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主人是古龙游时县令?探秘浙江考古史上最大古墓葬

2017-06-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古墓发掘历时一个多月,共出土文物包括五铢钱.黄金珠和罍.罐.灯等共计29件. 古墓出土的青瓷堆塑魂瓶,做工相当精致.2010年9月13日,龙

古墓发掘历时一个多月,共出土文物包括五铢钱、黄金珠和罍、罐、灯等共计29件。 

古墓出土的青瓷堆塑魂瓶,做工相当精致。

2010年9月13日,龙游文物部门终于接到了杭长铁路施工方打来电话,获知他们在夏金村方家山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处山包上有几块青砖外露。

自此,龙游方家山古墓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让众人没有料到的是,这些青砖后面所隐藏的,竟然是一座浙江考古史上同期规模最大的古墓葬。为此,2010年12月23日,龙游县文物部门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门在古墓现场,举行了考古发掘成果通报会。

对于古墓葬的价值衡量,只要出土后能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其价值就很高了。该古墓出土的一枚“新安长印”印章,正是属于这样一件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

古墓的“前厅后寝”格局,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民居“前厅后楼”的特点,相当于现实中的客厅和卧室。

东汉文化三国古墓

龙游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总长14.1米,最宽处7.7米。据省考古所专家郑嘉励相告,这是浙江考古史上同时期发现的古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古墓发掘历时一个多月,共出土文物铁器、铜器、瓷器等共计29件。这些出土文物中,有一些是铜钱,上有“货泉”字样。根据史料记载,这是东汉王莽乱政时期第四次货币改制时特有的货币。此外,在墓中后室出土的一枚方桥形纽铜印,尤其引人注目。“这是一枚汉代的官印,印上用篆书刻着‘新安长印’四个字。据史料记载,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太末县(也就是今天的龙游)下曾分设一个新安县,但新安县的存在时间只有88年,到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就改名为信安县了。”

黄国平告诉记者,古墓里面呈现的是东汉文化,墓葬时间则是在三国时期。根据古墓的形制格局和出土文物来看,目前可以初步判定,墓主人所属朝代应该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公元192年-280年间的一名县令。

关于古墓葬的价值衡量,只要出土后能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其价值就很高了。而该古墓发掘中,出土的一枚“新安长印”印章,正是属于这样一件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尤显珍贵。

“这对于龙游的地方史来说,其意义是填补了一处空白。”据黄国平查资料得知,无论是《龙游县志》、《浙江省志》,还是其他一些地方性史料上,对浙西一带的汉代人物记载都很少,此前龙游县内有资料可查的同时期历史人物,就只有龙丘长一人(也是东汉时期龙游地界上的一位县令)。

在外为官?本地县令?

那么,根据出土的“新安长印”印章来推断,墓主人当年是不是就一定是在龙游为官的呢?

黄国平告诉记者,根据古墓葬的规模来判断,墓主人当时的地位等级应该是比较高的,可能是当时新安县比较有作为的一任县令,也可能是在88年龙游新安县时期内的首任县令。

但在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也存在。

据资料,公元192年-280年间,中国除了当时的龙游地界外,共有四个地方名叫新安。另外三个分别在中原河洛平原的洛阳附近,至今还叫新安县;广东一带有一个新安县;徽州也有一个新安家族。

再从古墓葬本身来看,该墓所在地,很可能是一处家族墓葬区。与其相距20米左右共有四座大墓,结构相同,朝向也相同。另外三座古墓,由于历代多次盗掘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挖墓砖成风,目前已仅存部分墓底砖。

既然如此,墓主人出任县令的地方,就不只一种可能了。他有可能在这四个地方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任县令,而他的老家则是在龙游。游子在外为官,死后魂归故土,这也正是中国人对乡愁的一种典型表现。

“用严谨的考古学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应该是一件不能定论事情,上述两种情况都可能存在。”黄国平觉得,在时间上,这毕竟已经相隔了大约1800年,对于古墓内外许多东西的判断,后人能做到的只能是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和相关学说,进行假设推测,无法下定论。

黄国平也曾尝试从史料中去寻找有关墓主人的记载,可惜毫无收获。“对于龙游地方史料来说,该古墓的发现是补充一段历史。目前,墓主人的姓名我们还不知道,只能以后去慢慢发现。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会通过多种方式,把这个人物写进龙游的地方史料里。”

