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因照片 林徽因个人资料简介照片一生的感情经历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07年,这是林3 岁时候的照片,典型闽粤小姑娘样儿.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

1907年,这是林3 岁时候的照片,典型闽粤小姑娘样儿。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也就是美德的意思。后来,林徽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却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就索性改名叫徽因。

林徽因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是一个新派人物。

许多八林徽因的文章说,说林是小妾所生,且其母至死,都没被扶正。反正,就是被冷宫了一辈子。事实是,林的母亲是续弦,是正室,却是个不得宠的正室。林长民的原配夫人因病去世,没留下子女。林的母亲生了几个小孩,只有最大的林徽因活了下来。后来,林长民又娶了姓程的小妾,就长期住在小妾的居所。这位小妾后来又陆续生了几个儿女。

这种家境下,让一个女孩子保持一颗童心,该有多难。

1916年,12岁,林徽因(右一)在北京培华女中的照片。

1914年起,林长民在北洋政府任职。林家玩起了搬迁过家家,一会搬到北京,一会搬到天津,最终又搬回了北京。林徽因在组织工作中能力出众,而这个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林长民忙于政事,常年无暇顾家。林徽因的两位母亲也病着,家里上下里外,几个弟妹,都需要十二三岁的林徽因打点照料,她俨然是一个民国的探春,事情逼着,不早熟也得早熟。这带来的正面效果是,林长民对女儿善于料理家务的能力褒奖有加。

1920年,16岁,其父林长民携她游历欧洲。

1920年春,林长民携女儿林徽因赴英国,身份是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其时林长民44岁,林徽因16岁。同年10月,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

林家父女和徐志摩相识,是在国际联盟的一次讲演会上。“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正感到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林宗孟(林长民字宗孟)。”这是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说法。实际是,徐志摩记错了,没有半年,他到伦敦两个月就认识了林家父女。

徐志摩不仅对林徽因一见钟情,还对林长民一见钟情,后来二人成为了一对“好基友”。

1925年12月24日,林长民死于郭松龄之役,1926年2月6日,徐志摩在自己编的《晨报副刊》上刊出林长民的《一封情书》,加了按语说:“分明是写给他情人的,怎么会给我呢?我的答话是我就是他的情人。听我说这段逸话。四年前我在康桥时,宗孟在伦敦,有一次我们说着玩,商量彼此装假通情书,我们设想一个情节,我算是女的,一个有夫之妇,他装男的,也是有妇之夫,在这双方不自由的境遇下彼此虚设的讲恋爱。”

1920年,16岁,林在英国的照片。

有妇之夫的徐志摩很快向16岁的林徽因发起了爱的猛攻。林长民写信给徐志摩说:“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

1920年,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来到伦敦,徐志摩携妻搬到离剑桥六英里的沙士顿乡下住家。这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一直保持通信联系。

张幼仪在《小脚与西服》一书中对她的侄孙女张邦梅说:“几年以后,我才从郭君那儿得知徐志摩之所以每天早上赶忙出去,的确是因为要和住在伦敦的女朋友联络。他们用理发店对街的杂货铺当他的地址,那时伦敦和沙士顿之间的邮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女朋友至少每天都可以鱼雁往返。他们信里写的是英文,目的就在预防我碰巧发现那些信件,不过我从没发现过就是了。”

张幼仪的怀疑,也有几分是事实,但要说全是事实,也不对。因为,还有许多情书信件,来自徐志摩的“好基友”林长民。不得不说,民国的人生就是彪悍。。。外加各种凌乱。。

1920年,16岁,游历欧洲的照片。

林善于穿衣,这从少女时代就显露无疑。在东北大学及清华教书时,她经常穿修身的西服和高跟鞋,在那个年代很出风头。结婚时,她也自己设计过婚服的头饰。

林徽因的堂弟林宣说过一件趣事:林徽因写诗常常在晚上,还要点上一柱清香,摆一瓶插花,穿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飘飘中吟哦酿制佳作。林徽因说:“我要是个男的,看一眼就会晕倒。”

很多人说林矫情和自恋,也因此不喜欢她。其实没有关系,她又不是人民币,没必要人人都喜欢。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吴良镛先生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长期共事,感情颇佳。他的学生回忆说,我几乎没听吴良镛先生提过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印象中只有两次:一次是我们当时在看人间四月天,吃饭的时候不免讨论。周迅在那个戏里很漂亮,穿西装和旗袍都很好看。

