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俪生江隆基 教育家江隆基四兄弟的人生之路

2017-06-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江伯玉.江隆基.江肇基.江弘基四弟兄是陕西省西乡县柳树镇白杨村江家老屋人,恰与博主巴山野人同村.巴山野人幼年时就多次见到过长胡子老

     江伯玉、江隆基、江肇基、江弘基四弟兄是陕西省西乡县柳树镇白杨村江家老屋人,恰与博主巴山野人同村。巴山野人幼年时就多次见到过长胡子老爷爷江伯玉,聆听外公刘泽民讲述他与江伯玉的往事。

大学时代,又去陕西师范大学拜访过江弘基老人。江家四弟兄是家乡人的骄傲,但巴山野人却对他们四兄弟的生平知之甚少,适逢汉中市档案局沙建国为《汉中日报》百姓周刊撰写了《教育家江隆基四兄弟的人生之路》,细读后转抄在《巴山飘雪》博客上,以供收藏。

                 教育家江隆基四兄弟的人生之路

                    沙建国

    江隆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老家在西乡县城西南的白杨沟。江隆基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二。民国年间,江隆基四兄弟全都上了大学。这在当地,成了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

   江隆基的父亲叫江廷瑜。江廷瑜早年失去父母,寄养在姨母家。由于生活窘迫,很小的时候就随大人去谋生,做小商贩生意。后来家境渐渐殷实起来,开了一家叫兰芳的点心铺,在当地成了小康人家。

江廷瑜厚道耿直,重视教育,有了钱,既不买田置地,又不修房盖屋,而是一心培养儿子们读书。他的四个儿子全都大学毕业,其中两个先后去国外留学。江廷瑜的妻子勤俭持家,善于理财,但不幸过早病逝了。解放后,当地政府认为,江廷瑜以前没有做过什么损害百姓的事,属于开明绅士;解放后又能靠拢政府,在当地有一定声望,所以,先后推选他当西乡县人大代表、土改委员会委员、县政协委员等。

江廷瑜除了有一女儿很早出嫁外,四个儿子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百岁老人江伯玉

   老大江裕基(又名伯玉)生于1903年,1923年考取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官费生,获法学学士学位。1927年下半年,他动员老二江隆基到东京学习深造。江裕基当时在政治上是比较进步,曾和江隆基一起翻译过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经济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者的批判》等著作。

1929年,他们在东京参加反日游行示威时被捕,接着被驱逐出境。1931年,江裕基与上海地下党的同志创办申江书店,编辑出版《中国近代史》等书籍,销售大量红色书籍。

1938年,江隆基去延安后与哥哥断绝联系。1946年,江隆基从延安新华社《参考消息》上得知江裕基加入国民党,并参与了伪国大竞选等活动。

解放后,江裕基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期间,接受历史审查,公安部门对其大哥江裕基(江伯玉)20世纪90年代于西乡予以宽大处理,其后他在陕西蒲城县、蓝田县、西乡县等地教书。“文革”期间,已年近7旬的江裕基在西乡县被下放劳动达13年之久。

落实政策和实行改革开放后,他先后担任西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乡县政协副主席、民革汉中市委顾问等职。他热心并积极推动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创立飞凤奖学基金会,并担任午子山书画院顾问,获得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和健康老人、世纪老人等荣誉称号。

2005年,于102岁高龄时作古。                         兰州大学书记、校长江隆基    江隆基(又名盘安)排行老二,生于1905年。

15岁时,在西安省立二中接受杨明轩等进步思想的影响。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通过聆听李大钊等人的演讲,研读马列著作及李大钊的论著,更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在北大,他耳闻目睹并亲自参加了北大学生反对日寇侵略以及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游行示威。1927年6月,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

去日本东京后不久,他与廖承志等人参加了在中共特别支部领导下的社会科学研究社的工作。1928年4月,爱国将领杨虎城秘密至日本,借机考察日本军事政治情况,与江隆基相识并与之两次长谈。

1929年12月,江隆基因参加反帝示威游行被捕,在日本监狱关押数月,被打得遍体鳞伤,被日本当局以“共产党之卵”的罪名驱逐出境。归国后,他回到北京大学,和党组织取得联系后,继续组织声援留日被捕学生和筹备五一纪念活动,被北京宪兵队拘捕。

因他用的是化名,被释放。后到天津、上海等地开展党的活动,任中国社会学联合会执行委员。1931年,在爱国将领杨虎城的资助下,江隆基再次赴德国柏林大学经济系学习。江隆基在德国柏林大学经济系学习期间,与党的组织取得联系,参与了有关工作。

他还先后组织和领导了旅德华侨反帝同盟、旅欧华侨反帝同盟、旅德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全欧华侨抗日联合会等方面的工作。1936年9月,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其他反战团体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江隆基作为旅德中华救亡会的代表出席会议,并作为《救国时报》的特约记者,报道大会盛况。

