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皮影史学杰】环县: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

2017-06-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史学杰,环县木钵镇关营村史家沟人,生于1880年,夏历五月初一.稍识字,自幼家境贫寒,祖辈以农为业.父亲史占魁,环县道情皮影戏艺人,有较高造

史学杰,环县木钵镇关营村史家沟人,生于1880年,夏历五月初一。稍识字,自幼家境贫寒,祖辈以农为业。父亲史占魁,环县道情皮影戏艺人,有较高造诣,史家班的创始人,在甘肃环县很有影响。

学杰儿时受父辈熏陶,迷于道情皮影戏。他13岁随父学艺,学唱功,练挑扦,一字一句,一招一式,都能刻苦用功,留心记忆。17岁时,初露头角,领史家班。农忙务农,农闲演出,以其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为提高道情皮影表演艺术,他不辞劳苦,奔波于环县东西南北,虚心学习各派技艺,博采众长,弥已之短。

时,环县有徐家、魏家、解家、敬家、许家、段家、苟家等10多个班子。他先后多次搭班求艺,熟悉掌握各派风格,特别是常讨教于道情皮影艺术大师解长春的“四大弟子”敬乃梁、杜民华、韩得芳、魏国诚等。20余岁,他在道情皮影演唱上已有相当造诣,他的唱腔与道白吐字清晰,行腔高昂婉转,人称“铁嗓子”。演技娴熟,生、丑、净、旦皆能演唱。不仅在环县,而且在陇东亦很有名气。

赴京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广大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愈唱愈有劲头。1953年,上级指定他为环县道情皮影戏的领班人,与本县艺人敬廷玺、曹彦清、赵连芳、赵连基5人组成皮影队,随甘肃代表队赴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向首都观众进行了汇报表演。由他主演的道情戏《反天宫》,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灌制了唱片,发行全国。

会演期间,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7年,他二次进京参加了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演出大会。甘肃代表队演唱的陇东道情《二姐娃做梦》,不时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此时正在观看的毛泽东主席让秘书送来纸条,上写:“请将《二姐娃做梦》再演一次,以便重温对陇东的缅情之情”。

看到毛主席的条子,演员们无比兴奋,立即作了重新演出。从此陇东道情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1958年,他受聘到甘肃省陇剧团任教师,同时为有关部门及音乐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不少陇东道情的原始资料。

当年,省陇剧团排演了大型陇剧《枫落池》,于1959年赴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和高度评价。《枫》剧的演出成功,无不渗透着史学杰等环县道情皮影艺人的心血。

-=================

道情皮影是环县独特的民间艺术,是“陇剧”的原形。它根植于大山沃土的深处,在孕育、诞生、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历经几代道情皮影艺人的不断切磋、琢磨,以字正腔圆、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自成一腔,堪称庆阳乃至中国民间文艺中一朵瑰丽多彩、珍奇秀美的艺术奇葩。    

道情是诸多说唱音乐的一种,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出世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因此也叫“渔鼓道情”,其特点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属曲艺范畴。明末清初传入环县后的几百年间,以道教名山兴隆山为依托,经环县民间艺人的艺术实践,逐渐吸收了环县当地的音乐营养,增加了乐器伴奏,融入了一些民间故事情节,久而久之,形成了今天独具风格的环县道情。

皮影本是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一种民间艺术,属剪纸范畴。据《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武帝刘彻的妃子李夫人亡后,帝思念不已,方士李少翁便在夜间灯下设一帷帐,请武帝观看,果然见李夫人姗姗而来,这是关于皮影的最早记载。“仁宗时市人有谈三国者,或采其说如缘节、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国战争之像,至今传焉”。这说明皮影艺术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宋代已十分盛行了。

明末清初,道情与皮影一道传入环县,通过完美地结合,风雨几百年,绵延几代人,特别是经过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的改进和创新,终于有了今天日臻完美的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兴隆山道观的修建和民间的祭祀神灵活动促使了环县道情皮影戏的诞生、成长及最终走向成熟。据《环县志》记载:“环古用武地也”。宋元以来,在同羌、戎、西夏、金、回、满、吐蕃等外族的斗争中,特别是在清初抗击满人的斗争中,当地百姓和一些道教信奉者纷纷走乡串户,用道家的渔鼓、简板相击伴奏,以道情的形式演绎道教故事,宣扬道家思想,鼓动人民御敌保国,捍卫家园,反对异族的侵扰和统治。

