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奇争议 法拉奇是否过时 学界起争议

2017-10-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法拉奇走了.这位"尚存一息,就要战斗"的新闻斗士,终于结束了她的战役.据新华社罗马9月15日电,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兼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因病于

法拉奇走了。这位“尚存一息,就要战斗”的新闻斗士,终于结束了她的战役。据新华社罗马9月15日电,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兼作家奥里亚娜·法拉奇因病于14日夜间在她家乡的一家私人诊所去世,享年77岁。

32年前,一本《风云人物采访录》确立了法拉奇“国际政治采访之母”的地位。22年前,《风云人物采访录》由新华出版社引进出版,并于第二年出版了续集。中国新闻从业者第一次知道了有这样一位女记者,以这样的风格做出了这样的报道,看似高深的国际政治报道竟如此可读。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中西新闻比较的单波教授这样理解法拉奇:“她是一位发自内心热爱中国的西方记者,那种爱可以说是马可·波罗灵魂附体的爱,导引她同情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与文化,成为欧洲记者里面少有的对中国抱有同情式理解的人;而她对邓小平的采访不仅揭示了解放思想的真相,而且向中国记者示范了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她当时所设计的亲切自然、平等对话、频频质疑的采访,也向中国人示范了公民精神。”

一般中国读者对法拉奇的了解,更多是从刚刚改革开放的1980年,这位以采访政治人物著称的女记者采访了当时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两次共4个小时的谈话中,邓小平重点谈了对毛主席的评价,并对当时国际形势作了深刻分析,还讲解了中国自拨乱反正后的路线。

在那次采访中,法拉奇抛出了一系列在当时颇为尖锐敏感的话题,睿智的邓小平则借此机会明确阐述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

新华出版社总编室的黄春峰回忆1983年新华出版社第一次出版《风云人物采访录》时说,“虽然当时中国处于出版荒,但是这本书在当年还是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新华出版社一直都有引进国外优秀读物的传统,在这一时期还引进了其他世界著名记者的作品,但是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加入国际版权公约,因此,这本书是没有经过法拉奇授权的。

只是在《风云人物采访录》原书30多位人物访谈中,选取了18位进行了翻译出版。”这就是当时0.66元一本,被当时很多新闻从业者和高校新闻采访课奉为经典的《风云人物采访录》。

1991年,新华出版社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再次推出了《风云人物采访录》的全译本。1993年,法拉奇来华,当时的新华出版社社长曾面见她,希望买下《风云人物采访录》的版权,然而法拉奇开出的几万美金的版权费却让新华出版社望而却步。

与法拉奇一样,《风云人物采访录》在中国新闻界也颇受争议。《纽约时报》北京分社新闻研究员安替直言自己并不喜欢法拉奇,“现在40岁左右的记者才会读法拉奇,我不研究她,这种愤青的作品我没兴趣。”安替的观点在现在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便在新闻教学的课堂上,法拉奇的影子也不再像当年那样无处不在。

然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展江则认为,法拉奇在新闻采访领域的成就不可忽视。“法拉奇是采访政坛风云人物比较优秀的一个,她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她的作品对新闻界和政治界都是有影响的。她的《风云人物采访录》即使现在读起来也还是很有益处的。

”由于版权问题,现在这本书已经很难找到,新闻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只言片语了解法拉奇,而新闻史中对法拉奇又少有涉及,法拉奇被忽视是一件憾事。“呼吁出版社引进《风云人物采访录》的版权,法拉奇没有过时。现在还是需要有这样的书。”同时展江认为,不论有意与否,《面对面》栏目中王志的风格略有法拉奇的味道,而《面对面》的火爆,也印证了这样的采访风格总体上还是被认同的。

而武汉大学的单波教授则认为争议是正常的,“法拉奇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物,特立独行,爱恨交织,亦柔亦刚,但她常常使自己的爱与恨表现到极致,陷入绝对主义的泥潭,影响了她对民族与文化的理性判断,以至于其采访与写作不时呈现着西方中心论的傲慢与偏见。

就新闻工作方式而言,她总是带着千百种愤怒感情和千百个问题去采访,以‘进攻、进攻、再进攻’的个性式采访挖掘着真相,表现了新闻记者难得的勇气与独立人格,同时,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她的‘愤怒感情’并非在新闻采访的心理战中屡试不爽,而是时常让偏见渗透到新闻报道之中,正是这些矛盾的表现,她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法拉奇传》中文版责任编辑黄春峰说,“人们似乎并不关心她本人”,这本书2000年刚出版,只印了5000本销售却不好。单波认为,现在有些崇拜法拉奇的年轻记者忽略了其职业精神内涵,要真正学习法拉奇,就要像她那样去公正地审视权力的运作、认真探寻事物的真相。

据悉,当年两次出版《风云人物采访录》的新华出版社,目前也没有再版和引进法拉奇其他作品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