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熊式辉 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附西安事变演讲稿)

2018-03-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发动了兵变.最终在中共中央和周恩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西安发动了兵变。最终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的主导下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全面抗战的统一战线。这一天,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抵达西安,给张学良造成良好的政变条件。张学良正犹豫不决之时,蒋介石召见邵力子及十七路军、东北军军师长以上官员,造成张、杨的恐慌,杨虎城出于公心,屡次向张学良提意见,遭拒绝。后来又找见邵力子,让他通知大公报社可以发表对张、杨的弹劾,并撤销职务,引起社会各界不满。张杨由此发动西安事变。 》》》点击查看详情

西安事变过程

1936年12月11日晚间,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1936年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正式爆发。 》》》点击查看详情

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