在长期的宣教过程中,当地艺人为使道情表演形象化,道情故事更加生动、直观达意,逐渐将皮影引入道情,使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从而形成以道情音乐演唱、用皮影形式表演、曲艺与戏曲兼容的独特民间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自古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生活近乎空白。因而土生土长的环县道情皮影戏一经诞生,立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无比喜爱,显示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皮影戏道具简单,两只木箱一头毛驴就可驮着走乡串户,巡回演出,简便易行,出入方便。

演出人员五六人即可,演出地点也无需排场,在一个聚光收音、宽敞豁亮的农家窑洞里演出最佳。用一盏清油灯(后来用上了电灯)即可搭台,天黑即唱,鸡鸣而止。只要锣鼓管弦一响,十里八乡的乡民便会扶老携幼相拥而来,争相观看。那句“走亲戚毛驴一赶,吃羊肉袖子一卷,心慌了牛窑里一喊”的俗语正反映了道情皮影戏在环县的普及程度和群众的喜爱程度。

长达百余年的艺术熏陶 ,使得环县道情皮影戏造就了解长春、敬乃梁、杜民华、韩德芳、魏国诚、史学杰、史呈林等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道情皮影艺人。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言“看了解长春的戏,三天两夜不想睡”。透辟地反映了环县道情皮影戏奠基人解长春演技的精湛迷人程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环县道情皮影艺人史学杰、敬廷玺等先后两次赴京参加了第一、二届“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受到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热情接见。

1959年,史学杰、敬廷玺等皮影艺人依照道情形式为甘肃陇东道情剧团编排的大型古典历史剧《枫洛池》成了甘肃的代表剧目。

1960年1月,甘肃省委、省政府正式决定以环县道情为基础创立“陇剧”,成为甘肃的地方剧种,填补了甘肃戏曲艺术的空白。

1987年,为庆祝中意建交十五周年,应意大利意中友协之邀,由著名皮影艺人史呈林等6人组成的“中国甘肃民间皮影艺术团”漂洋过海前往意大利,先后在罗马、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等13个城市演出24场,受到了外国友人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来自东方魔术般的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戏终于走向了世界。

1991年,中意合拍的《望长城》电视片中摄取了史家班主史呈林的演出镜头。

199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环县实地拍摄了反映环县道情皮影艺人生活的电影《何班主和他的情人》(又名《神戏》)。

2002年6月,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

2002年8月,环县举办了“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原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92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为节会题了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乔晓光到会并作了题为《中国皮影——人类的文化遗产》的重要讲话,对环县道情皮影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准确定位。

节会期间举行了大型开幕式《环江神韵》演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家协会成立仪式,道情皮影艺术大师解长春纪念碑揭碑仪式,道情皮影艺术表演大奖赛,张也、孙浩等明星大型演唱会,省陇剧团演出,环县籍著名歌手演唱会,环县青年歌手大奖赛,环县皮影文物及民间工艺精品展览,环县经济暨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以及经贸文化交流等20多项活动。

中央电视台七套、十二套和甘肃电视台对节会盛况和相关情况做了专题报道,新华社对外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新闻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商报》都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使道情皮影真正成为环县的亮丽“名片”。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环县为“道情皮影之乡”。

2002年10月,应中央美院之邀,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参加了全国首届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并在北大、清华等8所高校巡回演出,受到了广泛赞誉。

皮影产业开发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近两年来共开发出皮影工艺品两大类(礼品、装饰)22种,制作工艺精细,是馈赠、收藏、室内装饰的高档艺术品,年生产“龙影”牌皮影影件1万件左右,年产值50万元,产品投放市场,供不应求。

同时,还生产了皮影挂毯、服饰、口杯、磁带、光碟、画册、桌历、挂历等相关产品。目前,全县有皮影戏箱底近百件,坚持常年演出的戏班60多个,有8个戏班曾经进京和出国献艺。皮影演出中介机构已成立,与北京中美同济文化传播公司签约,皮影戏班已赴北京、青岛、广州等市演出。环县道情皮影至此登上了其辉煌的舞台,成为推介宣传环县的有效载体,扩大了环县知名度,树立了环县新形象。

为了继续做大做强皮影产业开发的各项工作,环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实施的项目为:规范皮影戏班100家,组建3-5个代表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最高水平的示范戏班;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每两年举办一次皮影艺术节;搞好“中央美院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保护与研究基地”的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