴幽禁中的张学良,后引乳腺癌赴美治疗,从此就再未见过张学良,1963年,于凤至与张学良协议离婚,1991年1月30日,张学良赴美前夕,于凤至死于美国。

于夫人晚年凄凉,所生三子均由于意外去世,现在,其女张闾瑛仍居于美国。 张学良的第二次婚姻是同谷瑞玉之间,后因而人不和,离婚。 第三次婚姻的女主角是赵四小姐,原名赵一荻,又名赵绮霞,赵庆华之女,他们之间的经历颇为传奇,赵四小姐为了和张学良在一起在定亲之后私奔去找他,更被父亲登报去除宗籍。

1929年两人开始同居,1930年,赵一荻生张学良四子张闾琳,现为美国航天专家,去年曾来华代父接受抗日勋章。赵一荻与张学良在1964年正式结婚,张学良早幽禁期间,一直是赵一荻陪伴,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去世于檀香山,次年10月15日,张学良死于檀香山,与赵一荻合葬

民国四公子 民国初年,京津沪的上层社会把当时四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豪门子弟称为“四大公子”,即后世所说的“民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河南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

其实想起看这些,还是源于《平复贴》,这被誉为中华第一贴的书法确实有它的背景,但说起来,就不能不提及张伯驹此人。但既然提到此人了就一定少不了上述的几位人物。 红豆馆主溥侗溥侗是恭亲王奕欣的孙子,字厚斋,号西园,别署红豆馆主,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因排行老五,人称“侗五爷”。

溥侗自小酷爱昆曲和京剧,由于他通晓词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学,又兼见多识广博采众长,故对所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景都有深刻的领悟,对各种不同的角色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现。溥侗曾一人在京剧《群英会》中饰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个个技艺精妙出神入化,在当时曾引起轰动。

风流才子袁克文袁克文字豹岑,号寒云,1890年7月生于汉城,其母是贵族之女,因袁世凯长妾沈氏无出,袁克文刚一出生便被沈氏抱养。袁克文自幼聪慧异常,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金石书画、诗文戏艺,无所不通,袁世凯后期的私人文稿大多出自他手,是袁氏诸子中不同凡响的一位,深得袁世凯的宠爱。袁克文也颇为自负,常常自比为三国曹子建,引起了其兄袁克定的妒忌。

与父亲不同,袁克文无意于政治权位,1915年袁氏称帝时,他与父兄意见相左,他的一首反对帝制的诗在当时曾传诵一时:“隙驹留身争一瞬,恐声催梦欲三更。绝岭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 文化奇人张伯驹张伯驹生于1897年,原名家骐,字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系张锦芳之子,后过继给伯父、民初曾任河南都督的张镇芳。

张伯驹7岁入私塾,9岁能诗文,素有“神童”的美誉。他1916年入袁世凯的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学习,毕业后先后投身军界和金融界,但担任的都是名誉性职务,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戏曲研究、文物鉴赏等方面成绩卓著,旧小说里常用“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来形容才子,张伯驹就是这样一个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伯驹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他积极征购古代文物字画,使流落于社会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他的藏品多为世所罕见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条、首饰乃至房产换来的。

1956年,他与夫人潘素女士将其一生收藏的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道服赞》卷,黄庭坚《诸上座帖》等价值连城的珍贵书画无偿捐献给国家。 百年少帅张学良张学良的名字已是家喻户晓。他1901年6月3日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桑树林子乡。

1906年张学良师从辽西名儒崔骏声受教,1916年从奉天督军署英文科科长徐启东学习英语,并经常参加奉天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同年春,与于凤至结婚。1919年3月,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第二年毕业后任东北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正式步入了军界。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同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三省及热河省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奉命要求部下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不要进行抵抗,从而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1936年12月,张在多次劝蒋联共抗日未果的情况下,与西安绥署主任、十七路军总指挥杨虎城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随后张送蒋回南京,遭蒋长期软禁。 去台后张学良皈依了基督教,依照一夫一妻的教规,他与原配夫人于凤至离婚,和陪伴自己几十年的赵四小姐终成姻缘。1964年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身穿崭新的西服,系着浅灰色的领带,与身穿合体旗袍,佩带水晶项链的赵一荻女士携手走进了教堂。台湾的许多报纸以“少帅赵四,正式结婚;红粉知己,白首缔盟”为题对此事作了报道。

