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院士咋来的 中医药创新领域的“拓荒牛”——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

2017-05-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吴以岭属牛,共和国同龄人.寡言,低调.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他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一旦打开话匣子,吴以岭却可以侃侃而谈一两个小时,但全是他的专业.手边茶杯里的水凉了,工作人员换上滚烫的,再放凉,再换--吴以岭碰都没碰一下.他谈了很多,从中医药理论到临床实践,从通心络到连花清瘟,从"吃错药"的冠心病患者到老家的晚期肿瘤病人.从青年时期立志继承发展中医药,在中医药创新领域躬耕30余载,吴以岭就像"拓荒牛"一样,没有改辙易道,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一直重心向前,矢

吴以岭属牛,共和国同龄人。寡言,低调。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他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

一旦打开话匣子,吴以岭却可以侃侃而谈一两个小时,但全是他的专业。手边茶杯里的水凉了,工作人员换上滚烫的,再放凉,再换……吴以岭碰都没碰一下。

他谈了很多,从中医药理论到临床实践,从通心络到连花清瘟,从“吃错药”的冠心病患者到老家的晚期肿瘤病人。

从青年时期立志继承发展中医药,在中医药创新领域躬耕30余载,吴以岭就像“拓荒牛”一样,没有改辙易道,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一直重心向前,矢志不移,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填补一个又一个空白。如今,他的名字和“络病理论”,和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创新中药紧紧连接在一起。他使“络病学”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中医学科,树立了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络病证治:理论突破与一个学科的创建

《黄帝内经》中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理论包括经脉主干和络脉网络分支,是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0多年前,吴以岭从南京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名中医。

当时,“活血化瘀”思想主导着整个心血管中医治疗领域。中西医公认有一定疗效的50余种中成药,都是从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着手进行治疗。

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吴以岭却勇敢地向传统中医学理论发起挑战,提出络脉系统研究的设想。他认为,长期以来,在中医发展史上人们重视经脉研究而忽略了络脉。清代名医喻嘉言提出“十二经脉前贤论之详矣,络脉则未之及,亦缺典也”,叶天士疾呼:“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两位医家的论述既说明了络病理论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又指出了络病理论研究滞后的现状。

可惜的是,尽管清代两位医家将络病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此后200多年直至上世纪70年代,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谓络脉,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说的小血管。活血化瘀只是治疗血液流通不畅、血液瘀滞。吴以岭认为,瘀血阻滞在络脉,除了血液黏稠凝聚外,还有血管本身的原因,络病学理论就是从改善血管本身功能入手进行治疗。

结合3年研究生课题,吴以岭将络病理论指导心血管病研究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确立下来。他夜以继日的整理分析历代中医文献,把上至《黄帝内经》下至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络病的点滴论述全部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以大量临床疗效和药理实验作为支撑,1988年,吴以岭发表了《中药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学术论文,第一次将络病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继承前人络病论述及用药经验,结合长期临床实践,2000年吴以岭创造性地提出了络病理论研究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指出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

从络脉与经脉时空差异性切入研究络病发病、病机、辨证、治疗,总结发病因素与发病特点,归纳病机特点,建立络病辨证八要,创立“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按功能重新分类通络药物,建立络病证候及脏腑络病辨证论治。

该研究经专家鉴定认为:“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由吴以岭主编系统论述络病理论的专著《络病学》出版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成为标志络病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之作。据此改编的《络病学》教材在国内40余家高等医学院校及国外中医院校开课,创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及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江西、吉林等多省市络病专业委员会,形成致力络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上千人专家队伍,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国内首个省级络病重点实验室,形成络病研究团队及技术平台,连续举办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新学科建立。

“脉络学说”:弥补中医发展史上一大缺憾

“络病证治”学说使吴以岭在实现人生目标途中迈进了成功的一大步,但他并未停止探索的脚步,而是将研究视野转向了“脉络学说”。

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形成完整的经脉理论,构建起以脏象为核心、以经脉为枢纽、以气血为基础的中医学术理论框架,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体节、沟通表里上下的通道,包括运行经气为主的经络系统和运送血液为主的脉络系统。

