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洙怎么读 古经今读应该怎么读

2017-05-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回望传统,是近年来的一股社会思潮,到了教育体系,就反馈在读经热.最近,南方周末一篇读经少年来信再次引发了议论.这位读经少年算是一个鲜有的例子

回望传统,是近年来的一股社会思潮,到了教育体系,就反馈在读经热。最近,南方周末一篇读经少年来信再次引发了议论。这位读经少年算是一个鲜有的例子,因为母亲强烈抵触现行教育体制,就把10岁的他送进了专门读经而不进行其他任何学科教育的民间私塾。

9年后的今天,少年越来越“焦虑”,因为他逐渐通过“私下”里的阅读发现,不问含义的背诵并非古代私塾的教育方式:读经之前,“必先习小学训诂”。而他的同学们,不少已经放弃了读经,精神陷入了迷茫。——他并没有看到所谓传统文化种子的萌芽。

虽属特例,我们仍旧从中看到了问题。一个人生活在今天的少年,被刻意“嫁接”了古典式私塾教育,实现了“文化”上的穿越后,思想会出现怎样的危机?读经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此读经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读经,可以分开来说。先说读,读不是坏事。朗读和诵读是一种语感训练,对孩子们语文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好处。但凡文章,朗读和阅读效果会有质的不同,发展到背诵,就会有更大的飞跃。即便是成人,看到一些爱不释手的名篇名段,兴致所至愿意背诵下来,也会发现至此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吸收。

但是和现在一些国学大师傅们提倡的死记硬背不同,个人比较认同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这种观点。不求甚解,即便一时所谓“倒背如流”,但记忆也并不持久,因为这只是一种技术上的训练。少年信中提到的放弃读经的同学们,称他们之前所背诵的几十万字早已忘光。本人特注,古代学子毕生浸泡和厮混在四书五经的氛围中,在此没有参考价值。

再说经。朗读背诵既然有助于孩子们的语言文化能力,那读什么?国学师傅们特别推崇四书五经,尤其是让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死记硬背《三字经》《百家姓》这些旧时童蒙教材。他们的重点在“经”,也就是说,他们推销的是“经”,然后才是强调读,让经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无意识,深深驻扎在孩子们体内。

客观说,古典作品韵律性较好,适合启蒙期诵读。但是四书五经的部分思想并不适合于今天,作为成人对传统思想的关照、涉猎、研究可以,但让一张白纸的幼童接触这些,并不健康。

但国学师傅们的说辞是继承传统文化。无疑,今人和传统的断裂确实已深,但继承是扬弃,不是照单全收的接盘。

当我们读台湾作家,哪怕是林青霞这种玩票式准作家的作品,总能找到一种冲淡蕴籍的中国味,从中体会到一种传统文化绵绵不绝的延续,这是令人钦羡的。而在大陆人写作中,处处可见欧化中文,中文被英文绑架得极其厉害,并且受网络文化影响,粗鄙化也很严重。对于一个国族而言,文学和写作失去了自身文化特色,语言发展受外来语言入侵,这并不是文化的幸事。

所以个人认为,在教育体系,尤其是少儿教育中,所谓接近和引入传统文化,应该偏重在文化和文学、礼仪和修养方面,而非落在思想塑造上。而我们的国学师傅们,其用心其实在后者。我总是忍不住叫他们“大师傅”,因为他们常给人半人半仙的感觉,故弄玄虚,言论缺乏逻辑,神话传统文化,把四书五经当成是救世法宝,意图普渡众生,有将传统文化宗教化的嫌疑。

没有完美的主义和思想,更没有无懈可击的文化,这种对传统的“迷信”,本身就是可疑的。

他们意图在孩子们尚未有判断力时,就让他们以诵读方式,让四书五经占据头脑,成为日后思想的“萌芽”,并不开明。也许凡事不到极度,便看不出其真正的性质,这位给南方周末写信的正宗读经少年自身的经历就向我们展示了不顾社会条件而盲目读经的恶果。不管什么样的教育,不问条件,大一统的洗脑,都是不可取,别忘了,因材施教是谁提出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