1994年4月,美国移民局正式核发“绿卡”给张学良夫妇,他们决定在风光秀丽的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安度晚年。2001年10月15日,百年少帅张学良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与先他一年而去的赵四小姐合葬在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坪上,墓碑上用希伯来文写着“以马内利”几个字,意即“上帝与我们同在”。2.民国四美男是张学良(1901~2001);梅兰芳(1894-1961);***(1898-1976);汪精卫(1883~1944)

1932年的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是由张学良将军资助的. 张学良将军生平大事年表 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诞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桑树林子乡。名学良,字汉卿,号毅庵,是张作霖的长子。 1906年师从辽西名儒崔名耀(崔骏声)受教。

1908年2月,与于文斗长女于凤至订婚。 1911年4月,生母赵氏病逝。年底随庶母卢夫人进奉天(今沈阳)。 1913年11月,师从金梁(金息侯)学习。 1915年师从白永贞学习。与周大文、胡若愚、李宜春、高胜岳结拜兄弟。

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二十一条”运动。 1916年从奉天督军署英文科科长徐启东学英语。并经常参加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活动,结识了一批外国朋友。同年春,与于凤至结婚。 1919年3月,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结识战术教官郭松龄。 1920年4月,讲武堂毕业,任团长。六月晋升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

秋,率队赴吉林剿匪获胜。期间,赠送朝鲜独立党武器,支持其抗日复国行动。11月,晋升为陆军少将。 1921年赴日本观秋操。 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任镇威军东路军第二梯队司令。 6月,在山海关一线成功阻击了直军。17日,以奉军谈判代表身份签约,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

7月,张作霖宣布东三省独立。张学良被任命为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参谋长,开始整训奉军。 1923年9月,任东三省航空处总办兼航空学校校长。并向德、法、意等国购买新式飞机二百余架,编成三个飞行大队自己也学会驾驶飞机。 1924年3月,任东三省空军司令兼飞鹏队队长。 4月28日,任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

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任镇威军第三军军长,与第一军组成“一、三联军”,主攻山海关一线,击败直军主力,一举扬名。 11月2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军失败,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率军乘胜入关,“一、三联军”改称“津榆驻军”,司令部设在天津,张学良任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

1925年4月,晋升为陆军中将。 5月,“五卅”惨案“发生,张学良捐款2000元。 6月,捐款在沈阳建立同泽中学。 11月22日,郭松龄反奉,张学良率军与之在巨流河激战。 12月24日,郭松龄反奉失败,郭氏夫妇被捕。翌日惨遭杀害。 1926年6月,任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军团长,率部进攻冯玉祥国民军。

8月,奉军进攻南口。 1927年3月,率安国军下河南对抗北伐军。兵败。 6月,张作霖在北京成立安国军政府。张学良升任陆军上将军团长。 1928年4月,张学良再劝其父息兵退回关外。 6月3日,张作霖下令息兵出关,责成张学良负责撤兵。

6月4日,张作霖在沈阳皇姑屯附近被日军预谋炸死。 6月8日,张学良秘密潜回奉天。 6月19日,任奉天军务督办。 6月21日,公开发表张作霖遇炸身死消息,开始发丧。 7月3日,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 7月末,东北海军总司令部成立,任总司令。 8月,任东北大学校长。 11月,任东北航空司令。

12月29日,宣布东三省及热河省易帜,与南京政府实行统一合作。结束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12月30日,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1929年1月10日,处决杨宇霆、常荫槐。 7月,到北平会晤蒋介石。挑起“中东路事件”。 11月,苏军向东北发起进攻,东北军失败。

12月22日,派莫德惠与苏联签定《伯力议定书》,“中东路事件”得以解决。 1930年3月21日,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4月,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 7月2日,赴葫芦岛主持筑港开工典礼。 9月18日,发表“巧电”,19日派兵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反蒋联军失败。 10月9日,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10月10日,在北大营阅兵。 11月12日,参加***三届四中全会,受到隆重欢迎。 11月24日,任国民政府委员。 12月,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褒奖张学良,并在北平设副司令行营,所有东北、华北各省军事均由张节制。 1931年3月26日,任***东北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4月18日,由沈阳移至北平,在顺承王府设行营办公,节制冀、晋、察、绥、辽、吉、黑、热8省军务。 5月2日,赴南京参加国民会议并发表演说。 5月28日,患伤寒回北平协和医院调养。 6月1日,“万宝山事件”发生。 7月19日,石友三叛变,张下令讨伐,东北军主力入关。 8月8日,石友三叛乱平息。

8月23日,“中村事件”发生。 9月6日,张电令东北当局,对日人寻衅不予反抗,“致酿事端”。 9月18日夜,日本军队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炮击东北军北大营。 东北军奉命不抵抗。沈阳一夜间失守。 9月21日,召集北平名流,讨论东北问题对策,决定依赖“国联”,听命中央。