吴以岭对此有个通俗的解释——经络,古时候也叫经脉,是古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将水利学中作为沟通联络的代名词“经落”概念引入中医学领域,产生了“经络”的概念。河流沟渠为运水通道,大的通道为经,支流是落(落差的落)。

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路。经有十二经脉;由经脉分出的细小的、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支脉就叫做络脉。络脉把经脉通道中线性运行的气血扩展为面状弥散,渗灌到脏腑组织,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

吴以岭说,络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指运行气血的所有络脉;狭义地讲,络脉又分为运行经气的气络(经络之络)和运行血液的脉络(脉络之络)。这成为了络脉学的两个学科分支。我们目前研究的是络脉学科的其中一个分支——脉络,脉络就是中小血管、微血管。

关于络脉逐级细化的网络分支,与西医学对血管和神经逐级细化分支的认识基本相似。中医脉络的网络层次涵盖了西医学血管和神经的概念,气络涵盖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概念。

吴以岭提出,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学将经脉与经络混称,人们只知道经络学说而不知道还有脉络学说的存在,造成脉络理论的缺位,致使数千年来中医药关于脉络病变的大量理论和治疗方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更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不能不说是中医发展史上的一大缺憾。

基于细致、系统的研究,吴以岭提出了“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学说——络脉分为“气络”和“脉络”,“气络”运行经气,主要研究人体的调控机制,“脉络”运行血液,相当于西医学中小血管、微血管包括微循环,“脉络学说”主要研究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规律,深入研究并系统构建“脉络学说”对于提高心脑血管病的临床防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2005年吴以岭担任国家“973”项目——“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这一研究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国内8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共同承担。该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相互融合,旨在建立对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脉络学说,提高这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

大医精诚:坚持临床诊疗,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在中医药领域,教书的不会看病,看病的不认识中药,做中药的不懂中医。”这是吴以岭眼中的中医药之“怪现状”。

吴以岭对“络病证治”及“脉络学说”的继承创新研究,从一开始就植根于临床实践的土壤。“中医与西医的实验室医学不同,一旦离开了临床,就失去了生命力。”正因如此,19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至今,从一个基层医生逐渐成长为今天的中医学“大家”、医药集团董事长,吴以岭始终没有放弃临床诊疗工作。

他在全国开设首家络病门诊,每周二他都亲自带领他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们,细致认真地为每一个患者解除病痛。

有一次,吴以岭在上海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按照日程安排第三天还有学术活动,他并没有等待而是直接飞回石家庄,第二天按时出诊后,又立即飞回南方。在诊疗过程中吴以岭对病人的病情、服药后的感受、饮食起居等等事无巨细都要进行询问,对服药的方法、日常注意的事项也要一一交代,将病人视作亲人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每一个接受过吴以岭诊治的患者都感受到无比的温暖,良好的疗效使得到络病门诊就医的患者、预约的电话、复诊的信函络绎不绝。

还有一次,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愁眉不展地走入诊室。吴以岭细致询问后了解到患者患有窦性心动过缓伴有频发室性早搏。因为这类心律失常目前还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其他医院专家要求她安装起搏器后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吴以岭告诉他的学生们:“这个患者符合络虚不荣、心络瘀阻的脉络病变特点,应用络虚通补治法会收到较好效果。

”他给病人认真诊察后开了一个中药处方,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患者欣喜地告诉吴教授她的早搏由原来每天一万多次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发生了,而心率也提高到了60次/分钟以上。看到患者激动得流出眼泪,吴以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吴以岭经常上午出诊到午后两点多钟才吃饭,中间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但从来都不说累。他的办公室里抄录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经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做大医先要精诚。

在门诊诊疗时吴以岭要求为每个病人建立诊疗档案,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分类,对患者的诊疗经过进行详细的记录,同他一起出诊的学生说,一般情况下吴以岭开方多是7天的中药量,待下一周复诊时再根据患者服药后病情变化、药效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对病人进行的各项检查都要复印留档,在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掌握临床第一手资料。

良药济世:10个创新中药的诞生

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是每个良医的梦想。然而,假设一个普通医生每天收诊20名病人,即使工作50年,一生也就看36万个病人。吴以岭感到,无论医生个人,还是中医处方,其力量都非常有限,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处方转化为广行于世的药品。

