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东离婚 许子东:读书人不应只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2019-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提起许子东,名字之前通常要加上两个头衔: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前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嘉宾.这两年,或许还需要再加上两个节目--<圆桌派>和<见字如面>.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生于浙江天台,早年求学华东师大,师从钱谷融,成名作<郁达夫新论>.1989年应邀赴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后于加州大学进修,师从李欧梵,1993年起受聘于香港岭大.著作还有<许子东讲稿>(三卷),以及<呐喊与流言>.<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

提起许子东,名字之前通常要加上两个头衔: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前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嘉宾。这两年,或许还需要再加上两个节目——《圆桌派》和《见字如面》。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生于浙江天台,早年求学华东师大,师从钱谷融,成名作《郁达夫新论》。1989年应邀赴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后于加州大学进修,师从李欧梵,1993年起受聘于香港岭大。著作还有《许子东讲稿》(三卷),以及《呐喊与流言》、《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等。

许子东离婚 许子东:读书人不应只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公众熟悉的可能是许子东后一个身份。许子东在《锵锵三人行》中,被列入经典三人嘉宾组合,伴随了这档颇具影响力的谈话节目一路成长,直至现在暂时划上句号。他自己都曾感慨:“如果今天在google或百度输入许子东三字,几十年教书生涯和学术研究成果少人关注,更多人注意的是音频、视频和越界的电视言论。当然,这些公众言论,无疑也是学术自由的一部分。”

许子东离婚 许子东:读书人不应只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相比之下,许子东作为学者和教授的研究与教学,传播范围很难超出同行与学生的圈子。毕竟,有多少人会读他的论文和学术论著,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许子东教授怎样上课呢?

近日,新书《许子东现代文学课》出版。这本书是许子东在香港岭南大学的讲课实录,讲说范围包括了“五四”文学革命起源,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张爱玲等现代文学史上的知名作家,是一部实录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课堂原本有一定私密性,许子东主动把它公开、出书,正是他“越界”的又一点新尝试。

许子东离婚 许子东:读书人不应只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借着这个机会,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采访了许子东。

采写

新京报记者 李妍

“越界”者的身份和情怀

在播出的节目里,许子东通常不是最活跃最显眼的那一位,他有点严肃,总会讲到文学,偶尔说一句笑话似乎也是冷冷的,还曾被观众评价为“刻薄”。但当对话的场景移到屏幕之外的现实世界,许子东的“镜头感”就出来了,记者和他聊天,一个长问题抛过去,经常被许子东举重若轻开玩笑似的接住并化解;在《许子东现代文学课》的新书发布活动上,他和两位学界同行对谈,显见地在三个人之中最擅长活跃气氛,世界杯斗鱼快手冯提莫等网上热点随口即是,自然而然地与观众的情绪形成互动。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的新书发布会上,许子东与主持人梁文道。

说起“触电”多年给自己的影响,许子东将其描述为“互相改造”。他的参与能让节目往“严肃”和“沉重”改变,而节目对他的改造,是“变得比较无耻,比较玩世不恭啦”,“会考虑读者反映啦”。改造或许不假,但仔细一想,“跨界”多年的许子东毕竟没有减损自己的学者本色。无论做什么节目谈什么话题,他都不去刻意讨好观众,发表的言论始终是“书生之见”,也始终能看到几十年人生经历和文学研究对他的影响和塑造。

许子东的研究领域是中国现代文学。按中国主流文学史分期,“现代”自1917年文学革命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终,只有区区三十年时间,地位却极为重要。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张爱玲、沈从文……也都已经被经典化。

这一时期的文学,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同步,几乎所有的作家、知识分子,都天然地担负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使命感,启蒙与救亡,是回荡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之上的声音。

在采访中,许子东反复不断地提及五四一代的传统和精神遗产,尽管总是马上又让它消解在谈笑中。比如说起做了那么多年节目,发表了那么多公共言论,作用在何处?他哈哈一笑地感慨:“发现一点作用都没有。我现在发现五四过去一百年,我们这些人都不知道在干的什么。

像一个小虫飞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但没过一会儿,他又主动说起《锵锵三人行》的意义,说起自己参与这样的节目是因为毕竟想做些事,做些与中国有关的事,“其实这不也就是五四以来的老传统嘛,对不对?感时忧国嘛。”可当记者想要抓住这个问题再深入一点,他马上又把它消解掉:“也许是自欺欺人,我不知道。”年轻一代连这样的自欺欺人都不大有了?“那也许是进步啊。”

许子东、窦文涛、梁文道在此前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

这种“彷徨”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许子东受到了鲁迅的影响。身为“五四”一代启蒙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鲁迅却多次流露出对“五四”的怀疑和反省,他在《〈呐喊〉自序》中提出那个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质疑“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许子东在课堂和新书发布会上特地对此作了阐释,认为“铁屋子”体现的是启蒙的悖论,其中一条就是:你是谁?你怎么知道是你醒着我们在睡?你有什么资格启蒙别人?