9月23日,下令在锦州设立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行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 11月16日,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1932年2月29日,在北平会晤章太炎,告之蒋介石不抵抗密令。 4月9日,与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谈话,谴责日本侵略行为。 8月8日,辞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职。 8月20日,任***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

1933年1月1日,榆关抗战爆发。3日,山海关失守。 2月11日,宋子文到北平,与张学良商讨热河防务问题。 2月17日,陪宋子文视察热河,布置防务,借以鼓舞士气。 2月18日,与27名将领发表保卫热河通电。

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 3月4日,承德失守,热河抗战失败。 3月9日,在保定车站会晤蒋介石,蒋暗示张辞职下野。 3月11日,通电下野,并表示自己是“以巩固中央,统一中国为职志”。 4月11日,由上海携家眷乘船出国考察。 5月12日,抵达意大利。 12月18日,蒋介石电召其回国。 1934年1月8日,由欧洲考察返回上海。

1月9日,与东北人士畅谈出国考察感想。 3月1日,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代总司令,总部设武昌。 3月9日,在南昌与蒋介石会晤。 1935年2月5日,在庐山见蒋介石。蒋限期3个月剿灭红军。 3月1日,就任***委员长武昌行营主任。

4月2日,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4月24日,自驾飞机至西安访问杨虎城、邵力子。 7月22日,再次飞西安,落实东北军入陕问题。 10月2日,就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代总司令职,总部设西安。 11月2日,当选***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 12月,飞上海,密见李杜、杜重远,坚定了抗日信心。

12月底,回到西安,接见东大学生代表宋黎、韩永赞、马绍周,表示“国难家集仇于一身,抗日救国义不容辞。” 1936年1月,接见被红军放回来的高福源团长,了解***抗日主张。 3月4日,飞赴洛川与中共代表李克农商谈停战抗日问题。 4月9日,在肤施(今延安)与***秘密会晤,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

5月29日,赴太原与阎锡山再度会谈抗日问题。 6月15日,在西安成立“王曲军官训练团”,自任团长。 6月18日,出资创办《西京民报》,宣传东北军复土返乡、团结抗日思想。 6月22日,发表《中国出路唯有抗日》演说,表明抗日决心。 7月,成立抗日同志会,自任***。

8月29日,闻讯***特务逮捕东大学生代表,派卫队营包围和查抄了陕西省党部,即为“艳晚事件”。 9月初,在西安东城门楼创办东北军警卫二营学生队。 9月23日,回电蒋介石,谓“欲救亡图存,复兴民族,良以为除抗日外,别无他途”。 9月30日,东北大学西安分校举行开学典礼,张莅校讲话。

10月10日,与杨虎城在西安举行“双十节”阅兵典礼。 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一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训斥。 10月29日,飞洛阳为蒋介石祝寿,劝蒋联共抗日,遭蒋怒斥。 11月27日,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遭蒋严词拒绝。 12月2日,飞抵洛阳见蒋,要求释放抗日救国会“七君子”。

12月4日,蒋介石抵西安,调几十万大军“进剿”红军。张学良与杨虎城再次进谏,遭蒋训斥。 12月7日,到华清池见蒋介石,再次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被严辞拒绝。 12月8日,杨虎城去华清池劝蒋。

回城后与张秘密商议,劝蒋已行不通,只有“兵谏”了。 12月9日,在十里铺哭劝西安学生不要去临潼向蒋介石请愿,保证“三日内以实际行动答复学生要求。” 12月11日,再赴华清池向蒋介石哭谏,毫无结果。 12月12日,晨五时,与杨虎城一起举行兵谏,扣蒋于新城大楼。“西安事变”爆发。 12月13日,召集“总部”全体职员大会,说明“西安事变”的原因和经过。

12月14日,在西安电台发表广播讲话。取消“西北剿总”,组织“抗日联军临时西北***”,任主任委员。 12月16日,西安各界民众在革命公园举行大会,张、杨到会发表演讲。张学良在大会上说:“各位同胞们,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的。

” 12月17日,与中共代表***会谈。 12月20日,与杨虎城共同发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号召两军将士不惜一切,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 12月22日,宋美龄等到西安。张、杨去机场迎接,并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会谈 12月24日,蒋介石口头答应张、杨条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2月25日下午三时,亲送蒋介石离西安。26日,抵南京。 12月30日,国民政府任命李烈钧为审判长,对张学良进行军法会审。 12月31日,被判处徒刑10年,剥夺公民权5年。 1937年1月,发表《告东北军将士书》,勉励东北军精诚团结,加紧训练,待命杀敌,收复东北。

