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谢毅 专访通威集团总裁助理、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董事长谢毅

2018-0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通威集团高管系列深度专访之二十七9月20日,在"通威集团33周年庆暨通心粉之夜"活动现场,刘汉元主席介绍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所取得的成绩

◆通威集团高管系列深度专访之二十七

9月20日,在“通威集团33周年庆暨通心粉之夜”活动现场,刘汉元主席介绍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所取得的成绩时,一连用了数个“最”:“今年1-8月份,合肥太阳能持续发挥100%-120%的产能,已成为全中国最大的电池片供应企业;七月份,我们又联手台湾昱晶能源公司,使通威集团太阳能电池片的总生产能力一跃成为全球最大。

不仅如此,我们合肥太阳能拿到了很多行业第一:公司目前是全中国销量最大的电池片工厂、全中国和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工厂、全中国电池片品质与客户评价连续六个月第一的工厂,同时公司拥有光伏行业最年轻的董事长!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全体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的同仁,祝贺他们!”

在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毅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古朴的书法作品——“放平心态、认清自我、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字幅正好对着谢董事长的办公桌,一抬头即能看见,显得尤为醒目。谢董事长说,这十六个字时刻提醒着自己,是他工作和人生的座右铭。

“我认为自己不属于聪明人,但勤能补拙,只有用勤奋来要求自己,只能笨鸟先飞。”然而这个“不聪明”的人,如今成为通威集团最年轻的高管之一,并担任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路伴随他成长的,正是这看似平淡却意义非凡的十六个字。

2013年11月18日,通威集团成功组建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面对行业大环境,公司投产后能否顺利发展?名不见经传的“行业最年轻的董事长”能否胜任?摆在谢董事长面前的,是一连串的质疑,而“白手起家”的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面对的亦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未来。

这是一段由87个人开启的新征程。两年来,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从87个员工开始,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用漂亮的成绩单回应着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公司重组后首年即扭亏为盈;2015年一路高歌,销量每月、每季度成倍增长、不断突破;2015年8月,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提前四个月完成全年挑战目标,并一跃成为晶硅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公司;同时,公司产品品质达到行业最优,产品成本实现行业最低;2015年11月,通威太阳能将启动双流5000MW晶硅电池项目建设,未来3-5年内,通威晶硅电池总产能将达到10000MW,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片生产企业。

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取得令全行业瞩目的骄人成绩的背后,是谢董事长以及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全体团队日以继夜的齐心协力付出与耕耘。其间有诸多困难与艰辛,也有实现目标的自豪和自信,谢董事长在专访中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 漫长寒冬  从零起步

“任何成绩的背后都是汗水与艰辛支撑起来的”。2013年,当谢毅董事长首次来到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时,公司可谓是“一穷二白”。谢董事长回忆,重组刚完成,那时宿舍楼的灯只亮了几盏,因为员工比较少,“草长得比人还高”,看起来特别荒凉。

“当时我对身边的周丹周总说,什么时候能把宿舍楼的灯全部点亮就好了”。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行业正在经历寒冬,许多经营多年的大企业都步履维艰,何况这样一家刚刚完成重组的“新”工厂?

从零开始、从无到有,起死回生,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

2013年,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的第一要务就是启动生产。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紧锣密鼓的筹备,当时虽然工厂P1车间已经启动使用,但还缺一些备品备件,为了保证P1车间的生产,甚至只能从其它车间“拆东墙补西墙”。机器恢复的运转,如一家工厂的脉搏开始跳动。

2014年上半年,成功复产后的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主要的任务是保障生产运行,保证开工率和拓展市场。“那时,市场上对通威太阳能还没有概念,客户也对我们不太了解。”为了拓展市场,谢董事长及市场团队长期奔波于各地市场,拜访客户。

“最多的时候一天跑了4个城市。”谢董事长回顾,有一次开车到上海启东出差,晚上10点多活动结束以后又开车赶往苏州,因为第二天早上在苏州还有工作需要处理。在他从启东到苏州的路上,遇到了雷暴雨极端天气,瓢泼大雨之中,宽阔而漫长的高速公路渐渐只有一辆车还在行驶,赶到苏州已是深夜零点。管理工厂、开拓市场的辛酸滋味,谢董事长感触颇深,他总是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并感恩这种艰苦磨练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2014年,合肥太阳能公司以夯实内部为核心,以市场推广为抓手,对组建以后的工厂进行了大调整。而随着2014年第三季度市场需求的慢慢回升,公司开始盈利,逐步走出了冬天。

■ 市场倒逼机制

眼看公司渐入正轨,冰冻已久的市场逐步复苏,但行业的波诡云谲总是让人难以捉摸。2015年一季度,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再次面临挑战,由于我国太阳能电站集中在西北内陆地区,冻土以后无法施工,基本上需要等到下半年才能开工,市场需求量锐减。再加上国外市场双反进一步加剧,中国台湾等地区电池片抢占内地市场,导致电池片市场急剧变化。

“市场是残酷的,但也是伟大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亘古不变。有一个月四个星期内,我们从亏损700万元,后来不赚不亏,再到赚700万元,最后月底赚了1783万元。”面对这种状况,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提出“市场倒逼机制”,既然无法掌控外部市场的波动,那就控制内部成本,在全行业做到成本领先。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逐个环节去降低成本,并不断提出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提案,不断挑战极限,将原本行业公认的不可能有效控制成本的环节逐步变为可能,成本一降再降,“行业电池片环节全线亏损的情况下,公司实现连续盈利”。

即便在2015年一季度行业最艰难的时期,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的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均维持在100%-120%以上,公司产销量、整体营收、毛利、净利全部超越预估水平。