吴先生看了一眼,说,跟林先生比,她差多了,没得比。

我们很好奇地追问,吴先生就说,林先生就是特别,穿什么都特别。多少人里都一眼能见到她。

1922年,18岁。

1921年底,林随其父回国。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相中了林徽因,想收了这个儿媳,一边力促林长民,让其子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合,一边写信给徐志摩,让徐志摩好自为之。

一个黑林徽因的段子说:在北京西山养病的林徽因,和她的一群追求者们定下了一个赌赛:谁能以最快速度从城内买到刚上市的橘子给她,就证明谁对她最忠心耿耿。有目击者称曾见到梁思成的摩托车自西山驶出,跑到王府井买橘子,结果被人撞残了。在事故现场,还留下一包精心捆扎的橘子。

实际是,1923年5月7日,梁思成带弟弟梁思永骑摩托车,去追赶“国耻日”的游行队伍,至南长街口被一大轿车将左腿撞断,住进了协和医院。

林徽因在西山养病时期,梁和林已结婚四年有余。

1924年,20岁,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1920年,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到英国与徐志摩团聚。张此时有了身孕。徐要求她打胎,并提出离婚。张愕然说,我听说因为有人打胎死掉的。徐回答说,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的呢,难道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1922年,张幼仪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当她从医院回家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徐志摩露面了,来找她签离婚协议。徐志摩的确堪当民国渣男的典范。

3月,徐志摩赴柏林,经金岳霖、吴经熊作证,与张幼仪离婚。金岳霖后来也成为了林徽因的追求者。

9月,徐志摩乘船回国,尾随林徽因的足迹,到上海,再到北京。但不幸的是,梁思成已经捷足先登了。

但徐不放弃。梁启超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院子,其中一处在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的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便多在星期天约林徽因来此相聚。徐志摩找林徽因也会找到这儿。徐是梁启超的弟子,又是林长民的朋友,就是梁思成在,来找林徽因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对。

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引起梁思成的反感,梁便在门上贴一纸条,大书: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见了,只得怏怏而去。

1924年4月23日,泰戈尔来华,在北京的日坛草坪讲演,由林徽因搀扶上台,徐志摩担任翻译。当时的报刊说:“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

泰戈尔来华这出戏,给了徐和林堂而皇之接触的机会。但林最终没给徐机会,直到徐离开北京,陪着泰戈尔去了太原。

1924年,21岁,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证照片。

1924年6月,林徽因、梁思成、梁思永同往美国留学,9月,林梁同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由于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同时,选修建筑系的课程。

一个黑林徽因的著名段子是,在宾大求学期间,林从美国给徐志摩发电报,说自己孤单苦闷。徐大喜,次日一早就去回发电报安慰她,电报局的员工看了说,先生,今天早晨已经有四位先生给这位女士打电报了。原来,林徽因给好几个男人发了同样内容的电报。

实际上,林在美留学那会儿,中美压根就还没通电报。直到1930年12月,中国才与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通信,正式开通中美、中德、中法电报。

1927年,23岁,宾大校园。多么欢畅的笑呀,还有梁对林的注视!后左是他们终生的朋友,著名建筑师陈植。

1928年,24岁,林和梁的结婚照。

1928年3月,林与梁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当时梁的大姐夫在那里任中国总领事。林穿着自己设计的东方色彩的中式婚纱,还登上了报纸头条。随后,两人到欧洲度蜜月。

下面是流行很广的一个对话。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道:“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事实是,这段话是《人间四月天》剧中林徽因的饰演者周迅所说的台词。并非林徽因本人所说,也没有任何有关史料证明林徽因说过这句话。

现如今,很多故事里的梁,都是一个隐忍憋屈的君子形象。其实吧,梁思成的性格可以说完全是一个反面!他相当飞扬跳脱,爱好多样,才华横溢,不惧流言,个性很张扬,很有个人魅力,是标准的男主角配置。

林徽因称呼梁为“站长”,而梁的确是在大事上拍板的人。

1929年8月,25岁,林徽因从东北回到北平,在协和医院生下其女儿,取名再冰,意为纪念已故祖父梁启超。梁启超的书房雅号:饮冰室。

1932年,28岁,8月,子从诫生,意为纪念宋代建筑学家李诫。

1932年,28岁,乘驴子考察古建筑途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和林徽因走遍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古建筑物两百余个,获得了许多远溯唐宋的发现,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人的认识并加以保护,像河北的赵州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的佛光寺等。

