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江勾引】李双江勾引钱学森 钱学森夫人与李双江

2017-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看看他的这几位声名显赫的声乐教授,尤其是沈湘这个名字,就知道李双江注定会成功.沈湘肯收下的学生一定得是成名的料,有一个算一个. 那个年代中央

看看他的这几位声名显赫的声乐教授,尤其是沈湘这个名字,就知道李双江注定会成功。沈湘肯收下的学生一定得是成名的料,有一个算一个。 那个年代中央音乐学院有时会举行音乐会,票价很便宜,一般人民币1角、2角钱一张,李双江还没毕业就已经有了名气。

一位歌唱家,除了天生要有一副好嗓子外,还得天生有饱满的感情去展示歌曲的内容,否则就是一碗没加盐的鸡汤。李双江是非常幸运的,上天把歌唱家必备的条件都给了他。

百科百度是这样介绍李双江的:“演唱热情奔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透明,辉煌而华丽。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曾赞扬他有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

金子一般的高音是需要的,但烈火一样的热情用在台下就要出事。60年代过来的北京人,凡比较喜欢听歌的人基本都知道,李双江临毕业时,前途看好,是总政歌舞团内定的人选。

就在此时,他被发现与一位比他年长的有夫之妇女教师,钱学森夫人蒋英,当时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双江的老师)迸发了“烈火一样的热情”,这种事在60年代,被认为是大逆不道,遭到舆论的强烈谴责。于是本该进入总政歌舞团的李双江被发配到新疆军区文工团演唱队担任独唱。到了新疆,李双江依然迸发烈火般的热情,拆散了文工团舞蹈演员丁英的小家庭,结婚后丁英为他生了个儿子叫李贺。

不久,听总政歌舞团的舞蹈演员说,已经有妻有子的李双江又出事了,是本团有人向他借音乐录音带,李双江错把自己录制的与团里几个女演员的现场录音实况借了出去。人家拿回家听完后上交给了领导。 于是,李双江又被停止了演出,在后台负责搬道具。

当时,总政歌舞团的一位舞蹈演员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李双江也没有极度沮丧,在后台搬道具还能精力旺盛的调情,撩的女孩子们血管膨胀、意乱情迷。

那个时候,在北京,李双江出名不是因为唱的好,而是发“情”发的勤。后来听说因为李双江业务过硬,又登台了。 后来,又听到李双江的新闻了,他又换了老婆,从丁英换成了梦鸽(真名刘清娣),随着这个新闻,梦鸽进入电视镜头和杂志报纸了。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老婆有什么可人疼的地方,比原来的老婆高在什么地方。 后来才知道丁英比李双江大5岁,而梦鸽比李双江小27岁。

丁英比梦鸽大32岁,做她妈足已。别的不说,就一个年龄差距,丁英就败下阵来。 有人说,李双江的性趣也与时俱进,年轻时找比自己年岁大的有夫之妇,迈入老年队伍时找跟自己儿子年岁差不多的女孩。

李双江与妻子相差27岁梦鸽研究生未毕业就怀孕1988年,李双江认识现任妻子梦鸽,当时,梦鸽22岁,李双江49岁。当年,梦鸽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一天,李双江的学生介绍她去听他的课。

一进去,满满一屋子的人,李双江正在听学生唱歌。他们唱完了,她走上前去,对李双江说:李老师,我唱一支歌给你听听。刚唱完,李双江就带头鼓起掌来。后来,他的同事就开始撮合。1990年,梦鸽与李双江结婚。 因两人年龄相差27岁,再加上梦鸽还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因怀孕生子不得不休学一年,曾引起不少非议。

梦鸽是李双江的第二任妻子,在与梦鸽结婚前,李双江还曾经历过一段婚姻。其前妻丁英曾是舞蹈演员,丁英与李双江也育有一子,后两人因感情不和而分手。据悉,丁英目前已退休,为人低调,也很少与李双江联系。