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合肥太阳能公司在产供销上逐步走向成熟,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在生产上,公司从原来的停滞一两年的工厂,到目前生产成本已实现行业最低,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达国际一线企业水平;在销售上,今年1-8月晶硅电池出货量超1000MW,毛利、净利率远超全球晶硅电池企业平均水平;在供应链上,公司进一步发挥集团战略规划、上下游产业协同作用, 1-8月协助永祥多晶硅出货约3500吨硅料。

此外,公司光伏组件的还得到11个国家的认证,并进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合肥制造业30强名单,行业地位、话语权、影响力进一步得以提升和彰显。

尽管取得了如此之多的骄人成绩,但在谢董事长看来,这依然是一个市场变化极其迅速,上下波动极其明显的行业,公司的每一步行动,依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果成功是偶然,失败就是必然”,刘汉元主席的这句话,他深深地铭记在心,并不断思考如何持续夯实企业内功。

■ 团队作战  不断传播正能量

“一个企业是亏损还是盈利,你从很多表面现象就能感受到。亏损的公司团队往往是一盘散沙,而盈利的公司团队肯定是捏合的更紧。”谢董事长指出,随着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经营状况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公司基层员工的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目前精气神发生了明显变化。

谢董事长坦陈,从公司成立到2014年下半年,行情一片低迷,公司一度处于艰难的发展状态,也有许多员工看不清未来,找不到方向。现在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对公司的认可度更高、归属感更强。一切都在朝着谢董事长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寒冬到暖春,他们经历了一段最痛苦的时期。

作为公司董事长,在所处位置上备感压力的同时,他深感责任的重大。“我常常说,只有大家都把工作干好了,我作为董事长才是合格的。所以我的任务是给大家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让大家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工作。”谢董事长给了自己这样的定位。

“个人有太多的辛酸、付出与委屈,但别人不一定能看得到,但一个人的胸怀往往是被委屈撑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率与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谢董事长认为,在一个团队中,要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工作中,他尽可能的人尽其用,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让财务、生产、技术、行政、销售、采购各方面的能人,愿意在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这个事业平台上努力付出,这是打造团队的基础。而他自己也始终践行着通威一以贯之的“表率是最好的领导方式”的管理理念,全身心的投入于具体工作之中。

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严格的“奖勤罚懒”机制,对创新提案、合理化建议给予及时奖励,对违规违纪和安全生产等原则性错误进行严肃处理,并每周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扬。正如他经常提到的“人难免犯错,但不能犯原则性错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低极错误”,渐渐地,谢董事长将他对工作的态度、管理的心得植根于公司文化中,以“理解、包容、责任、担当”为理念,整个团队形成了相互支撑、团结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 既要仰望星空  更要脚踏实地

“我是2007年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管理学硕士,这所全球排名前10的大学教给我很多管理学理论,但理论和实际仍有很大差距。我们对于管理其实不需要太多纠结,刘主席作为经营企业30多年的中国商业领袖,早已总结好太多成功的经验。

”谢董事长表示,刘汉元主席对他的事业、人生影响至深,不仅仅是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最重要的是把主席的管理理论琢磨透,因为刘主席的成功离我们最近,认真去感悟这些33年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理念,最适合通威的经营现实。真正吃透、消化这些理论,同时学习其它企业的先进管理方法,我们就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在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厂区,随处可见“细节决定成败”、“效率决定效益”、“速度决定生死”等通威标志性的理念,并不断通过宣贯,很好地传递给每一位公司员工。除此之外,谢董事长还强调另外两个“决定”,即“能力决定实力,有为决定有位”。

谢董事长向记者介绍,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主席在与合肥市领导见面时说的。经历近两年的工厂管理实践,自己对这些理念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他认为,如在其位,虽然与人交好、本性善良,但不谋其政、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公司最后陷入困局,团队走到死胡同,这样的“好人”无疑又变成公司最大的“罪人”。

因此不论个人还是企业,实力决定地位,面子不是靠谁给的,是自己挣回来的,饭碗也不是谁给的,也是靠自己挣回来的。而公司给予我们大家的,是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个团队,让我们有机会造就自己、成就他人。

在大起大落、波涛汹涌的行业格局中,“不是‘尽力而为’,一定要‘全力以赴’。虽然现在公司取得了小小的成绩,但远没到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反而一刻也不能松懈。”为此,谢董事长引用刘主席的话来表达自己当下的见解:行业确实有周期,春夏秋冬始终会循环,但是自己的问题解决不好,永远会面临冬天。

尽管市场逐步打开,但随着行业地位的提高,顾客对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电池片的质量要求也更加苛刻,“都是用放大镜在挑毛病”。谢董事长介绍,这就要求公司在管理上要更加重视细节,把每一个生产细节做好了,才能长期保证良好的产品品质。

“每一天进步1%,365天以后与今天相比就是当时的38倍。每天退步1%,365天之后仅是今天的0.025%。”他认为,一家公司需要不断改进,才能越来越好,做人亦是如此,注重与他人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用“放大镜”找别人的优点,多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面对行业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谢董事长表示,虽然过程中充满着太多的辛酸和苦楚,但也很享受这所有的经历,“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我和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全体同仁共同的事业。”而他也是一个务实的人,“百分之一的时间仰望星空就够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还必须埋头做事”。

“不论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胜利和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不言放弃,永不言败,这是我在合肥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谢董事长告诉记者。放平心态,尽管市场竞争依然残酷,行情依然瞬息万变,唯有“用心工作、用智慧工作、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工作”,相信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继续努力,通威太阳能(合肥)公司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