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健中国水稻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提耐冷新方法 籼粳杂交稻有望稳产栽培

2017-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玉屏在试验田中观察水稻结实情况.浙江科技新闻网10月8日讯(记者 张吉 通讯员 陈登 俞振伟) 金秋九月,对于在田间地头忙活了一年的人们来

张玉屏在试验田中观察水稻结实情况

.浙江科技新闻网10月8日讯(记者 张吉 通讯员 陈登 俞振伟) 金秋九月,对于在田间地头忙活了一年的人们来说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同样,对于中国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玉屏而言,9月不仅仅是迈入实验田最舒适的季节,也是收获科研硕果的时机。

在位于富阳的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实验田里,张玉屏悉心照料着的几十亩水稻即将进入成熟期,有的已经开始“低下了”头。她告诉记者,这些采用大田分期播种精心护理的水稻,对于水稻低温的研究将带来丰富的数据,有望让水稻结实不再害怕低温。

水稻生长对温度敏感 低温极易导致减收

“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广阔,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及水稻种植制度的演变,水稻生产期间灾害也频繁发生。”张玉屏说,水稻对其生长环境温度的要求极为敏感,低温冷害是影响水稻生产和产量的主要灾害之一,开展水稻耐低温的研究极为重要。

民间素有“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的谚语,就是形容水稻抽穗开花期遇到低温减收甚至颗粒无收的情况。张玉屏介绍,在水稻生长阶段,苗期和抽穗扬花期最容易遇到低温。双季早稻播种一般在3月下旬,秧苗生长正值春季天气回暖过程,但气温不稳定,此时极易遇到倒春寒,日平均气温在12°C以下,或在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都会对秧苗生长造成损伤。

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容易遭受寒露风,因低温水稻结实受阻、空壳率增加,也会给水稻生长带来灭顶之灾。

籼粳杂交稻则像一个“混血儿”,遗传了父母的优势基因,具有根系发达、株型高大、壮秆、大穗、粒多、耐肥、高产优质等超高产优势,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我省晚稻的主要栽培品种,但其生育期较长,开花后易遭遇低温风险。因此,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张玉屏课题组展开的“低温诱导籼粳杂交稻颖花不育及其机理研究”,希望为籼粳杂交稻高产稳产栽培和抗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中国水稻研究所位于富阳的试验田

依托耐冷性评价方法 籼粳杂交稻有望实现稳产

为探讨低温对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特性及其影响机理,课题组以浙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甬优系列品种为供试材料,同时以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籼稻钱优2号、中浙优1号、粳稻浙粳88为对照,通过人工气候箱室内盆栽试验和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相结合,开展低温诱导籼粳杂交稻籽粒灌浆结实障碍研究。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课题组建立了耐冷性评价方法,筛选出耐低温的籼粳杂交稻品种,探讨了籼粳杂交稻灌浆结实与低温的关系,探明花后籽粒灌浆发育特性,揭示其耐低温结实机理。

结合浙江水稻种植特征,课题组发现,由于气候多变,生育期又较长,籼粳杂交稻在生育中、后期容易遭受低温等天气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损失。因此他们建议选育的籼粳杂交稻生育期适宜,耐低温性较强,如甬优538等;根据生育期长短,选择适宜播栽期,避开抽穗扬花期期低温。

据悉,这项基础研究的展开能为籼粳杂交稻的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籼粳杂交稻的高产和稳产,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和生产实用意义及价值,将对我省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