1月4日,国民政府下特赦令,将张学良交***“严加管束”。从此失去自由,开始幽禁生涯。 1月13日,转移至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中国旅行社分社。 2月2日,“二二事件”发生。张闻此噩耗,在致于学忠的信中说:“话不知从何说起,泪不知从何处流。” 2月17日,“二二事件”发生后,致信于学忠,希望维护东北军团结。

3月30日,于学忠到溪口拜见张学良。 9月中秋节,写信给蒋介石请求抗战,蒋不同意,嘱其“好好读书”。 10月中旬,转至安徽黄山,不久转移至江西萍乡。 1938年1月,转至湖南郴州苏仙岭。 3月,转至沅陵凤凰山。 9月,湘省***张治中专程来访。书短信请其代转蒋介石,再次请求抗战,结果石沉大海。

1939年12月下旬,日军进犯湖南,转移至贵阳修文县阳明洞。开始研究明史。 1940年2月,于凤至患病去美国就医,并定居。赵一荻将十岁儿送到美国,托人抚养。她自香港来阳明洞,陪伴张学良,共度幽禁生活。 1941年5月,患急性阑尾炎,住贵阳中央医院手术治疗。出院后,移居贵阳黔灵山麒麟洞。 1942年2月,转移至贵州开阳县刘育乡。

1944年冬,日军进犯黔南,贵阳告急。急转至黔北桐梓县天门洞。 1945年春,东北籍***中央委员莫德惠来访,并代蒋介石送怀表一只。 1946年4月9日,在贵阳黔灵山行馆会晤蒋介石、蒋经国父子。 11月2日,由桐梓转移至重庆戴公馆。

不久,被转移至台湾新竹井上温泉。 1947年3月7日,莫德惠来台探视,托莫带给大姐张首芳一封信,求购《明史》一部。 10月,保密局设计委员会主任张严佛奉命前来陪住数月。同月,张治中夫妇前来拜访。托张治中向蒋介石提两点要求:一、恢复自由;二、希望刘乙光搬出他的房子。蒋介石下手谕:“以后非经本人批准,任何人不许见张学良。”

1954年5月中旬,被送到士林官邸与蒋介石晤面。 1955年皈依基督教。从此不再治明史。 1956年12月12日,***总理举行“西安事变”纪念会,高度评价张为“千古功臣”。 1957年9月,蒋介石70寿辰,送“表”祝寿,蒋还以手杖。

1959年蒋介石明令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安排蒋经国做其“知心朋友”。并仍派保卫人员监视其行动。 1961年8月初,迁入自己出资在台北市市郊北投复兴岗修建的一栋二层楼房居住。 8月中旬,原东北大学秘书长周鲸文来访。 8月13日,在家中与长女张闾瑛、女婿陶鹏飞团聚。

1962年与蒋经国两次观看美国白雪溜冰团表演。 1964年7月4日,在台北与赵一荻正式举行婚礼。张群、宋美龄等13人参加。仪式典雅庄重。 1975年4月,蒋介石逝世,张学良前往国父纪念馆瞻仰蒋介石遗容。书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1979年10月5日(中秋节),携夫人出席蒋经国赏月晚会,第一次公开露面。

10月10日,前往“总统府”参加“双十节”庆祝,就坐于中央观礼台。 1980年春,参加前东北大学校长冯庸逝世的追思礼拜。 10月20日,由台湾“国防部”副参谋长马安澜陪同访问金门,眺望大陆。 1981年9月18日,到台北荣民总医院探望齐世英。 1983年4月2日,任张大千治丧委员会委员。

1985年12月25日,观看影片《西安事变》,因激动没能看完而离去。 1988年1月14日,到台北荣军总医院怀远堂吊祭蒋经国。 3月4日,东北大学旅美校友会电邀张学良赴华盛顿参加将于4月16日在美国举行的东北大学建校65周年及张学良兼任校长60周年纪念会。

3月23日,东北大学旅美校友会再次致电张学良,恳求他赴美参加活动。 3月27日,应邀参加李登辉在其官邸举行的家庭礼拜。 1989年4月22日,为贺郭冠英生日书下“玉炉烟尽嫩寒侵,南雁声声思不禁;好梦未圆悉夜短,虚名终究误人深。” 10月,复杜重远夫人信。 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美国逝世。