坐南朝北盗洞留猜想

四座古墓朝向都是坐南朝北,这也是方家山古墓群另一处值得细说的地方。

按照古人一般的风俗习惯,墓葬朝向都是朝南的,而这里却恰恰相反,且还是整个家族墓群都是如此。对此,黄国平猜测可能有三种可能:一是墓主人比较崇尚《周易》,为自己选择墓址时讲究前有水,后有山,就像现在这座古墓,前面不远处是衢江,后面背靠的是方家山;二是个性化的选址,完全根据墓主人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地势开阔的地方,不喜欢缩在小山窝里,希望面朝一片开阔地(金衢盆地),表示正对着自己所治理的一方百姓;三是根据古墓群家族长者的生辰八字来选址。

具备一定规模的古墓,下葬后往往会遭遇盗墓,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也不例外。时至今日,经过盗墓人洗劫的古墓,最初究竟有多少随葬品,我们已不得而知,不过历经千年后,盗洞却依旧可以辨认,人们的猜想也随之而来。

根据外观来看,盗洞有明显的修补痕迹。那么,修补盗洞的人究竟会是谁呢?有没有可能是盗墓人自己把盗洞修补起来的?古时候盗墓之风如此盛行,其中有奉行“盗亦有道”信条的盗墓者存在,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黄国平认为,盗墓人在洗劫完墓室后,再把盗洞修补起来,其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机会不大。另一种更大的可能是,墓主人的后人发现墓葬被盗后,组织人对盗洞进行修补。而这种可能所需满足的条件是:该墓在遭遇盗墓人后,墓主人的后人依然家道兴旺,居有定所。

殡葬文化文明痕迹

“上述虽然都只是我们的猜测,但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殡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国平说,现代人之所以会对古墓那么感兴趣,就是因为在这种文化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暂时无法解释清楚的。

从历史价值来说,中国古代的殡葬文化也是保存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如果没有不断发掘的古墓葬为现有的历史做补充,我们的历史将会很单薄。”黄国平说。

比如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的发现,对于龙游地方史来说,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填补了龙游境内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文化的空白。还有,如该古墓出土的两枚削,长约15厘米,外形有点像现在的小刀,这是古代文化人随身携带的文具,用来削刮修改竹简上的错字。《三国志》里写到,在袁绍威逼下,一位大臣乘上厕所的机会自杀,用的也是这种削。

出土的其他文物中还有如一件青釉瓷罐、3颗穿孔纺锤状黄金珠,一些五铢钱和罍、罐、灯等。这些东西,有的是我们的现代文明能够理解的,还有一些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不过无论如何,这些都是人类一路走来的文明痕迹。

形制格局媲美皇族

从方家山古墓群1号古墓的形制格局来看,“前厅后寝”的格局,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民居“前厅后楼”的特点。古人相信人死之后也要生活,所以墓室内有前后室之分,相当于现实中的客厅和卧室。黄国平介绍说:“那时候孝顺又有钱的子孙,会在长辈的客厅里摆满储存粮食的器皿。他们守孝,有时候一守就是几年。”

除此之外,1号古墓的规格之高,还在于整个墓葬的外围都用白膏泥修筑起了一圈围墙,为墓主人构建了死后的一片天地。白膏泥可以起到密封防水、防腐蚀的作用。“这也说明墓主人的地位等级一定不低。要知道在等级制度鲜明的封建社会,一般庶民下葬,不论你再如何富甲一方,也是不能在墓室外围修筑围墙的。”龙游县博物馆副馆长朱土生说。

朱土生推算1号古墓的修建过程,应该是先在这座山上挖一个大坑,把墓室的位置结构全部规划设计好,再用白膏泥做围墙,一层层向上施工,接着才是建造墓室,泥土回填。“这里没有发掘之前,是一个小山包,古人清明祭祀时,每年都要在墓的顶部填土,所以山头越填越高,据附近村民讲,这里原先土堆有三四米高。”“还有,像墓室里的地砖、券顶,都有三层,非常结实。其建筑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其规格可以跟一些北方皇族的古墓葬相媲美。”朱土生介绍说。

新闻延伸

古墓的种种不确定答案,我们可以留待日后慢慢论证,但眼前的有一个问题却已刻不容缓。

历经千年的沧桑,古墓本身已经遭到了破坏,再加上发掘后的雨雪天气,墓前室的拱顶已经坍塌了一部分,如今,怎么保护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考虑到铁路施工要继续进行,我们计划对古墓采用留一半移一半的保护方法。即:前厅部分进行异地保护,后寝部分进行就地保护。”黄国平说,接下去的工作还要把古墓葬的文本资料做整齐做完整,先申报县级文保单位,后在十二五计划之内争取申报省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