这次大会致电蒋介石“立即实行全国武装抗战以卫国保种”,并选举产生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江隆基被推选为监察委员。

1936年l0月从德国回国,12月初抵达西安,住在杨虎城将军的止园公馆内,杨委任他为绥靖公署政治处上校秘书主任。江隆基在那里暗中做党的工作,直接协助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次日,在西安革命公园举行的市民大会上,江隆基以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代表的身份讲话,表示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1937年1月至1938年1月,他在西安二中任校长。自1938年2月起,江隆基先后在民族革命大学、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抗大二分校附中、延安大学、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工作。

他曾担任延安大学副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兰州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等职。1966年6月“文革”之初被迫害致死。

江隆基是一位对中国革命和国家教育事业作出杰出贡献并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兰州大学,江隆基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他的教育思想。他把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高度重视学校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知识创新,始终把学风、校风建设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大事来抓。

这些凝聚着他的教育思想的理念至今影响着兰州大学。

他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大公无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护人才、尊重知识。江隆基是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的楷模,他的光辉业绩和高风亮节,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中国远征军战地记者江肇基    老三江肇基(又名丹枫)生于1909年,毕业于北京私立民国大学新闻系。

解放前,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小实报》、《苏报》、《和平日报》、《扫荡报》的记者、编辑、副主编等。抗战时期,任《大公报》驻桂林记者,人称“热血记者”。抗战期间,他辗转湘滇等地,是中国远征军赴缅甸的随军记者。在缅甸,中国远征军兵败野人山,他亲历远征军在归国途中,穿越热带雨林和深山野岭时惨遭野兽吞

1941年,老三江肇基于昆明噬、蚂蟥叮咬,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数度濒死,备尝艰辛与苦难。他亲眼见证并如实记录了远征军在缅甸、印度等地进行抗日的艰苦场面。当其千辛万苦撤回昆明时,已形销骨立。妻子查廉清以为他早已殉国。

他们的女儿开唏当时已经两三岁,见到爸爸,竟不肯相认。江肇基著有《日本帝国的覆灭——记日本投降始末》和《缅战回忆录》等著作。1946年内战爆发后,江肇基由于亲历了远征军的苦难,不再参与战事,返乡赋闲。

解放后,江肇基一直在陕南家乡教书,后在略阳县中学担任校长。“文革”中惨遭迫害致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予以平反。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江弘基

   老四江弘基(又名述先)生于1912年,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后转入文学院翻译系,师从朱光潜、叶公超等。1937年由北大毕业,先后在西乡、西安等地任教。年轻老四江弘基2000年于西安时,受二哥影响,参加过争民主、反侵略的活动。

三十年代,他投笔从戎,参加冯玉祥领导的抗日同盟军。曾奔赴延安,接受过革命思想的教育,但最终走上了潜心做学问之路。解放后,江弘基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

他一生笔耕不辍,曾翻译出版过《屠格涅夫评传》、《现代俄国文学史》、高尔基长篇小说《母亲》等作品,编辑出版《欧洲文艺思想变迁之大概》、《唐代民生论》、《风云儿女》、《还乡记》、《黑云压城城不摧》、《江隆基秦岭脱险记》等70余部(篇)达100万字的关于文史、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他先后在陕西中国现代文学学会、鲁迅研究学会、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诗词学会等团体担任会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

他还是中国民主同盟会的盟员。“文革”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1978年得以平反。江弘基进入不惑之年后,尤钟情诗词,不论新诗和旧诗他都喜欢,尤其喜爱诗词写作。他在88岁高龄时,出版由自己撰写的200多首诗词组成的达14万多字的《芜园诗抄》一书。2007年1月,在西安病逝,享年95岁。

这里,再说说江隆基的婚姻。他参加革命前,父亲曾给他包办过一桩婚姻。1926年底,江隆基与家乡一位王姓女子结婚。1927年初,江隆基离开已怀孕的妻子,走上革命道路。妻子生下儿子开暄。为照顾患伤寒的儿子,结发妻子染病身故。

开暄一直在西乡老家和他爷爷、奶奶、大伯、大婶生活。江隆基的第二次婚姻是在西安事变后,他结识了在省教育厅工作的高舍梓。高是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毕业的学生,很有才华。江隆基在西安二中工作时与她结婚,后来一起去了延安。

后因革命工作长期分离,导致两人的婚姻破裂。后来,高舍梓把她与江隆基的女儿开日送回西安,开日就一直与西安的四叔、四婶共同生活。江隆基后来的妻子叫宋超,是冀中安国县人。1943年10月,江隆基和宋超结婚。他们的女儿江亦曼现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