6月1日,台湾各界人士在台北市园山大饭店为张学良90寿辰隆重举行祝寿活动。 6月6日,东北大学校友会等8团体在沈阳庆祝张学良将军90寿辰。 6月17日、8月3日,幽禁以来首次接受新闻界——日本NHK电视台记者公开采访。 12月31日,为东北大学校友会刊题词:“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光明磊落度余年。

” 1991年1月5日,为纽约东北同乡会年刊题词:“读物思乡。”此期的封面是长白山天池照片。 2月,张为浙江省青田县阜山中学题词:“培育英才”。 3月10日,91岁高龄的张学良将军携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访友。这是张学良从大陆到台湾45年来第一次被允许离开台湾。张学良在机场等候班机时表示,这次到美国主要是看看儿女和亲戚,顺便在美国玩玩。

当台湾记者询及他将在美国停留多久,他表示还没有计划,一切随兴之所至。 5月25日上午,在纽约贝祖诒太太家中,与吕正操久别重逢。 6月初,返回台北。 10月12日,专门为《高崇民传》和《忆高崇民》两书题写了书名。

12月21日,在台北为同泽书画研究院题写院名。 1992年7月12日,闻知***逝世,委托张闾衡敬献花篮。花蓝缎带上题“邓大姐颖超千古张学良赵一荻敬挽。” 8月,上海第一幢钢骨结构、高199米“世界广场”大厦在浦东新区奠基。张学良特意托人赠送花篮。

9月10日,在台北首次接受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考消息报社组成的中国新闻记者团的采访。 9月24日,同泽书画研究院召集4位著名教授精心创作《松鹤图》送给张学良。 10月20日,在台北为同泽书画研究院题院嘱“爱人如己”。 11月30日,在台北寓所为东北大学复校题写校名。

12月11日下午,张学良夫妇在台北“故宫”对面的玉山庄艺术馆,参观来自大陆的国家级文物展《大陆古物珍宝展》。 年末,为辽宁省***文史委员会编辑出版的《王卓然史料集》题写了书名。 1993年3月23日,会见了正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办画展大陆画家王成喜夫妇。 4月,东北大学复校,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董事长。

5月31日,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名誉理事长。并题写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名。 7月,在台北观看李维康、耿其昌夫妇的演出并在张学森等处与之欢聚8次。 7月26日,特意从乡下的新居来到台北近郊五弟张学森的公寓,会见了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说唱艺术团的姜昆、黄宏、冯巩、牛群、倪萍等著名演员和主持人。

8月6日,张学良夫妇在台北观览“敦煌古代科技展”。 8月27日,因脑膜下出血住进台北“荣民总医院”,29日接受紧急手术。手术一切顺利。 10月8日,在家中会见了旧属白纯义的女儿白淑湘。 11月27日,张学良在台北的新居,会见了东北大学校长蒋仲乐,从而实现了东北大学现任校长和65年前老校长的会晤。

12月15日,与夫人前往美国探亲。 12月24,张学良夫妇由旧金山转抵檀香山。 1994年4月,美国移民局正式核发“绿卡”给张学良及其夫人,张学良夫妇决定在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安度晚年。 1995年3月13日,在夏威夷会见日本自由摄影家池宫城晃。

3月26日,在夏威夷会见“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的连军、周毅、常景兴、赵双城等人,听取了研究会的工作汇报并作了相应的指示。 4月,美国移民局正式核发“绿卡”给张学良夫妇。张学良夫妇移居夏威夷。 5月,为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题词:“抗日航空烈士永垂不朽。”

1996年3月14日,为纪念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南开创办人张伯苓先生120周年诞辰,题:写:“桃李满天下”祝词,寄给南开大学。 6月1日,在美国夏威夷异常兴奋地度过95岁寿辰。中国京剧院老生演员于魁智率该院琴师赵建华、鼓师苏广忠、旦角演员马小曼(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飞抵夏威夷,祝贺张学良95岁寿辰,并赠送用中国京剧脸谱精心绘制的大幅“寿字图”。

10月,在夏威夷会见了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周毅。 1997年6月6日,在夏威夷会见了率团访美的沈阳市***慕绥新。 2000年3月12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会长张德良、副会长王维凡、秘书长周毅到夏威夷谒见张学良并合影留念。

6月,夏威夷时间22日上午11点11分,陪伴张学良将军大半生,人称“赵四小姐”的张学良夫人赵一荻女士,因肺炎及并发症,逝世于檀香山史特劳比医院,享年88岁。张学良遽然痛失老伴十分伤痛,沉默不语地坐在轮椅上,泪水缓缓流下来。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因病抢救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