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起兵 刘禅真的扶不起来么?——为蜀汉后主刘禅平反

2018-04-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注:以下言论皆为引用正史及裴注所表达的个人观点,不夹杂<三国演义>等小说家言.对于蜀汉后主刘禅的评价历来是在中国社会有非常大的争议.有人说刘

注:以下言论皆为引用正史及裴注所表达的个人观点,不夹杂《三国演义》等小说家言。

对于蜀汉后主刘禅的评价历来是在中国社会有非常大的争议。有人说刘禅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也有人说刘禅是“韬光养晦的高手”…究竟哪一种评价才是最合理的?或者能给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刘阿斗,我个人认为这是个难题。

我搜集了许多资料(主要限于正史《三国志》,其他野史、传记、小说、传闻等不足取信)希望与大家一起研究,共同探讨。

首先在这里表明一下我个人对后主刘禅的一些看法和评价:我个人认为后主刘禅是一位“守成之君”,不过蜀国却是最后断送在他的手里,这让读者朋友们几乎很难接受,但是我还是想为这个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我个人是奉蜀为正朔)说句公道话:“蜀汉之亡非禅之罪也!”那么,刘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从陈寿的《三国志》中找到了几条证据来证明其并不像千百年来后世人们说的那么窝囊。

第一,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记载了刘备病故前给刘禅下了一道遗照,里面记载了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智量甚大”四个字。这个观点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也引用过。我认为也比较可靠。

第二,就是陈寿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备的评价相当高,如果刘禅是个昏君的话,陈寿肯定要在刘备的传中表示一下惋惜之情,但是自始至终陈寿都没有提到,说明在陈寿的眼中刘禅可能在某一方面是可以和刘备相媲美的。但是我认为陈寿还是很公平的评价了刘禅的一生。在《三国志.后主传》当中,陈寿就给刘禅“对半开”的评价。亡国之责虽然不能逃避,但是陈寿还是含蓄的夸奖了一下刘阿斗: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

第三,在《三国志.后主传》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刘禅有什么负面的不良事迹。相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大赦”、“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等字眼。我统计了一下,从公元223到公元263年刘禅在位的41年当中,大赦就有十三次。这也是最后刘禅的庙号追认为“仁宗”的原因。(注:刘禅的仁宗庙号是西晋末年匈奴族首领刘渊追谥的)

第四,蜀汉建兴五年春三月,诸葛亮出屯汉中,临行之时后主给诸葛亮下了一道诏书,这封诏书的语言措辞都不像是一个昏君或者是一个弱智的口吻,刘禅在这封诏书中列举了很多古代战事攻伐的策略和用兵之道,并且委婉的告诫“相父”不要穷兵黩武…这篇诏书比较长,是记载在《诸葛亮集》中的,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看。

第五,就是在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我发现蜀国国内的少数民族反叛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诸葛亮执政时期,而且规模都比较大;但是在刘禅当政时期就只有过两次“汶山平康夷反”和“涪陵属国民夷反”的记载,而且是一笔带过,可见刘禅的治理国家还是有很大效果的。不仅如此,像羌族、胡人等西北少数民族的归附也都是在刘禅亲政之后。

第六,看刘禅处理的几大人际关系,他和“相父”诸葛亮的关系首当其冲,但是刘禅是怎么对待诸葛亮的呢?若即若离,充分信任。因为刘禅知道诸葛亮是十分勤勉的,对于自己和蜀汉政权绝对忠心耿耿,而且诸葛亮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所以在诸葛亮执政的“诸葛亮时期”刘禅可以完全不过问政事,可以“放心”的把“蜀汉政权的权柄”全权交给相父诸葛亮来料理。

另外还有就是在对待魏延、杨仪、姜维、费祎、蒋琬、夏侯霸这几个人的态度上,可以看到刘禅正逐渐从一个“政治青年”走向一个“政治老手”的过程。

在对所谓的“魏延谋反案”的事件中,刘禅应该是骨子里倾向于“赞同”魏延的。《魏延传》中记载了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说的一句话“丞相虽亡,吾自见在。

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耶?”这话说得对么?我认为是对的。不仅对,我认为刘禅应该也是支持魏延继续担当北伐的最佳人选。这点从杨仪追杀魏延后刘禅对魏延的死还是表示出了自己的道义和良心:赐魏延棺椁厚葬,这说明刘禅此时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蜀汉政权一把手,尽管此时诸葛亮的余威仍在。