可是,当他拿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敲开一家家企业的大门时,无一例外碰到的是闭门羹。1989年,有几个外商登门造访,想以入股的形式聘请他到当地开办中医院,并开出了1000万的天价购买通心络和肌萎灵的药方。还有外商答应提供全部投资,但有一个条件,就是科研成果必须拿到境外注册。

在现实利益与振兴中医药事业之间,吴以岭选择了后者,他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生产自己的产品。1992年6月16日,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正式成立,这就是以岭医药集团的前身。

一个中医处方要成为中药,至少需要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临床研究。例如,通心络从1982年初步拟定处方,至1996年取得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批号,经历了漫长14年的临床体验。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都是在临床应用20多年后才研发成国家专利新药。

创新中药研发之路不可谓不艰难,然而,沿着临床实践、理论创新与新药研发相结合的正确道路,吴以岭带领科研人员研发出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其中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治感冒防流感的连花清瘟胶囊列入国家基药目录或医保目录并成为市场主导品牌。

吴以岭也因此荣获五项国家科技大奖和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岭认为,创新中药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强势品牌,科技含量是根本,除了理论创新组方原创确保临床疗效,先进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是重要保障。

2001年,以岭医院研究院投入1亿多元,和清华大学合作研究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通心络胶囊的生产工艺,目标直指虫类动物药超微粉碎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历时5年联合攻关,消耗物料10余吨,改变机型结构8次,收集试验数据3万余个……吴以岭终于在国内首次把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现代中药的生产工艺中。这项发明在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节约生产原材料近1/3,对我国千余种含虫类药中成药工艺提升和现代化起到示范作用,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从借款10万元到固定资产40亿元,从几间平房到占地1100亩的科研生产基地,从名不见经传的研究所到国内家喻户晓的上市公司、中国制药50强,中国中药行业十强……过去的21年里,吴以岭带领以岭药业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峰。以岭药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2次承担国家973项目,5获国家科技大奖,研发10余个专利新药,创新是以岭药业之魂,也是成功的精髓。

循证医学:“没有理由责怪鲁迅先生”

此时,吴以岭又将目光瞄向了创新药物的临床再评价。

第一次读到鲁迅先生在著作中提到的“中医是最有意无意的欺骗”的时候,吴以岭感到了刺痛。但是,在中医药创新领域跋涉多年后,吴以岭认为,“我们没有理由责怪鲁迅先生。相对于先进的现代医学来说,中医现在太需要在临床疗效上证明自己了。只有不断地、高质量地证明自己的优势,才能扭转人们的偏见,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中医最终走向世界,这条证明之路非走不可。”

吴以岭指出,纵观两千年中医药发展史,体现了其独特的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律: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中医任何理论创新都源于临床实践,历代留下来的文献也是古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假说一定要结合临床,通过组方原创提高临床疗效,经药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理论的科学价值,并强调借鉴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方法进行创新药物的临床再评价,才能使创新药物和创新理论经得住临床实践的考验。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兴起的最权威的药物疗效研究方法,它的研究特点是:多中心(多个临床研究单位)、大样本(收入大量的病例)、双盲实验(医生与患者都不知道使用的是哪种药物),以保证研究结果客观、公正、权威。

吴以岭认为,只有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才能科学、公正地评价药物疗效,才能得出真正值得患者信赖的用药依据。因此,他在全国选择了32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进行研究,最终结果证实了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的理想药效。

目前,以岭药业已对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通心络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等5种中成药进行了循证医学研究。5项循证医学研究的意义重大,将为重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干预途径和药物,对创新发展脉络学说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从创业之初确立的临床、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运营机制,发展到如今的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创新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吴以岭坚持“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创新理论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通过络病理论创新带动临床特色专科建设和新药研发,通过专利新药市场营销带动产业发展,通过大学教育和在职医生的继续教育,使得络病理论深入人心。

如今,每年有1000万人服用通心络胶囊解除病痛,每年有40万人通过以岭大讲堂接受健康教育,每年有超过10万患者就诊于以岭医院。

梦想照进现实,这就是对拓荒者的最好的回馈。(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