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桥梁 “2015—2016年度十大桥梁人物”张哲:匠心育人 用心造桥

2017-08-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5-2016年度十大桥梁人物评选活动特别报道]"2015-2016年度十大桥梁人物"张哲 新华网发(石薇摄)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1月7日电 "要想富,先修路."众所周知,若想致富发展经济,必先交通先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句人人皆知的名句更是说明,不论贫富,教育不能落后.一个国家,能够将致富和育人结合,无疑会走在时代前列,实践起来也着实不易.但是,一位身兼工程师的教授却将这两者完美融合,不仅造了座座令人惊叹的桥,更是培育了一批批杰出的

【2015-2016年度十大桥梁人物评选活动特别报道】

“2015—2016年度十大桥梁人物”张哲 新华网发(石薇摄)

新华网重庆教育频道11月7日电 “要想富,先修路。”众所周知,若想致富发展经济,必先交通先行。“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句人人皆知的名句更是说明,不论贫富,教育不能落后。一个国家,能够将致富和育人结合,无疑会走在时代前列,实践起来也着实不易。但是,一位身兼工程师的教授却将这两者完美融合,不仅造了座座令人惊叹的桥,更是培育了一批批杰出的桥梁人。

张哲,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桥梁工程研究所所长,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桥隧分院院长,风洞实验室主任,土木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出生于1944年的他,已年过古稀,是今年“十大桥梁人物”中最为年长的一位。但却精神饱满,侃侃而谈,言语之间流露着作为“桥梁人”的自信和自豪。

先工程实验 后理论教学=正确培养模式

张哲对桥梁行业的用情长达50余年。自大连理工大学任教的30多年来,共培育了200多个硕士生,几十名博士生,遍布全国各地的高校还有施工和设计单位。在育人上,他有自己独特的培养思想。

“您认为桥梁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和科研的发展以及实践如何合理地相互转化呢?”针对这一问题,张哲认为,在科研方面,必须依据实际的工程需要来做科研,不能做空洞的学科研究。他举例说到,在“小半径”和“大半径”的研究方向,许多专业人员因无科研支撑,担心出纰漏,因此无人敢做。无科研,无实践。无实践,无科研。正因为如此,他才强调,实验与科研教学应相互结合。

在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实践方面,张哲指出,学校一定要带领学生先实践,然后将实践与工程实验相结合。如此,依照实践来教学方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共同前进。

舍得育人 各个都是“抢手货”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军人物,不仅要在业务上出类拔萃、锐意创新,而且还要具备高瞻远瞩、舍得花钱的育人能力。张哲在这一点上无疑做得出色。

80年代,大连理工大学准备开设桥梁专业,急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慕名把张哲调了过去。张哲说,初建此专业,面临着学科不受重视,实验水平不足等方面的困难,最终,他采用设计加科研的方式建立了实验室。

他认为,为了学生,要发展大连理工大学桥梁研究所,就要舍得投入。

现在,他培养的学生每年都是“抢手货”,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来要人。

张哲教授更自豪地说:“一些单位听说,学生的导师是我,直接就要了,我们学校的桥梁专业在全国也是有分量的学科。”

造桥,经济实用才是重心

近十年来,张哲教授带领大工桥梁研究所设计了50余座各具特色的桥梁,包括新的设计思路,新的技术,集创新、美观、经济、实用于一体。然而在众多桥梁中,让他最引以为豪的是广东金马大桥。

1995年中标的广东金马大桥,凭借“经济型”的名号脱颖而出。大工设计院整体竞争力最弱,却在当年19家竞标单位中,凭借其首创的混凝土独塔斜拉桥(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独塔砼斜拉桥)—T型刚构协作体系设计,利于通航泄洪,施工难度与建设成本降低等优势,让其能在众多高手中拔得头筹。

张哲强调,“无创新,无发展。”每一座桥都该有它独特的条件,如大连星海大桥,是中国首座海上地锚式悬索跨海大桥。其中,锚碇采用预填骨料升浆基床技术,锚碇沉箱重2.6万吨,为国内最大沉箱。大桥可承受台风12级、地震烈度7度,寿命可达百年。这所有的设计和成果正是因为创新。

作为一名教育行业的园丁,张哲做到匠心育人。全国各地用人单位对他学生的认可便是最好的佐证;作为一个桥梁行业的工匠,张哲做到敢为人先。德国人对他造的桥曾评价“不可思议”便是最好的证明。(殷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