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秦军 巨鹿之战 秦军败北?难道大秦真的不堪一击?

2018-08-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爆发,秦将王离.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被项羽率领的联军先后击败,二十万秦卒最后被坑杀.此时,刘邦趁势进入关中,灭了秦朝,一个铁血王朝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硝烟里.大秦从一个周时期西部边陲小部落成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历经几百年的奋斗,才有能力使自己有了傲视群雄.争夺天下的资本,最后在嬴政的最终努力下灭了六国,结束了天下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天下一统.但却在之后短短的十五年里被地方的反抗势力所击败,让秦的统一迅速流产,这样的政治悲剧不得不让人遗憾和不解.巨鹿之战秦军 巨鹿之战 秦军败北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爆发,秦将王离、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被项羽率领的联军先后击败,二十万秦卒最后被坑杀。此时,刘邦趁势进入关中,灭了秦朝,一个铁血王朝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硝烟里。

大秦从一个周时期西部边陲小部落成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历经几百年的奋斗,才有能力使自己有了傲视群雄、争夺天下的资本,最后在嬴政的最终努力下灭了六国,结束了天下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天下一统。但却在之后短短的十五年里被地方的反抗势力所击败,让秦的统一迅速流产,这样的政治悲剧不得不让人遗憾和不解。

巨鹿之战秦军 巨鹿之战 秦军败北?难道大秦真的不堪一击?

巨鹿之战,秦军败北,难道大秦真的如此羸弱,不堪一击?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历史总是给后人留下很多疑惑,因此也就让感兴趣的人对她充满好奇,然而拨开层层迷雾后,真相未必是我们所了解的那样。我相信多数人对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过程是从历史教科书中获得的。教材对于历史进程的描述总是零散的,甚至是只言片语的,因此我们很难通过历史教材对于秦的灭亡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

巨鹿之战秦军 巨鹿之战 秦军败北?难道大秦真的不堪一击?

历史教材中对于秦的灭亡,把主要原因归咎于秦的暴政,对于秦朝建立后的发展乃至灭亡历程描述并不多。而对于始皇统一后的主要政策也无非就是我们所孰知的那几条,这些几乎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却对秦焚书坑儒、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描述的较为细致。

巨鹿之战秦军 巨鹿之战 秦军败北?难道大秦真的不堪一击?

前后一轻一重如此明显,对于秦统一天下的功绩很是惜笔,但对其苛政却大书特书,既没有做到足够的客观公正,也没有交待出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因此也就明显有失偏颇,给人造成了秦的灭亡几乎全是因为暴政的缘故。

秦朝灭亡,陈胜吴广起义是最直接的导火索,这可能是很多人的直接印象,虽然起义覆灭,但意义却极为深远。而教材对于巨鹿之战的描述中,重点刻画了项羽的英雄形象,他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阻断联军的退路,将士们英勇拼杀,终于打败秦军主力,以少胜多,近乎完美。但对于双方军队的构成及来源的分析则几乎没有。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的联军英勇顽强、不畏牺牲是不可否定的。一方面是项羽阻断了联军的退路,联军只能向前不可向后;另一方面是联军的战斗力较强,一路披荆斩棘,直到和秦军主力相遇。这些是我比较认可的,但对于秦军实力不敌项羽联军,且胆小怯战的批评则是断不能接受的,这也经不起历史的推敲。

项羽的部队多数是其族人和六国贵族的残余,他们本身就和秦军有血海深仇,所以他们反秦的目标是一致的,意志也是坚强的,他们会尽全力给来犯的秦军予以痛击。所以无论是从战役的准备层面还是军队的心里层面,灭秦的动机是非常强烈的,毕竟他们认为天下苦秦久矣。

反观秦军,他们的歼敌的意识和勇气都是不够的,宦官当政,秦将在朝廷并不受待见,所以秦军的多数人实际可能并没有站在维护秦利益的一面,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秦统一的受益者。项羽胜利不是因为联军非常强大,而是因为敌军内部并不团结,且综合实力不济,事实是他并没有和秦真正的主力精锐交战,所以胜负是非常明显的事了。

秦军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能灭六国就是其实力的最佳证明,但为何还会败呢?我在上面简单的分析了一下,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秦军的情况。秦国在战国后期虽灭六国,但自身也有一定的牺牲,连年的征战使得民疲兵乏,所以即使统一六国后,战斗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削弱。

于民于兵而言,多少是有些厌战心里的。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更为要紧的是,一统之后,士兵并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修整,就又走上了了对外征伐的道路。北击匈奴,秦军去了30万精锐,开发岭南又去了50万秦卒,可以说秦军的主力悉数外派,这就造成了中央后备力量不足,防守虚弱的后果。所以一旦生变,情势危急,秦帝国是没有多少闲余的力量可以镇压。

刘邦入关时,好战的关中人没有采取多少反抗措施,就是秦中央政权极为虚弱的证明。而同年的项羽杀了宋义,领兵渡河,与秦军在巨鹿相遇。陈胜吴广起义时,中央无兵可派,只能依靠章邯带领的20万刑徒,而这些人多数是修建骊山宫殿的罪犯,所以他们与项羽部相遇时,怎么可能死心塌地的为秦卖命,临阵倒戈恐怕是最好的出路。

因此,即使秦卒号称20万,却多为乌合之众,没有久经沙场的老秦军所具备的强大的战斗力。如此一比,胜负高下立判,还有什么悬念呢?

但是如果项羽与秦军真正的主力相遇,那么项羽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即便他个人能力很强,也难以扭转整个局势。我们说时势造英雄,英雄对于时势的走向有巨大的影响,但却不能起到决定作用。战争的胜败是是敌我双方综合实力的比拼。

如果此时秦军胜了,那么历史极有可能改写,虽然秦朝灭亡是迟早的事,但是如果没有时机,那就另当别论了。没有赵高、胡亥的秦朝,子婴为君,或许还能有所作为,力除苛政、与民休养生息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子婴当政,绝对比胡亥对秦帝国有利,这样一来,即使秦国会灭亡,那么也会是之后的事,至于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历史从来没有假设,子婴没有帝国大厦即将倾覆时力挽狂澜的政治才能,即使他有心,也终究不能与一个时代相抗衡,一人之力,终究回天乏术。所以,王朝更替、历史兴衰就成了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