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曼青的画 郑曼青的徒弟陶炳祥说“松”

2017-12-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太极拳的"松",无处不在,登堂入室,绕不开"松"的门槛,关于"松"的经典言论,更是举不胜举,各尽其妙!我相信每个练习者对"松"的体会

    太极拳的“松”,无处不在,登堂入室,绕不开“松”的门槛,关于“松”的经典言论,更是举不胜举,各尽其妙!我相信每个练习者对“松”的体会也应该是五花八门的,一种体会指导出一种风格,一种理解演绎出一套武学甚或开宗立派!

读陶炳祥先生的“松”论,看会否有所启发?     在先师郑曼青先生门下受教,听他说得最多的,要算是这个「松」字,大抵太极拳以柔克刚的功夫,要先把自己练松是基本的条件,无论学听劲、讲走化,甚至要发挥由脚跟到手指周身贯串的发劲,如果不松就都无从谈起。

郑老师能在毫不用力的情况下把对方很轻易的弹出去,有人说这是内劲,因为并不觉得他在手上用力,其实是他周身贯串发挥的力量,我们与他推手,摸到他身上就像摸到棉花团一样;大概他自己是已经浑身松透了,所以他要求学生,松字是最重要的基本要领。

    我们在他的大著中,对於怎样叫松,如何才能练松?似乎没有看到具体的说明,祗能在平常受教时一点点的去体会,笔者不敏只能从些许体会中去悟出一点道理,可说仅是愚者一得,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就教於同道。

    什么叫做「松」?一般而言松就是不要紧张用力,但它又要求能「听」得住人家。又如何能松得下去呢?习「松」之难,我想就是难在这里。

    个人的体会是要从两方面来讲的:肢体方面的松是要肌肉筋骨完全不要紧张用力,这没有错;精神方面那就有些不同,它当然也不紧张。一般讲精神似乎都是心理和情绪方面的,如果一紧张肢体筋骨也就松不下来;太极拳是讲:神、形、气的,肌肉筋骨,是属於形体方面的,另一面则是神与气,这个神字决不是一般的精神或心理,全神贯注的神是在不紧张也不放弃的状况下存在的,有人说这是意与气的作用,也有人说这是神经细胞敏感的问题。

    要怎样才能练松,似乎很少人专门谈这个问题,松不松在推手中可以得到考验,但决不能从推手中去锻链,基本的训练是要从拳架上下功夫,而且必须熟读拳经拳论等口诀後依著它慢慢地去体会。

    拳经上每一句话都很重要,但并不每一句话都与练松有关;那些话与练松直接有关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笔者以为下列数点很可注意:

    一、 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这几个要领散见於各篇经论诀要中,前辈们用为太极拳架势的基本要领,我觉得非常重要。郑老师不先要求拔背,认为拔背是要气通了以後才能做的,不然反而会做得勉强,影响放松,气沉丹田则为避免故意憋气,特别改为意存丹田。

虚领顶劲的虚领二字特别值得注意,不从虚领二字去体会,颈项容易僵直,整个脊梁也就放不松了。与虚领顶劲相关的另一句口诀是「顶头悬」,虚领顶劲就是以神贯顶,连带的要求是尾闾正中,如此方能使脊梁垂直,圆活自活,是肢体放松的基本准则。

    二、 拳论说「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十三势歌里也讲「若论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是一个练松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愚鲁对于行功心解中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另有别解,如果把这两句话连接起来看,可说即是「以心运身」,拳架的动作是用心来运动,那么,与用意又有什么两样呢?

    说到这里就会连带想到郑老师,常常提示的「太极拳不动手,动手不是太极拳」,这句话应该也是杨门的口诀。但是目前在大陆学杨派太极拳的人似乎知道的已很少,上半年有一位大陆学者来访问,曾对这句话发生怀疑,曾经由中华太极馆的余武男君解释过。

我觉得这是「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最好注明。所谓不动手,第一是手除了要挪动移於一定的位置外,收放进退转折都是跟著腰腿而被被动的。第二是手上不要用力,有些人以为要发挥内劲手上就要表现得有劲,这是不正确。

郑老师常讲,真松透了手要提起来时都好像是很重的,身子在运动时手就像在水中游动一样,空气的阻力自己会感觉出来。这就是不动手,但心意中手的位置、作用、姿势,仍必须全神注意,这都是内心里做功夫的。

    三、 「气如车轮,腰如车轴」、「虚实宜分清楚」、「往复须有折叠」。是放松腰腿状态重要的说明,虚实要分清楚,大家都知道,但要把重心沉入脚心而使胯、膝、跗关节的活动都圆活自然,可能就很容易忽略,其实整个拳架是要由腰腿发挥作用,腰腿不放松,如何能灵活,这要从气沉,把重心沉入脚心,再从「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方式来分清虚实,腿部的折叠是沉落身体重心的最好方式,进退有了转换则虚实就自然清楚,这都要用心意去运作。

    郑老师平常只教人养气,并不教练气,大抵太极拳是要求在很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运动,故意练气都不自然,也就不会放松,所以只要求把气存养於心意之间,等到肢体动作与心意都能协调一致,自然柔和,养气的功夫自然也包含在里边了。

    太极拳无论健身与应用,松柔都是必要的条件,在健身方面说,气血流通的效果,要靠松柔去充分达成,至於应用或推手时要能发挥周身贯串作用,就更须松柔了。这点粗浅的体会,不能道尽太极拳的精髓,是否有当,还请高明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