但有没有资格是一回事,能否割舍掉这份情怀和责任感是另一回事。和“五四”知识分子们有些相近,许子东本人所经历的,是另一段宏大而多变故的历史。他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家庭出生长大,是“69届”初中生,几乎没上过中学,就卷入到“上山下乡”的运动当中。

他干过农活,生了场大病,后来去工农兵大学读电气自动化,业余时间读文学,直至终于抓住恢复高考后的机会,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在2011年出版的《许子东讲稿(卷三):越界言论》中,许子东写了一章“废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己的故事”回溯了这些往事,他说,“我们这些人,总在被时代潮流卷携着”。

从“大时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大概很难不关心中国的历史与现实?

《越界言论》

作者:许子东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年11月

此为“许子东讲稿”之卷三,前两卷分别为《重读"文革"》和《张爱玲·郁达夫·香港文学》,卷三所收入内容主要是许子东在电视节目中所做的对谈内容,“尽量保留谈话言论的原生态”。

上世纪80年代,年轻的许子东在学界崭露头角。研究生毕业后,他早早以《郁达夫新论》一鸣惊人,是“八十年代青年评论家”群落中的重要一员,并因此在29岁就被破格提拔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一度是全国中文系最年轻的副教授”。

之后,他赴美访学,又回归学生身份读博士。当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选择,他没有留在美国谋一份教职,而是去了香港,在香港岭南大学任教至今。为什么选择香港,许子东从来不讳言是“为了钱”,因为当时中国大陆与香港的薪水差距极大;但是与美国相比,他看重的是香港离中国大陆近,还是“能为中国做点事”。

《郁达夫新论》

作者:许子东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年3月

许子东的成名作,开启了“新人文论”系列,此系列的作者群后来被称为“八十年代青年评论家”,包括黄子平、赵园、陈平原、王晓明等。

愿意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持续参与《锵锵三人行》,贴近中国社会的当下热点话题,“人在香港又要和故土(大陆)同呼吸”。因为这件事,许子东收到过各种意见,是否“玩物丧志”“不务正业”?是不是为了“出风头”?或者至少损失了本可以用于研究著述的时间?甚至,他也曾因此遭到所供职学校内部的反对,不得不做“义工”或暂时中断某些公众节目。

但他一直坚持,“我的看法,知识分子应该介入公众事务,作家、学者对社会的发言权,不应被剥夺”。

要跟其他内容争夺文化时间

最近的这本《许子东现代文学课》,虽然是他作为现代文学教授的“分内之事”,算是一本学术著作,但特别的形式和背后的想法,仍能看到许子东一贯“越界”的态度。

事情的缘起是腾讯网副总编辑李伦找到许子东,说现在网络直播兴起,但内容乱七八糟,于是希望他也能来做直播,做一些高质量、有营养的内容,“你在香港做的任何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以直播”。许子东考虑了一下,总不能直播吃饭聊天吧?有价值又可以直播的,就是上课。于是合作达成,开始了一学期“经典课堂”的直播,将许子东给香港岭南大学大一学生讲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放到了网络上。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作者:许子东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6月

把自己讲课的过程记录下来,给更多人看,这好像很简单,但其实并不是容易做出的选择。为了尊重学生的意愿,许子东特地联系了每一个选课的学生签字同意,不愿出镜的学生就不能拍到;学界同行的意见也林林总总,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效仿。

许子东说,他曾试图让更多教授加入直播的行列,得到了各种不同意的理由,“上得好的人不愿意把独家秘方拿出来,上得不好的人更不愿意人家来看”,有人说“直播上课,会觉得不自由,像被监视”,而最有意思的理由是“我一次直播以后,去别的学校就不能再讲同样的题目了”。

但许子东愿意。在他看来,这是要“跟那些内容争夺总体文化时间”,“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有了直播就只能看斗鱼呢?为什么在那些女孩子捋头发的空隙里面不能留出一点做文化保存的事情?我知道我的课上得不好,浅薄,但我一个优点是脸皮厚,我不怕”。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新书发布活动的主题是“100年来的‘救救孩子’,100万人的经典课堂”,100万是许子东的课堂直播在腾讯的点击人数,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可在各网络平台经常以千万、以亿计的用户群体中,其实并不起眼。

而越是如此,越能激发责任感。在活动发言里,许子东又提到鲁迅,“我们读鲁迅的话,就像他是在昨天说的一样,没有哪个作家能像他这样”,所以,“特别伤心的是年轻人说听到鲁迅就烦。如果这样,那我觉得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

