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思光新儒家 百年新儒家思潮评述

2018-0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个时期的新儒家大概可以分港台和大陆两部分来表述.先说港台.港台新儒家的代表是徐复观.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1949年后钱穆.唐君毅到香港

这个时期的新儒家大概可以分港台和大陆两部分来表述。

先说港台。

港台新儒家的代表是徐复观、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1949年后钱穆、唐君毅到香港建立新亚书院,方东美、徐复观、牟宗三到台湾东海大学教授中国哲学。方东美(1899.02.09—1977.07.13),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安徽桐城人。

方东美受柏格森哲学影响很深,致力于会通儒释道。他曾说:"我的哲学品格,在儒家的家学传统中形成;我的哲学秉性,受到道家精神的陶冶;我的哲学灵感,来自佛学的启示;我的哲学方法,则经由西方哲学训练而来。"

徐复观(1903.01.31-1982.04.01)原名秉常,字佛观,湖北浠水人。

唐君毅(1909.01.17—1978.02.02)学名毅伯,四川宜宾人。

牟宗三(1909.06.12—1995.04.12)字离中,生于山东栖霞,祖籍湖北公安。

这三位都是熊十力的弟子。唐君毅讲道德自我之建立,牟宗三讲认识心之批判,徐复观更另辟蹊径,在义理与考据、学术与政治之间。1958年元旦,这四位学者联合发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宣言》,虽在当时未受注意,但后来却被视为当代新儒家开创的标志。

宣言提出"三统"之说——中国文化有自己的"道统",道德心性必须加以肯定;但"学统"有所不足,必须吸纳西方客观的学术;"政统"更是缺乏,如牟宗三所说,中国传统只有治道,没有政道,必须吸纳西方民主的架构。

但西方文化也有其局限,可以向中国文化学习、吸收:(1)"当下即是"之精神与"一切放下"之襟抱;(2)圆而神的智慧;(3)温润而测怛或悲悯之情;(4)使文化悠久的智慧;(5)天下一家之情怀。

宣言由本土的立场吸纳了一些普世的价值,拒绝一切跟在西方后面走,可谓有卓识。

接着我们来看大陆。经过了建国、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等等一系列政治革命、社会改造和文化革命,儒家面临着第三次严重的冲击和挑战。旧的、以宗族为中心的乡村秩序不复存在。因此有的学者就说,儒家所有制度性的基础都被斩断、拆解了,失去了这些基础以后的儒学已经变成了一个游魂。

如果看这个时期熊十力、冯友兰等几位思想家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这是现代儒学调适的阶段,有一个吸收社会主义的面向。这一时期大陆做哲学研究的学者,如张岱年、冯契、邓艾民等,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于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哲学进行了重新解释。虽然不乏意识形态色彩,但不失为一种儒家现代化的新的尝试。况且在梳理古代文献取得了一些成绩。

正像李泽厚所讲,儒家不仅仅是一套经典的解说,它同时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当一切制度的联系都被切断,儒家就变成了一个只活在人们内心的传统。其实相较知识阶层而言,儒家可能更多存活在百姓心里,因为知识阶层内心受到西方文化的侵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