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频道鹿晗 晓松奇谈、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哪个更有深度?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经常用听罗辑思维.晓松奇谈.吴晓波频道,尤其洗澡的时候.对,几乎到了不听这些节目,洗澡就进行不下去的地步,不过财经郎眼和鸿观接触比较少.回

我经常用听罗辑思维、晓松奇谈、吴晓波频道,尤其洗澡的时候。对,几乎到了不听这些节目,洗澡就进行不下去的地步,不过财经郎眼和鸿观接触比较少。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更有深度"这个提法本身是不靠谱的,这些节目和主播各有风格,高晓松讲历史和文化,吴晓波侧重商业、互联网和当下热点,罗振宇是将几本书的核心内化成自己的一套逻辑,财经郎眼感觉是财经界的"锵锵三人行",鸿观试图以金融视角还原过去,他们在垂直领域都有自己的一票拥趸,对比深度没有意义,只能说哪个节目更适合你听。

在时间粉尘化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中,这些节目的主播更多是承担着知识掮客的角色,让追逐时代的人,可以保持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像罗胖自己说的,"我是专业的知识转述者,我替你读书,我用我的理解力、用更短的时间转述给你听,帮你省时间,这就是服务"

"所谓知识服务,不是传道授业解惑式的知识灌输,而是我们在应对大家学习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填补知识漏洞。"

如果要追求深度,最好是自己去读一手的著作,但是很多人都没时间,而且在选择书和读书的过程中走很多弯路,进而也很难坚持系统学习。这些节目存在的意义,可以说是普及商业和历史常识,也可以说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贩售价值观。不管怎么样,柳传志、李开复这些大佬也都在听。

说一下个人喜好吧,吴晓波一直是我偶像,从大学时代开始,他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都买了看了,后来他出散文合集《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也是通过他的微信公号第一时间买的特别版。吴晓波是在"采访写作"这种传统手艺仍然受人尊敬的时代就已经声明赫赫的,从写中国商业史,到蓝狮子,到吴晓波频道,每一步几乎都踩中内容创业的风口,当然也包括买房买岛。

我不一定赞同吴晓波频道的所有观点,但是他早前就持有的一个态度是我孜孜以求,"年轻的时候就想过一定要很有钱,有钱到可以不被收买,能够一直自由写作。"虽然我还没有实现这个理想……

另外,吴晓波是一个越老越显帅的人,年轻的时候很瘦,从当年他们那一级复旦学生照片来看,他的同班同学,现在澎湃新闻的ceo邱兵是比他更帅的,邱几乎是新闻界的何以琛(钟汉良)那种感觉。不过现在来看,吴晓波已经在帅这个维度上追了上来。

以上都是喜欢一个人最正经的理由,再说点不正经的。吴晓波频道很多期的基础观点都不是纯理论分析,总是会夹杂吴晓波个人的经历在里面,比如《找到廖厂长》、《都是马桶盖惹的祸》等等,内容不挑战大众智商,深入浅出。总是说正确的观点不一定受欢迎,但是从个人故事作为小切入口,谈一谈这个时代,多少是更亲切的。

"吴晓波频道"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曾经《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财经写作的多媒体化改造,是一次升级,而非转型,它的原发起点并没有改变。即"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这是沃尔特 李普曼在1959年说的话,也是吴晓波从1990年起就立志想做的工作。

再说说现象级的罗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一样,这也是一个以男性为主要听众的节目,而且看起来,男性荷尔蒙更旺盛。

写出过《引爆点》等畅销书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总结过一个词叫做杂志智者(Journo Guru)——指的是一群把社会文化、商业现象、独特思维和引入入胜的行文融合为一套简化理论模式的出版界写手,一群个人品牌的建立者。"你希望给别人讲个故事,事实上是想给别人一个了解这个故事的理由,所以我往往同时考虑这两件事。"罗胖在把故事讲得"有种有趣有料"方面还是很有功力的。

看看罗胖的选题,岳飞、光绪、曾国藩、太平天国等等,都是中国的男性经常在街头巷尾经常唠嗑用的。罗胖重新解构了一个历史常识,那些尚且还有求职欲望的男人听过之后,翻新了他们的见识,在人群中获取了新的谈资,同时满足直男的虚荣心。而且这些男人往往是这个社会的购买力担当。

罗胖说过,他就是个买卖人。无可厚非,没什么好指摘的,至于线下的罗辑思维社群几乎像是"拜罗胖教"信奉一套体系,那也不是罗胖一个人所能决定的,毕竟一个人无法保证自己的粉丝里面没有脑残。

最后说一下晓松奇谈,就像介绍所说的,头发长可不一定见识短,四十载中西练达,谈天说地,无门无类,不偏不邪,笑对千金裘马,亦侃风花雪月。晓松奇谈大概就是一个"讲历史精子是怎么存活"的节目。

每一件事在进行时都有无数种发展可能,而成为历史的,只有那唯一的一种。高晓松出身名门,该是从小家教就颇好,看很多书,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如今开谈天文地理、海外见闻和中西野史,信手拈来。

相比起其他几档节目,晓松奇谈没有那么垂直,爱情、音乐、电影和战争等等,都一一浮现在历史小细节中。

高晓松以世界杯为切入点,带领观众走进不同大洲的不同国家。而后转向中西历史,一路讲下来,无论是让人扼腕叹息的南明悲歌,说透南明覆灭背后那点儿事之后是离奇曲折的梦露之死,把神秘的共济会推到了前台……

在这些宏达的讲述之中,高晓松中间还插播了一集向自己"白衣飘飘的年代"致敬的节目,讲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端。

高晓松也可以从宏大的历史评说中跳脱,讲述时代的断面,甚至口述自家历史的"朝花夕拾"。不过就如前所述,如果要深度研究历史,还是要多看书,晓松奇谈更多是提供视野,娱乐身心,丰富见闻。

至于郎咸平和宋鸿兵的节目,实在没怎么接触,没啥发言权。这两个人毁誉参半,甚至"毁"的成分可能还稍微多一点,评价就交给业内人士吧。

互联网脱口秀拥有大量的忠实粉丝。脱口秀产出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而涵盖的领域更是广泛至极。目前看来,晓松奇谈、罗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依然是脱口秀界无出其右的"三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