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王正良 爷们王正良的书法

2017-05-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接触过许多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唯杭州书法家王正良先生于我印象最深.他为人谦厚,有酒量,尤其酒后之作最为精彩.我对先生并不陌生.上个世纪九十年

接触过许多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唯杭州书法家王正良先生于我印象最深。他为人谦厚,有酒量,尤其酒后之作最为精彩。

我对先生并不陌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是个硬笔书法爱好者,曾写过几篇理论文章发表于先生主编的《中国钢笔书法》杂志,自然对先生威名颇为景仰。没想到,世纪之交,先生受邀来淄,我有幸得到了先生赐予我的一副亲笔墨宝,甚是欣喜。然而,由于当时先生行程安排匆忙,遗憾的是我没能与先生有只言片语的交流。时隔几年后的2007年冬,先生再次来淄,我终能如愿与先生坐在一起把酒言艺,并观其挥毫泼墨,近距离地走近他——

王正良先生1949年生于书圣王羲之晚年隐居并卒葬之地——浙江嵊州市金庭观旁鱼岩头村,系王羲之第五十四代孙。他自幼受嵊州浓郁的文化氛围熏染和祖上世代家训传承,对书艺酷爱尤甚。上学时,他的一手好字在学校享有盛名。

“文革”期间,他写过大字报,当过民办教师,后来应征入伍,赴上海服役十年,在部队当过文书、电影放映员等,也均是沾了“一手好字”的光。在沪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名书法家周志高先生,并受其指教,于书法始进得门径,探其堂奥。

后转业杭州后,拜著名书法家姜东舒先生为师,受其悉心培养,苦临历代名碑法帖,并得到启功、沙孟海、朱关田等先生的指教点拨,书艺日臻,多次在全国专业比赛中拔得头筹,如首届青年钢笔书法大赛、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赛和首届兰亭杯全国钢笔书法精英擂台赛的最高奖等。

而且他还是我国硬笔书法艺术事业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他曾出版《唐诗一百首钢笔字贴》、《孙子兵法钢笔字帖》、《王正良钢笔书法》、《古今行书字帖》、《青少年行书字范》、《中国钢笔书法教程》、《中国硬笔书法通用教材》、《中日硬笔书法精华集》等数十种字帖专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其参与策划组织创办、创立的《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和“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以及全国历届钢笔书法大赛的成功举办,对弘扬书法艺术,普及钢笔书法知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写字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足足影响了我们一代人。

其书法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香港汉荣书局、日本书道院和国内外众多企业家、收藏家、爱好者收藏。因此,先生无论在书法界还是在社会上,均享有较高的声誉。

多年来,王正良先生痴心于书法创作,已形成了自己较稳定的个人风貌。他重视书法传统,习书之初以唐人为法奠其基,然而他更注重转益多师,大凡古今优秀碑帖皆拿来为己所用,上至魏晋唐,下到元明清,直至近人沈尹默、沙孟海等,他都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在临池中,他重法、韵、势的相互统一,从“形”到“意”无不用心揣摩,在长期反复的碑帖转换中,既培植了深厚的笔墨根基,又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参悟自己的个性语言。研读先生的书法,能明显看出他“落笔要藏、运笔要涩、收笔要回”的传统用笔功底,还能看出他“中锋取劲、侧锋求妍”的用笔特征。

用笔中的“刚柔、急缓、轻重、藏露、提按、顿挫”等力感、速度、节奏因子,将直接涉及作者“情感、理想、意蕴”转化为千姿百态的点画形态,先生作品中无论点画用笔、结构形态、章法布局,还是气势、气脉、气韵,均具备了“舒、险、敛、纵、畅、逸”等元素,因之,所书之字有血有肉,皆具情感,皆具生命。

书法诸体中,先生最擅行草,师法“二王”一脉,并广泛涉猎颜、苏、黄、米、赵等诸家精髓作为调剂营养,将“典雅、丰润、酣逸”的“中和”书风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

综观其作品,用笔沉着稳健,收放自如,结体严谨不苟,朴茂雄强,碑帖融合,圆中寓方,骨肉丰润,苍秀相宜,同时,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情感、性灵的宣泄流露,蕴旷达、平和、自然、含蓄于沉雄朴厚、遒劲豪放之中,既不失江南之灵动、秀美、典雅,又不乏北疆之雄强、朴拙、浑穆;既有二王风流妍媚之韵调,又有碑版刚健古拙之气质;既有书卷气,又有金石味儿,字里行间充溢着真率、朴实、俊逸的气象,散发着浓浓的文人气息。

赏其书作,令人深深感受到蕴含其中那流动般的美妙乐章和激昂雄壮的力量与激情,使人赏之于无形中精神得到高品位的升华。

其书风的形成,除悟性与功力外,还来自于秉性与取法。用先生的话说:“风格是一个艺术家阅历、性格、情感、修养、人格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和流露,风格的形成不是刻意追求出来的,风格乃出于自然……”听了先生的话,再细品其书作中那内敛的笔势、饱满的线条、刚毅的内涵、古拙的趣味,以及沉着畅快的行笔方式、遒丽华滋的韵调,分明印证着他内心情感和人生阅历的丰富、性格气质的执著、真率、刚毅、豁达……无疑,表现在书法艺术中很重要的支撑因素就取决于他的这种由人生历练中丰富形成的儒家思想内涵。

同时,王正良先生还是个性情中人。先生喜饮,虽已近知天命之年,但有酒必饮,且酒风正派,从不“嘈叽”,其性之豪放、爽快常令鲁人愧叹弗如!而先生酒后心满意足,常作抚摸肚皮状,颇像弥勒佛,憨态可掬,甚是可爱;如遇眼中不平之事或不顺耳之言,则必怒目圆睁,慷慨陈词,令人敬畏!

且先生酒后最喜挥毫疾书,直抒胸臆,常常有神来之笔,更显其书“浑厚、遒劲”之美。我曾亲睹先生作书,面对丈宣,先生饱蘸笔墨,以气贯之,落起跳荡,凝神贯注,汹涌酣畅,气势非凡,妙不可言,让人在作品之间与其迅速产生强烈的共鸣。

书罢,先生已是满脸大汗,但若觉得写得令他自己不满意,他会毫不含糊撕掉重写……这就是洋溢着“真性情”的书法家王正良。从他身上,令人看到了“南方人的儒雅,北方人的豪气”,难怪乎,某君称呼先生曰“爷们儿”,果不其然。

王正良,1949年生,浙江嵊州人。系书圣王羲之第五十四代孙。研究员职称。曾任杭钢炼铁分厂党委书记、浙江青年报社总编辑、浙江省团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浙江省青联委员、共青团浙江省委委员等职。现任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副主任、浙江东方书画社社长。

(作者系知名青年书画评论家、中国青少年书画院淄博分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