李双江现已75岁,对于现年17岁的儿子非常溺爱,李双江几年前做客某网站采访,谈到孩子的时候透露,自己对孩子非常溺爱。

“我儿子学什么都很灵。舍不得打他,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我们吓唬一下。

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这代人是我们的希望,这是中国人的希望。”

梦鸽为何愿嫁给大她27岁的李双江

90年代初,歌唱家李双江与青年歌唱演员梦鸽的婚讯传出,顿时引来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

人们怀疑:他们的结合是否有利益驱动的因素?感情能不能长久?此后,也时有关于他们的情变的流言。

2003年11月10日,李双江梦鸽接受采访,梦鸽首次披露了她与李双江的家庭生活。

1988年,22岁的梦鸽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

一次,她和同学一起去听李双江的课,并当着李双江的面长了一首歌,李双江惊讶:“你的嗓子真好!

”梦鸽撒娇地说:李老师,我可以拜你为师吗?没想到李双江一口答应。

梦鸽在心里把李双江当做最尊敬的声乐老师。李双江却越来越喜欢梦鸽的清纯。1989年学校组织师生一起去青岛游玩,大家一起爬崂山,其他人都在前面走,梦鸽和李双江在后面爬。

爬到山顶上的时候,李双江突然停下来了,伸出双手,冲这蓝天高喊:老天爷作证,我要娶梦鸽!“我也没当真,但我一直都记得这一幕。”或许是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许是因为初到北京的漂泊,梦鸽内心特别渴望生活稳定。

渐渐地发现,她喜欢上眼前的老男人,把自己交给这样的人,心里安全踏实。1990年毕业后,10月20日,梦鸽和51岁的李双江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了婚礼。李双江58岁那年,梦鸽给他生了儿子,取名李天一。

老来得子的李双江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爱如同脆弱的玻璃,稍不留心就碎了。所以,很多人在义无反顾地爱过以后就散了。尤其是对于知名人物,因为他们面对的诱惑、追求实在是太多了,在无法把握事业和亲情的同时,分手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据爆料,娱乐圈很多艺人走在爱情这条路上的时候都曾恋上曾经辅导自己的导师,于是便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师生恋”,可惜少有成功者。

90年代初,着名歌唱家李双江与青年歌唱演员梦鸽的婚讯传出,顿时引来社会各界的议论纷纷。人们怀疑:他们的结合是否有利益驱动的因素?感情能不能长久?此后,也时有关于他们的情变的流言,对此,梦鸽与李双江始终保持沉默。

2003年11月10日,夫妻双方曾接受采访,梦鸽首次独家披露了她与李双江的家庭生活。李双江生于1939年,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此时离梦鸽在湖北出生还有三年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中,李双江因《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小小竹排向东流》而一炮走红时,梦鸽当时只有10岁。 梦鸽回忆起与李双江的初识:1984年,我从湖北来到北京社会音乐学院学习声乐,那一年我17岁。

我和几个朋友在郊区租了一间民房。每天从住处到学院,在路上来回的时间就要四个多小时。 1988年,我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

一天,李双江的学生介绍我去听他的课,说他讲得很好。我去了。一进去,满满一屋子的人,双江正在听学生唱歌。他们唱完了,我走上前去,充满崇敬地对双江说:李老师,我唱一支歌给你听听。

双江略略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一丝嘉许的神情。于是我唱了起来。刚唱完,李双江就带头鼓起掌来。就这样,我们相识了。 1988年春节,李双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唱了一首《中国龙》,梦鸽听了,很受感动,萌发了拜为师的想法。

梦鸽给李双江唱了一首东北民歌李双江听后感叹地对她说:“你的嗓子真好!” 梦鸽立即说:“李老师,如果您觉得我还可以的话,以后我有机会想跟您学一学。

”李双江说:“女生,我是不教的。”因为李双江当时是个单身。后来,我从朋友那里知道了双江的一些个人情况。 他离了婚,和妈妈住在一起,相依为命。我就想,那么好的人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有很爱他的妻子。