1934年,30岁,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家中。

30年代是林徽因最美好的年代。林在北总布胡同四合院的家内,每个星期六的下午,都邀请一批大咖们来品茶,纵论天下。诗人徐志摩、哲学家金岳霖、政治学家张奚若、物理学家周培源、美学家朱光潜,以及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等等都是座上宾。

林思维敏捷,擅长提出和捕捉话题,具有超强的亲和力和调动客人情绪的本领,使得众大咖如沐春风。林的家庭沙龙迅速声名鹊起,时人称之为“太太的客厅”。

“太太的客厅”的常客李健吾回忆说:“我记得她亲口讲起一个得意的趣事:冰心写了一篇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讽刺她。她恰好由山西调查庙宇回到北平,带了一坛又陈又香的山西醋,立即叫人送给冰心……。”

李健吾回忆说,“她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

所以,林一生中只有一个闺蜜费慰梅,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的夫人。二人的中文名字由梁林夫妇所取。

冰心晚年却忽然改口说,《我们太太的客厅》不是讽刺林的,而是陆小曼。这是我们小学课本上,那个提着小桔灯的冰心奶奶吗?女人何苦一辈子为难无数女人。。

1938年抗战期间,34岁,(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岳、林徽因、金岳霖、吴有训、梁再冰及梁从诫(两小孩)在昆明西山华亭寺。

照片中的这些大咖都是太太客厅的常客,独独没了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北京的协和小礼堂为驻华使节讲中国古代建筑。同日,徐志摩要打飞机过来听林徽因的学术报告,遇雨,飞机触济南党家庄开山,不幸身亡。11月22日,林徽因、梁思成得悉徐志摩坠亡,以铁树、白花编制了小花圈,以示哀悼。注意这个细节,梁思成随与金岳霖、张奚若赶到徐遇难处处理后事。

黑林徽因的段子说,是林徽因到徐的遇难处,捡了一片飞机残骸,一直挂到卧室里。实际上,那个飞机残片,是纪念作为空军飞行员牺牲的弟弟林恒的。林对其弟弟感情很深,还写了一首诗纪念:“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于是,这个飞机残片就一直挂了下去。

说金岳霖接替了徐志摩,对林徽因痴情得海枯石烂,也有点假。在这其中,黑林徽因的经典段子是,1931年,林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是哪个爱八卦的,天天蹲人窗底下听到的呢?

实际上,这段话出自梁思成的后妻林姝的书——一个专业黑林徽因数十年的女人。但林徽因的孩子都说没这回事。而且有人扒过时间线,金当时人在美国,跟他的美国女朋友同居着美得很呢,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事情。

1940年,36岁,四川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病中卧床的林徽因。

当时,儿子梁从诫他问林:“如果日本人打到四川,你们怎么办?”

林徽因特别平静地回答:“中国读书人不是还有一条老路吗?咱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梁从诫后来回忆说:“我当时看着妈妈,我就觉得她已经不是我熟悉的那个妈妈了,她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面对死亡,那样超脱。”

1950年,46岁,与病中的梁思成讨论国徽设计图案。

建国后,林与梁思成等人主持设计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大任务。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当时负责解释拆除工作。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政治因素毁于一旦,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文化部举办的文物界知名人士欧美同学聚餐会上,林徽因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你们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林的蓝颜知己金岳霖作下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字字泣血,恸如哀歌,令人唏嘘。林的遗体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梁思成亲自为妻子设计了墓体。文革中,仙逝的林也不能幸免于难,墓体被红卫兵捣毁。

梁思成的后妻林洙

现在来八一八梁思成的后妻林洙。林洙,1928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和林徽因是同乡。林洙的原任丈夫叫程应铨,和梁思成还有些师生之谊。程应铨是建筑大师吴良镛的同窗。1948年,程带着他的女友林洙到清华建筑系(当时叫营建系)任教,当时,梁是系主任。林洙(高中毕业)尽管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还是进了清华建筑系当了系秘书。

