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巧茹的歌 陈巧茹的思凡 陈巧茹——生活在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一)

2017-07-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篇关于著名川剧演员陈巧茹的采访稿选自<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这是她的亲身经历.采访稿的第一部分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下,陈巧茹女士

这篇关于著名川剧演员陈巧茹的采访稿选自《我的三十年·百姓影像》,这是她的亲身经历。采访稿的第一部分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下,陈巧茹女士选择学习川剧的原因和早期的学戏经历。

一:学戏是为了走出来

易鸿(以下简称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年也是川剧的复兴之年。酷爱川剧的邓小平于1978年春来到成都,点名要看川剧传统戏,禁锢多年的传统戏曲随之再次进入大众的视线。那时,你还是个小姑娘吧?

陈巧茹(以下简称陈):1978年我才11岁,对国家大事没有什么概念。我出生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叙永县,人称“鸡鸣三省”的地方。我父母都是县川剧团的演员,虽然我骨子里很喜欢跳舞,但是我们那个小县份可供选择的很少,生活中唯一能接触到的表演只有川剧。

当时,我们那里很闭塞,交通不方便,连电话都很少见,不像现在,有那么多渠道可以接触到国内外各种艺术门类,电视、电影、DVD什么都有,所以那时我没有什么选择。1979年,12岁的我考入县川剧团,开始学唱川剧。

易:因为你父母都是川剧演员,所以你才喜欢上川剧的?

陈:没有,没有。其实,当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有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出去,从这里出去。我有个姐姐,当时学生毕业都要“上山下乡”,姐姐被送到偏远的农村支边去了。我不想去乡下,那就一定要学到一门手艺,只要会唱戏,就可以不到乡下去。

就是这么一个单纯的想法。进了叙永县川剧团,就跟老师学唱戏。那时没有什么川剧学校、舞蹈学校之类的,都是老师带学生。我很幸运赶上那个“拨乱反正”的年代。1978年春,邓小平点名要看川剧传统折子戏,在成都市金牛坝省委招待所的小礼堂,一连三个晚上看了《拷红》《乔子口》《迎贤店》等十三出川剧传统折子戏。

之后便提出文艺上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能让全国人民只看“八个样板戏”。

所以传统戏曲一下子解禁了,什么“帝王将相”啊,“才子佳人”啊,都可以演了。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社会上“破四旧”,剧团里的戏服,绣有龙的袍子,都被剪碎烧掉了。解禁后看的第一出传统川剧是《林冲夜奔》,觉得好漂亮啊,唱腔太美了。

演员穿的戏服,白色的袖子为啥那么长呢?那时才知道川剧的传统戏是什么样子。我从那时起正式踏入了川剧这一行。“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剧团只准演样板戏,什么《红灯记》啊,《奇袭白虎团》啊,所以剧团里基本上都是老演员,没有年轻演员,年轻点的演员都是从“五七干校”招来唱样板戏的,根本不是从小娃娃开始培养。

传统戏曲解禁后,不管四川的还是全国其他省市剧团,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都在大量招收年轻的戏剧演员,现在全国每个剧种,秦腔、晋剧、越剧、黄梅戏的领军人物,都是那个年代招进剧团的,现在都是剧团的台柱子。

易:进入县剧团后,学戏很苦吧?对一名戏曲演员来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陈:因为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我顺利地考上了叙永县川剧团。从12岁到16岁的几年时间里,就在安县、荥山那些地方演,一年四季都在演,有时候一天演三场,铺盖、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带起,还带一张钢丝床。就这样,一直到16岁到了成都。

那几年给我打下了非常好的表演基础,生活虽然非常辛苦,但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戏曲对演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不像舞蹈,主要看你的身段长不长,柔韧度好不好;也不像唱歌,主要看嗓子好不好。戏曲演员不仅要唱,还要会表演,唱、做、念、打样样精,需要很高的天赋。

(陈巧茹停下来笑着说,我是跳跃思维,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实际上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了,要跟上她的思维不是件容易的事。)说真的,培养一个戏曲演员非常不容易,现在,戏曲演员奇缺。

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演出开始与经济挂钩。因为戏曲演员付出多,得到少,家长都不愿意把娃娃送来学戏。很简单,现在很多父母送娃娃去学跳舞,学一年出来就可以跳群舞,一次可以挣两三百元,跳得好的可以领舞,挣得更多。

戏曲演员学一年根本不可能出来,基本功至少要学三年,不仅要练嗓,还要学表演、学文化,还要靠剧团老师慢慢带出来。戏曲,大家都知道是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但是,与其他表演门类相比,它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比如歌星,一场表演下来的收入比戏曲演员的要多得多。所以要培养一个戏曲演员很难,第一要花长时间培养,第二学的人少,第三还要看你对戏曲的热爱程度,你是否心甘情愿地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