1989年我们去了青岛,有一次,大家一起爬崂山,其他人都在前面走,我们俩在后面爬。爬到山顶上的时候,他突然停下来了,伸出双手,冲这蓝天高喊:老天爷作证,我要娶梦鸽!我也没当真,但我一直都记得这一幕。 之后我们到九寨沟去玩。

不幸的是,下雨而导致了泥石流塌方,我们被拦在山路上,情况特别危险,我们的车一过去,啪,泥石流就落到车的后面了,如果晚一点,我们的车就被埋在里头了。 紧急关头大家一起手拉手往山下走,双江紧紧地牵着我的手。

我们慢慢地走,他的手牵着我的手,一刻都没松开。 这件事以后,我想了很久。那个时候虽然我才20岁多一点,或许事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许是因为初到北京的漂泊。

我内心特别渴望生活稳定。九寨沟之行,让我读到了双江披着光环的外表之下,一颗真挚热烈而又温柔善良的赤子之心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个人在历尽坎坷之后,还保留人性中这么多美好的东西,是多么难得。

把自己交给这样的人,心里安全踏实。我去了他家,看到家里清贫。什么都没有。两把藤椅,一架钢琴,一个书柜还是木工自己做的那种,就是简单地钉了几个格子。

我进去了以后就赶紧收拾。双江演出回来以后,看到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说:这是我家吗?他妈妈也特别高兴。 1990年毕业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可以结婚了。在这以前他经常向我表达要我嫁给他,他会让我幸福,会让我很稳定,会照顾我。

他的表达很简单实在,却击中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从此我可以在北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不会去流浪了。 1990年10月20日,我们在友谊宾馆举行了婚礼,婚后,我一边安心工作,一边照料着家庭。

我想,既然结了婚,就要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让他过上好日子。我知道上了年纪的人都爱孩子,我也想给李双江生一个孩子,可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却夭折了。

1995年我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我本来就是个实力派的歌手,但与双江结婚后,难免有人会误会,觉得我什么都靠双江。我一边面对这些舆论,一边想,我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那时我们住在金融街,是总政歌舞团的房子。

那房子比较大,冬天比较冷。为了备考我经常复习功课到深夜,困了就喝口浓茶提提神,一般到了夜里暖气就小了一点,觉得特别冷,双江就给我端来一盆一盆的热水取暖。

没想到这个时候有了孩子。我当时已感觉有情况了,可是我不敢去医院检查,我想没关系,反正学习也不是干体力劳动什么的。等考完了全部七门功课以后,一检查确实是怀孕了,我和双江都高兴极了。

结果没到半个月就开始流血。

一检查,大夫说孩子两个月的时候胚胎就死在里头了。我们两人听了,当时就在医院里拥抱着哭了起来。其实李双江比我伤心,但是他表现得比我坚强,我知道他是考虑到我身体本身就受损害了,不能太伤心。

他紧紧搂住我说:鸽子,不要紧,上学重要,还有机会的。你要保重。我依偎在他的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心里觉得特别特别温暖。

心里想:孩子没了,可我还有你,还有你。

这件事以后,我们的感情更深了。半年以后,我又怀孕了。我已拿了录取通知书。正好研究生可以休学一年,我决定往后续一年再上。这回可把李双江给乐坏了。他最高兴的样子就是在家里乱喊乱叫。

1990年我和双江结婚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看好我们的婚姻。好多人觉得我以后事业成功了就会把双江给甩了,没想到我还和他生儿育女,我们的婚姻还能坚持到现在。 刚结婚的时候我还年轻,有个性,一生气脾气就特别大,就觉得在家里呆不下去,撒腿就往马路上跑,离家远了就开始溜达。

这时,双江就去追,他就在我身后跟着,或跑或走,再跟着我溜达回来,或者把我给拽回来。一开始我不知道他跟着我,后来知道了,我就不这样了。后来可能成熟一点了,觉得这样子很任性,并不解决问题。

实我们之间也没什么很大的矛盾。我们的很多观点都不一样,但是大多数我们求大同,存小异,我们都能够保留自己的东西。虽然双江比我年长许多,但在生活中他的孩子气是很重的。我总是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他一回家就拖拖沓沓的,不爱穿鞋。