其二是处理杨仪的事情时,刘禅丝毫没有对这位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做出什么非常优厚的任命,不仅架空了“夷延三族”的始作俑者的荆州派元宿杨仪,而且在杨仪、费祎和蒋琬之间搞平衡,甚至让他们互相牵制对方。

这可能是基于对诸葛亮大权独揽十一年来所积累的深刻认识。在赐死杨仪之后,刘禅马上任命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又任命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这样巧妙的政治安排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也不像一个弱智人的安排。

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能够解释:就是刘禅在诸葛亮当政时期一直是在韬光养晦、装疯卖傻,充当一个提线木偶和橡皮图章的性质。最后就是在对待姜维和魏国降将夏侯霸的问题上,再次证明刘禅是一个精明过人的“理性统治者”。

面对蜀汉的国防力量和军事地形,刘禅从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体会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蜀汉政权只能发愤图强,偏霸一方,要是想做到”以一州敌华夏”是不可能的。

所以对于姜维的“九伐中原”刘禅暗地里是不赞成的,但是有合适的机会还是要放手一搏。但是连年用兵导致蜀汉政权经济匮乏,国库空虚这是姜维一帮武将可能没有注意到的,他们知道的就是“武侯遗志,恢复中原”。

所以刘禅面对姜维这种木讷的大将军只有诱导,让他主动放弃北伐,可惜姜维受武侯的影响太深了,到蜀汉灭亡这个志向都依然没有停止。最后就是后主和夏侯霸的关系。延熙十二年春正月,魏国政变,魏大将军曹爽被司马懿诛杀,右将军夏侯霸当时自陇西逃往蜀国,刘禅得知消息后,派姜维率领五千“无当飞军”沿途接应。

后来夏侯霸来到成都,后主用巧妙地一句话:“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给遮盖过去了,而且和夏侯霸攀起了血缘关系,厚加爵宠,并且在夏侯霸死后追加了谥号,给予极高的荣宠。

第七,在蜀汉亡国之后,刘禅一家迁徙到洛阳,在魏帝所下达的敕封刘禅为“安乐公”的诏书中也对刘禅的评价极高。当然里面可能会有谯周从中斡旋的结果,不过我本人对谯周没有什么好感。在“封公”的诏书中,魏帝评价刘禅“恢崇德度,深秉大正”可见刘禅的为政之道就连敌国都是看在眼里的。

至于后来在酒宴之上司马昭询问刘禅的“安乐公,颇思蜀否?”虽然刘禅把对他最为忠心的郄正给“出卖”了,但是却安然的保全了自己的下半辈子,最终最为一个亡国之君善终于敌国,这是历史上非常少见的。

相比较晋灭吴之后对孙吴皇帝孙皓的待遇就完全不能和刘禅同日而语。在敕封孙皓为“归命侯”的诏书中简直就是在或明或暗的批判孙皓误国误民,而且孙皓归降后只是封了个侯爵,而刘禅投降后却是封公爵。这就是明显的差异。

第八,纵观整个三国时期(从魏国曹丕代汉称帝到晋灭吴这将近八十年时间内)后主刘禅的在位时间也是所有三国统治者里时间最长的,整整四十年。要知道蜀汉政权实际上只是一个州,就是益州,可是在蜀国的一批优秀的领导者先后去世之后,蜀国依然凭借着“地利”(三江之固)“人和”(蜀国是由三股政治力量所组成的统治阶级:诸葛亮代表的荆州集团,李严代表的东州集团和以谯周代表的益州本土势力,这三种政治力量在诸葛亮去世时已经火并了数次,其中比较大的就是“李严被废”和“魏延谋反”。

但是在后主亲政时期仍然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保卫蜀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存在了将近三十年。

综上所述,我认为历史上真实的蜀汉后主刘禅并不像现在人们想的那么“弱智”,而是有一定头脑,一定政治手腕的精明领导人。诸葛北伐病故后,蜀国国势日趋衰落,面对诸多方面的压力,刘禅依然让已拥有一州之地的蜀汉偏霸西南达三十年之久,这样的贡献我们还应该再指手画脚的再说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