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北京大学 【北京论坛2009学者专访】张旭东:反思中国文化的“安全地带”

2017-1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北京论坛2009学者专访]张旭东:反思中国文化的"安全地带"北京论坛(2009)11月7日上午,2009北京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京论坛2009学者专访】张旭东:反思中国文化的“安全地带”

北京论坛(2009)

11月7日上午,2009北京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分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八会议室继续进行,议题为“危机语境下的跨文化对话及意义”。会上,来自纽约大学的张旭东教授发表了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认同之关系:几个概念的辨析”的演讲。茶歇时间,张教授欣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您如何看待“跨文化对话”的意义?

张旭东:我1986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后来到美国从事东亚文化与比较文学的研究,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语境的对照之下进行跨文化交流,这是十分必要的。就我所从事的东亚研究学科而言,我们需要探寻的是:世界注视下的东亚是怎样的?东亚在经济、尤其是体制上的独特性是如何生成的?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以“此”来压制“彼”,或者分出轻重优劣,我们的终极向往是达成一种世界性的共识。

因此,我非常乐于参与到北京论坛的活动中来,我们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促成世界的和谐。

当然,这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话条件的便利。我大四的时候开始翻译本雅明的著作,那时所进行的“跨语际实践“是相当困难的,相比之下,当代学者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理论旅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跨文化对话”广泛普及化、日常化。

记者:为何要在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

张旭东:在我看来,似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反思的一个“安全地带”,人们对它总是满怀乐观与褒奖。我们总是在对当下的文化危机进行各种批驳,却恰恰容易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审度。中国的文化应该是多种传统共同汇成的,它不应该只有一种传统。

例如:古代的儒家学说却常常强调树“正统”,这便是以偏概全、以一易多。用所谓的“正统”来压制多种传统,这是一种“话语暴力”,是很不可取的。同样地,以“道统”或者“法统”来进行话语统治也是不合理的。

当然,令人颇感欣慰的是,本届论坛的学者们都表示要避免这种“话语暴力”。正如Isabelle Rabut教授指出的“智慧不应成为竞争对象”一样,交流的目的不是我战胜你,或者你战胜我,而是共同的和谐。

记者:您出生于北京,又在上海接受教育,后来前往美国,相信您对京沪双城一定有自己的体验。学者李欧梵曾将这一中国的“双城记”作为现代性研究的重要议题,那么,您如何看待跨文化语境下的两种城市文化?

张旭东:北京是政治与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北京更具本土性,上海相对国际化……如果对两个城市进行这样的对比,那恐怕是不胜枚举的。传统观念认为,上海比北京更具“现代性”。然而,从我的个人体验来看,在当代语境之下北京是比上海更加“现代”的。

对于这两种城市文化,我们的确需要重新进行反思。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工业化与都市化好比是一条光线,它在北京发生了“折射”,而在上海却是“直射”。北京处于皇城根下,它的城市心态是“玩”,因此,它会把工业化与都市化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一个部分。

上海则表现了对国际化的过度关注,它的城市心态是“太在乎”,这使得它太像外国了,甚至会暴露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合。当然,换个角度来说,海外汉学界的“上海热”也恰恰是缘于它的国际性。在外国人眼中,上海作为“前租界”是不需他们提前适应的,在那里,他们如鱼得水、生活惬意。这些应该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