彼时,林洙追求进步,想进先修班学习,慕名去拜访林徽因。林徽因教林洙学习英文。后来,程应铨和林洙要结婚,林徽因个人也资助过她。

1957年,程应铨因为拥护系主任梁思成的主张,保护古建筑,被认为是反对“党的城市建设路线”,遂被定为右派。

林洙作为妻子非但在丈夫有难时刻,不给予家庭温情,抚慰丈夫,反而又补一刀,要求离婚。她说,和一个右派没法过日子,往后孩子怎么办,她怎么办?林洙签字离婚时说,程只有两件事让他感觉良好。一是1956年陪同程出访波兰等东欧国家,作为建筑师的夫人,感觉很风光;二是程翻译了不少好书,挣了很多稿费。

——程应铨侄女的回忆,林洙告诉程应铨,两年内摘掉右派帽子,可以复婚。1955年,林徽因去世;1962年,林洙带着两个孩子,再嫁梁思成之前,建筑系征询过程,问他有无复婚可能,程斩钉截铁拒绝了,“我又不是太监,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程应铨是什么样的人?目前只能从一些只言片语中寻找蛛丝马迹。程的同事、同为清华建筑系教师陈占祥女儿的回忆:1963年,我幸运地考入北大中文文系。 得知这个消息,程应铨叔叔像自己的女儿考进大学一样高兴。他兴冲冲地来到我家,把一个纸盒子放到餐桌上,说,小妹,看看我给你带来一件什么礼物!

我怔住了,他从来和父亲一样叫我贝蒂,今天怎么改口为小妹了?我什么时候变成小妹啦,程叔叔? 我刚要伸手拿桌上的盒子,忽然被烫着似的缩回了手。因为我看到程叔叔异样的目光,就像波光潋滟的湖面上,蓦然疾驰过翻滚的云影。他神情萧瑟,木然无语。

你怎么了,程叔叔?我有些怯怯地问。

“哦……”他恍若刚刚走出梦境,“对不起,口误,我叫错了。”他仿佛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女儿叫小妹。”顿了顿,又用几乎听不清的声音缓缓地说,“儿子……叫小老虎。”

后人很难揣测程在1962-1968年间的痛苦。前妻变成了师母,仍在同一个系里工作,尴尬和羞辱是如此难以避免。程在事业上是一个骄傲和单纯的人,抱负被极端践踏,生活上妻离子散。

吴良镛回忆起1968年12月12日,程在批判会后,路上遇到他,欲言又止。吴没有理解是什么意思,匆匆离开了。

第二天程穿上了西装,自沉于清华游泳池。时至今日,当年程的至交好友吴良镛已经成为了学界泰斗,程的学生们也都成了著名教授。唯独他自己停留在1968年。而百度百科里他的出生日期都是一个问号,大概没人记得了。

梁思成与林洙的再婚,并不被亲友们祝福。据说,张奚若曾警告梁思成,若与林洙再婚,将和他绝交。老先生果然与梁断绝了往来,一生情义就此戛然而止。在北大、清华等高校中,一直流传着林洙摘下林徽因画像,长女梁再冰打了林洙一耳光后,拂袖而去,从此不进家门等等诸多传说。

文革前开政协会议,会后政协委员们可以优惠价买当时算是高档生活用品的高压锅。林巧稚调侃不登记的梁思成:“现在梁公的钱自己做不得主了,得回去请示新夫人。”

沈从文说:“林洙就是爱钱。

林洙自己为了表现她和梁思成是“日久生情”,说他们55年就开始发展感情。后来意识到55年她还没离婚,于是改口说“59年以后”。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她和梁思成的渊源。

实际上,根据清华其他学生还有梁的邻居朋友等线凑到一起,事情很清晰,61年梁思成开始有想法打算再婚,62年4月,林洙借故到独居的梁思成家“整理资料”,到晚上9,10点不走,6月梁思成和林洙再婚。

2004年以来,趁着林徽因成为传媒热点的东风,林洙充分挖掘了梁思成的所有剩余价值,几篇文章,画稿,甚至私人书信,各种排列,N次出版。这个七老八十的女人还屡屡接受电台采访。在那本《梁思成,林徽因和我》中,林洙花了很多笔墨描述或者说塑造了梁启超那可恶的大老婆林徽因和深明大义受人尊重的小老婆林洙的形象。

但是,为什么林洙就不出版梁的日记呢?唯一的解释:梁的日记里没有林洙的分量,反而是各种林徽因的存在,那么强烈需要找存在感的林洙,当然不愿意把梁的那些文字公布于众。在网路上流行黑林徽因的段子八卦,几乎都出自这个黑林徽因的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