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葆桢关于船政的故事 《沈葆桢和福州船政》作者林崇镛

2019-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船政文化的研究之所以达到如今水平, 与海峽两岸学者长期共同辛勤研究是分不开的,台湾林崇镛先生就是船政文化研究杰出的先行者.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史学家曹聚仁先生谈到,"近二十年间,我看过属于传记文学的专集,在五百种以上",而最为推崇的是林崇镛的<林则徐传>和沈亦云的<亦云回忆>."其所以推崇这两本传记,主要的就是因为这两本传记所表现出的人物的历史真实.--(作者)笔下无夸大虚饰之辞,--而(作者的)精神人格跃然纸上"等等.沈葆桢关于船政的故事 &

船政文化的研究之所以达到如今水平, 与海峽两岸学者长期共同辛勤研究是分不开的,台湾林崇镛先生就是船政文化研究杰出的先行者。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史学家曹聚仁先生谈到,“近二十年间,我看过属于传记文学的专集,在五百种以上”,而最为推崇的是林崇镛的《林则徐传》和沈亦云的《亦云回忆》。“其所以推崇这两本传记,主要的就是因为这两本传记所表现出的人物的历史真实。……(作者)笔下无夸大虚饰之辞,……而(作者的)精神人格跃然纸上”等等。

沈葆桢关于船政的故事 《沈葆桢和福州船政》作者林崇镛

《林则徐传》1967年在台湾出版,作者是林则徐五世孙林崇镛先生,他是林则徐次子林聪彝孙子林炳章的六子(林炳章有13个子女,其小女林兰芳即曾任福建省人大副主任林強之母)。林崇镛是台湾早期知名经济金融学者,一本《林则徐传》以翔实资料及特有的家传口碑震响海内外。

沈葆桢关于船政的故事 《沈葆桢和福州船政》作者林崇镛

林崇镛先生1907年生于福州,自幼聪慧过人。14岁时即远赴欧陆,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学,毕业后回国就学于中法大学,后又留学法国,1933年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

时值日寇占我东北,林崇镛在巴黎大学提出论文《日本在东北之地位与权利》,将日寇侵华野心公之于国际。该文除由巴黎大学授予奖金外,并由法国学术界权威列为国际丛书之一。是年林崇镛与陈敏修(溥仪帝师陈宝琛之小女)于伦敦结婚,同年返上海定居。

沈葆桢关于船政的故事 《沈葆桢和福州船政》作者林崇镛

返国后,他在商务印书馆及中华书局翻译名著。林崇镛后客居香港,1956年赴美国,入加州大学作文史研究工作,1959年受聘任台湾“中央银行”顾问,“中国银行”董事,“国防研究院”经济学讲座等职。

晚年任教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为第一任经济学主任,为该系树立规模,桃李满门。他客居香港时,即着手计划编辑林文忠公传记,广集中外有关资料,反复印证,十余年数易其稿。1967年所著数十万言《林则徐传》在台湾初版,士林称重,获“中山学术著作奖”,被誉为:“为我国传纪文学放一异彩,为文忠事迹大白于天下”。

林崇镛学贯中西,温文儒雅。然秉性果毅,正直洁廉,治学为仕,恒以先祖文忠遗范为铭,报国为先。1983年11月19日病逝美国加州。

林崇镛研究林则徐时也深入研究与林公有舅甥及翁婿特殊亲密关系的沈葆桢生平, 有为其作全传之意,1983年辞世前已经撰述沈葆桢事迹十余万言。辞世后,夫人陈敏修继其遗志,整理校阅其手稿,集成独立专著《沈葆桢和福州船政》一书,1987年12月在台湾由联经出版社出版,是其最后遗著。陈敏修女士贡献极大,严格地讲,这本书是林崇镛与夫人陈敏修共同完成的。

《沈葆桢和福州船政》一书,正如著名闽籍旅美历史学者刘广京先生1986年1月为此书作序所言:“福州船厂是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在历史上的意义极大。目前欧洲和美国都有学者,利用新近发现的法文资料(特别是日意格的手稿),研究中国引进西洋技术的早期历史。

但是专就中国文献(包括“中央研究院”整理的《海防档》等大批原始资料)而言,崇镛先生这部书研究已极精到,堪称定论。……崇镛先生前著《林则徐传》,中外学者皆推为体大思精之权威著作。

先生晚年研究沈葆桢事迹,本有畅论沈氏在台湾及两江之政绩,为其一生作全传之意。詎全书未成,而病癌辞世。所幸《沈葆桢传》之规模,本书中已可睹其七八。而就沈氏之行谊家谊及福州船政之早期历史而言,本书自成独立专著,内容结实而生动,价值甚高。……读先生之书可以多认识中国近代伟人如林则徐沈葆桢者,同时亦可多认识中国现代人物中少数于事功与学术皆有重要贡献之前辈如崇镛先生者。”