刚结婚的时候我一直跟婆婆住在一起,直到1995年婆婆去世。我跟婆婆相处得特别好。我跟婆婆连大声说话都没有过,有什么不高兴,我都不吱声,回我的房间,从来不会当面指责。

平时对她的饮食起居我都很小心,每隔一段时间都让她去医院保健一次。 婆婆去世的时候正好我怀孕三个月,那时候妊娠反应很大,每天要到医院打点滴。婆婆去世的那一天,我也没办法在身边,双江告诉我,她临终前跟大家说:鸽子是挺好的一个孩子,希望大家对她照顾好一点。

” 梦鸽说:”我很珍惜和双江的感情。我和双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磨合,任何打击我们现在都能够承受和面对。所谓相濡以沫就是这个含义吧。

====

精彩内容: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院士是我们杭州人,他的夫人蒋英是民国时期军事家蒋百里的女儿,是闻名遐迩的钢琴家、歌唱家。世人都知道钱学森喜爱音乐,但却不知道他其实还喜爱美术,尤其对中国画情有独钟。2011年,他的儿子钱永刚教授将他珍藏的一幅中国画《西湖一角》,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这幅《西湖一角》就是我父亲姜丹书在70多年前的1941年春天,应远在美国的钱学森之请而画,并寄到美国赠钱学森的。

钱学森与我父亲的关系,要追溯到我父亲与他的父亲钱均夫的交往。我父亲祖籍江苏溧阳,1907年他考上了当时我国东南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这是当时的监督(校长)李瑞清(清道人)亲赴日本考察回来,向清廷奏准后在学校增设的一个专业,为我国培养了自己第一批美术教育师资。

1910年年底父亲从学堂毕业,曾短暂留校工作。1911年7月,父亲应聘到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民国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接替日本籍教师执教图画和手工,翌年李叔同(弘一法师)也应聘到该校,执教图画和音乐,后来成为艺术大师的潘天寿和丰子恺等就是当时从学的学生,这也是艺坛的一段佳话。

当时,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他与我父亲性情十分相投,便换帖结为弟兄,两家眷属也经常互相往来。在上世纪20年代末到1933年之间,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他们举家从北平(北京)迁回杭州,租住好友叶墨君的凤起桥河下28号的房子,与我家(29号)为紧邻。这几年中,钱学森每逢寒暑假均回到这里度假。

据我兄姐们的回忆,钱家伯母知书达理,是个大家闺秀,每年到春天出笋季节,她会应邀从两家隔墙的小门进入我家,到我家竹园来一起挖笋尝鲜,她为人非常和蔼,当时我最小的姐姐乔春才六七岁,是我5个姐姐中长得最漂亮的,又很聪明伶俐,钱伯母很欢喜她,就认她为干女儿,为此,钱均夫伯父给我父亲的信,总是称呼我父亲为“敬庐(我父亲的字)老兄亲家”。

钱学森寒暑假回家后很少出门,据我二哥书竹生前回忆说:一次钱学森到我家拜见我父亲,说正在研究无线电技术,需要在我们两家的假三楼之间拉一根天线(当时附近民居都是平房,28号与29号是这一带最高的房子),我父亲对这位世侄一向十分喜欢,便欣然同意,于是两家的假三楼多了一根天线。

在那个年代,无线电还是非常先进的技术,钱学森并不是学无线电专业的,但他从小就对先进的科技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为后来他能取得世界级的重大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钱学森除了精研科学,对艺术也很有兴趣。1941年,我父亲逃难在上海,接到同在上海避难的老友钱均夫的信函,提及钱学森想要一幅我父亲的中国画,以解他长年远离家国的思乡之情。