许子东文学课视频

争夺,怎么争夺?许子东觉得“一是我们要做的好看”,二是“千万不能降低自己的学术水准”。如今,市面上能找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不下百种,许子东的这一本又有什么新意?在形式上,他以课堂实录的方式出书,因为对现在的读者来说,从口到文字的“讲稿”要远比“论稿”“文集”易于接受;他在书后放上了直播视频的二维码,“我们的读者看书的时候说不定就累了,或者接下来要吃草莓了,那就开一下,让你的声音在旁边”。

在内容上,他同时介绍和呈现这两种呈对立之势的文学观、价值观,看他的讲稿,会发现他经常讲的是“两边都有他的道理”。著名学者王德威给这本书写了推荐语,第一句就是“最开阔的史观”。

许子东对主流文学史中的一些内容有意见,比如张爱玲至今也未能在权威文学史上获得一章、甚至一节的篇幅。但对于只推重艺术性,对茅盾、巴金等作家大加批评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他也有不同的态度。他特意提到,夏著中有一个核心概念“obsession with china”,中译本把它翻译成较为正面的“感时忧国”,但准确的翻译应是“国家痴迷”,按夏志清的立场,五四这一代作家太为民族的利害考虑,损失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在辨析之后,许子东又表达了自己的选择,让记者的注意力重新从“五四”时期回到了许子东本人:“我总觉得就算是国家痴迷,也好过不痴迷,也好过只为了钱痴迷,对不对?”

延伸阅读

《中国现代小说史》

作者:夏志清

译者:刘绍明 等

版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产生了相当影响,在本书中,夏志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钱锤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同时,其观点和立场也存在不少争议。

对话许子东

读书人不应只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新京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材很多,你的讲述和已有的教材、著作有什么不同?

许子东:这门课和这本书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我希望在中国大陆的主流教科书意识形态,和跟海外对这个主流进行挑战的两种力量当中,寻找一个新的可能性。中国现代文学的使命很重,它承担了构建国家神话的一些功能,所以它是不能随便乱动的。

“重写文学史”说了很多年,也没看到怎么重写过,对不对?到目前为止,钱理群、温儒敏和吴福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还是权威教科书,张爱玲还是其中第23章里边的一节里的一部分,对不对?可想而知它的改变是非常非常难的。

鲁迅曾经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我写文学史的宗旨就是把它反过来说,要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来理解中国人,任何斗争我都以最大的善意,找到他们最合理出发的依据。我这本书里讲到一些争论的事情,比方说梁实秋和鲁迅的吵架,在我现在看来吵什么吵嘛?你们都有道理,文学写阶级,文学写人性,对不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写文学史永远在写今天,全都是当代的问题。

延伸阅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作者: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新京报:你把课堂放到网上直播,是一个很新的尝试。但是现在各种视频音频、包括知识付费的内容都很多,怎样才能让读者愿意来看这样的内容?

许子东:这本书,是我们因偶然的机会创造了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它后面的这个二维码,你拿手机一扫就能马上看到我的节目,一本书附带音频和视频,这在学术书来讲可能是第一次,以后会越来越多。大家平时看视频是没有目标的,一到网上去查,很容易被世界杯什么的吸引了,但手里拿着一本书就不一样,你在认真看这个书,看到中间累了,还有录像给你看。

一方面它是原原本本的、正规的大学课堂,另一方面我们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让它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出版人的任务就是要你跟其他的媒介在争夺读者的总体时间。我们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在这个争夺过程当中,至少不降低我们的水准。要是能做到,我就觉得对得起这份工作,因为一般来说,人们都会认为你必定降低。

新京报:现在大学里的学者多数都不会像你这样,愿意在公共场域发言,参与公共话题,你对此怎么看?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学者可能做些什么?

许子东:现在大学里很多人只顾着自己谋利益,有两件事情都不做。第一件,不忧国忧民。忧什么啊,关我什么事啊,对不对?要我说什么,你怎么不说?第二件,爱发牢骚,不做事。“唉呀,现在没人看书,就追着娱乐节目看,没法救了”,“80后、90后,都是垮掉的一代”……但你有没有想想办法,你有没有做一些事情能够让他们有所改变?一百年以前,就是这个年份,胡适陈独秀他们就是90后啊,他们在搞五四运动,他们就在做国家栋梁。

所以要是今天你说80后90后都没用的话,这个社会就不会有用的了。

所以我觉得要是读书人,面对这么两个大的挑战碰都不碰,只是在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还自欺欺人说我在象牙之塔,写的文章都是一个人写三个人看的那种,然后发期刊、拿项目,这有什么意义?人生就那么短,浪费。 而且,尤其对现当代文学研究来说,不睁眼看着现实,又哪里能做好学问?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记者 李妍;编辑: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梁文道:社会问题需要记住关键词

许子东:中国文学批评从没有这么软弱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