笔者2010年10月应邀参加由台盟中央指导的第一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从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编的会议论文集《船政足为海军根基》,拜读了由福建师大历史系“船政文化研究课题组”王民、赵建群、张麟撰写的《福州“船政文化”研究成果调查与分析》。

该文梳理了从清光绪年间至2007年的研究成果,划分了(一)建国以前的史料汇编;(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以前的史料收集整理;(三)改革开放以后的史料收集整理;(四)新世纪最近几年史料收集整理,这四段时期进行阐述。

作者认为台湾在这方面的工作和成果较丰富。代表性的史料性著述有《海防档》,分精装(全9册)、平装(全17册)两种,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出版。该史料集是中国有关清末海防建设的档案汇编,系据清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务部清档中之海防档影印而成。

所辑文件包括谕旨、奏折、咨文、函札、照会、合同等,起迄时间为咸丰十年(1860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

该书分5部分,与福州船政有关的部分主要是福州船厂。内容包括议设船厂、经费、人事、学堂与学生出洋、船工、轮船训练及购买外洋船炮、轮船分拨各省遣用、豁免税厘、法人美里登与巴士栋干预船政、杜业尔案、议撤船厂及船政善后等12个部分。

笔者完全赞同《海防档》是学者研究福州船政最常用的重要史料集,并认为,林崇镛先生是精湛地引用《海防档》资料写成巨著《沈葆桢和福州船政》的第一人。已故福建师大林庆元教授于1986年出版的《福建船政局史稿》,著名船政专家陈道章先生将历年船政研究学术文章55篇汇集出版的《船政研究文集》等等众多著作也都是海峡西岸这边学者智慧的结晶。

由于海峡两岸长期隔绝,两岸学者彼此占有的历史素材曾经缺乏交流,在某些大陆学者和林崇镛先生的福州船政研究著作中就反映出彼此的遗憾。林崇镛著作中虽然大量引用台湾出版的《海防档》资料但欠缺引用林庆元先生拥有的福建省图书馆和福建师大图书馆《沈文肃公牍》和《沈文肃公家书》中反映的那些重要史料。

船政文化的研究,充溢着两岸学者辛勤研究的甘苦,台湾林崇镛先生就是船政文化研究杰出的先行者,当他为笔下的沈葆桢等等船政人物画像时,首先强调的,便是人物的历史真实性。他准确把握到了史笔和文学之笔的区别,行文叙事,以信为本,严格遵循历史真实,记言记行并重,大节细节并重,围绕冷静的客观描写抒发浓烈的主观情感,准确再现了船政人物在特定时代背景中的精神风貌。

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是他的语言不文饰,不浮华,质朴流畅诚恳亲切,体现了传记文学语言的本色之美。

例如崇镛先生描述林则徐与沈葆桢关系的一段文字:“文忠垂范于前,文肃遵循于后,文肃之受文忠的影响,至深且钜,盖可断言。最后,我们还可举出一件事来证明其中衣钵薪传的实情。

文忠于鸦片之役遭受革职处分后,他最后一篇奏摺曾吁请道光皇帝拨海关一部分税收制炮造船,以固海防,而为长久之计,竟被道光斥为‘一片胡言’。二十五年后,文肃出任船政大臣,主持造船事业,积极建立海军,而在其两江总督任上逝世之前,所口授最后遗摺,仍殷殷以购铁甲船为言。

于此可见文忠与文肃对于国家根本大计,所筹所为,前后不是如出一辙吗?古人所称,‘妇翁冰清,女婿玉润’,应用在他们翁婿身上,应是最恰当不过的。”

笔者堂叔沈祖海是台湾著名建筑师,有台湾“建筑界教父”之称。另一堂叔沈祖湜(乃2010与2011年两次应邀来马尾作船政文化演讲台湾大学沈冬教授的父亲)曾在台湾“中央银行”任职,堪称岛內笔墨流传最广的书法家,因为新台币上“中华民国”四个字为其所題写,与林崇镛先生同在台湾银行界。

两位叔父均与林崇镛非常熟悉。《沈葆桢和福州船政》出版后我即收到台湾叔父寄来的一本。林崇镛逝世后,他的夫人陈敏修于1993年来北京探望正担任美国雪佛龙石油公司驻华总经理的独子林更。林更在华工作敬业,促进中美石油贸易,不仅受到该公司认可,也受到中国政府的肯定和中央领导的接见,199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播出了他的专题报道。

船政文化的研究,充溢着海峽两岸学者辛勤研究的甘苦,台湾林崇镛先生就是船政文化研究杰出的先行者。《沈葆桢和福州船政》是一部杰出的信史;作者林崇镛先生独具的深刻识见是最重要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