父亲立即画了一幅以杭州西湖为内容的中国画《西湖一角》寄到美国赠钱学森,在2007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父亲的遗作《丹枫红叶楼诗词集》第201页上可以见到我父亲当时在画上题的诗:“画《西湖一角》,寄赠钱子学森美洲。学森,杭州老友钱均夫哲嗣。抗战前,留学美国。抗战中,中美联盟,从彼邦原子能专家冯·卡门氏钻研原子能学;对于高空气流多所发明;后又专精火箭学;成世界科学家之权威。

我学愚公术,移湖夺化工。画随番舶转,人在地球东。犹是当年貌,曾何不洁蒙?家山收尺幅,万里托帡幪。”

我在整理出版父亲的《丹枫红叶楼诗词集》时,整理到我父亲画《西湖一角》并题写了上述五律一首时,以为经过六七十年的沧桑变化,尤其钱学森为了回归祖国而受到美国反动势力的迫害,随带行李遭到扣留检查,受尽折磨才在正义力量的帮助和新中国严正的交涉下回到祖国,这幅《西湖一角》中国画肯定不会存世了。

不想今年1月中旬接到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吕成冬老师的电话,才知道这幅画已由钱永刚教授捐赠给钱学森图书馆了,接着吕老师又将《西湖一角》的高清数码图片发到我邮箱。这是一幅横披写意画,纵34厘米、横70厘米,画面中部自右到左画了康熙题字的“断桥残雪”御碑亭、断桥、白堤、锦带桥,白堤桃红柳绿,点出了西湖正值最美丽的春天季节;上部则是绵延的宝石山,右上角为保俶塔,右下角近景是一棵刚刚发绿的杨柳,柳丝正随春风在空中飘拂;

白堤以下部分则是大片的西湖湖面;左下部的湖面上,有一艘带遮阳篷的游船正载着游客畅游西湖;题款后面钤了“敬庐(朱文)”、“姜丹书(白文)”两枚印章,左下角用了他最喜爱的“赤石翁(朱文)”做押脚图章,以平衡右上角的保俶塔。

这是一幅截取了西湖东北角几个著名景点的西湖图,只要是游览过西湖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西湖的哪一角。在仔细阅读了原作的题款后,才知道父亲在题写了五言律诗后意犹未尽,又写下了一段情深意切的题辞:

“学森世阮游学美洲多年,必有眷怀故土之念。因作是图,付邮寄赠,以当卧游。余亦抛却西湖四五年矣,他日归来,湖山依旧。君车我笠,联袂重游,当以此图为息壤也。辛巳春,忆写于孤岛屋笼人鸟居之嚣嚣轩,敬庐姜丹书”。

跋语中“君车我笠”一语,用了《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以表达两人之间是有“车笠”盟约的老朋友之谊。“息壤”一词,这里用的是“栖止之处”(指图中所画“西湖一角”)一义。

钱学森收到这幅中国画后,便视为珍宝,一直将其挂在自己租住的房间里,当时他到美国已经6年,想回国省亲却没有时间,对故乡杭州也十分思念,《西湖一角》对于思乡心切的钱学森,无疑是个极大的慰藉。

1947年钱学森暑期回国探亲,并于9月17日和蒋英在上海沙逊大厦举行结婚典礼,我父亲应邀参加了他们的婚礼。1955年钱学森冲破美国当局阻挠毅然举家回国时,又将这幅中国画带回祖国并毕生珍藏着。据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教授说:“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曾特意让我把这幅《西湖一角》给找出来,挂在他的卧室里。

其实,父亲一般不会随意在卧室里摆放东西,可见父亲对这幅画极为珍视。”钱学森的晚年长期患病卧床,行动不便,所以嘱咐儿子找出《西湖一角》挂在床前,便于经常看看家乡西湖美景,说明在钱学森心中,这幅他毕生珍藏的中国画实乃寄托着钱学森对家乡杭州和天下美景西子湖的无尽思念。

70多年过去,《西湖一角》有幸随钱学森游历了大半个地球而仍然完好如初回归故国,在钱学森逝世后由后人捐赠给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永久保存,我想父亲在天之灵对《西湖一角》的最后归宿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的吧?(本文作者系姜丹书先生的儿子 原载于《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