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的父亲黄达人 左翼剧匠白薇简介:讲述白薇一生大的故事

2017-05-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白薇是湖南现代作家中一位不凡的女性,她对爱情执著忠贞,却饱受包办婚姻的痛苦和爱人三心二意的折磨;她生活贫困.疾病缠身,却一直为党和人民笔耕不 辍.从浪漫恣肆的戏剧到朴素写实的诗歌,她将生命与文学紧紧连在一起,为国家奉献,为女性呐喊,谱写着壮丽的戏剧人生之歌.一.秀水碧珠 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黄鹂,别名黄素如,生于湖南资兴市秀流村.这里地如其名,青山环抱,青山下嵌着秀丽的东江湖,湖水碧如翡翠,湖中 船只点点,居住着一千多人.白薇家世来头不小,她的祖母是太平天国洪宣娇的部属,曾挥舞双

白薇是湖南现代作家中一位不凡的女性,她对爱情执著忠贞,却饱受包办婚姻的痛苦和爱人三心二意的折磨;她生活贫困、疾病缠身,却一直为党和人民笔耕不 辍。从浪漫恣肆的戏剧到朴素写实的诗歌,她将生命与文学紧紧连在一起,为国家奉献,为女性呐喊,谱写着壮丽的戏剧人生之歌。

一、秀水碧珠 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黄鹂,别名黄素如,生于湖南资兴市秀流村。这里地如其名,青山环抱,青山下嵌着秀丽的东江湖,湖水碧如翡翠,湖中 船只点点,居住着一千多人。

白薇家世来头不小,她的祖母是太平天国洪宣娇的部属,曾挥舞双刀,驰骋沙场。后天京被曾国藩攻破,她追随太平军余部流散到资兴 这个风水秀丽的地方,被当地湘军军官黄秋芳看中。

当时黄秋芳已有妻室樊氏,便纳其为妾。因此白薇祖母虽嫁入名门,但地位不高。白薇的父亲黄达人是一位有着 新思想的爱国青年,为了寻求救国之道,远赴日本求学,后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在家乡办新式学校。

然而袁世凯当道后,局势大变,黄达人感到非常失望,昔日 的热情被一盆冷水泼灭,从此不再提"革命"二字,在家乡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家庭的影响对白薇来说是十分大的,特别是祖母和父亲。 1894年,也就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这一年,白薇降生于青山绿水之中,家里给她取了个美丽的小名,叫"碧珠"。

祖母对碧珠十分疼爱,祖孙二人形影不离地一 起去挖野菜、种地。休息时,祖母讲起当年太平天国种种有趣的故事,还讲王昭君、花木兰、穆桂英等古代女英雄。

巾帼们潇洒英勇的形象在碧珠心里扎根,她对祖 母说:"阿婆,我长大了,也要当个男子汉似的女子汉,离开家,到处飞。"(白舒荣、何由《白薇评传》)她敢爱敢恨的性格在此显示出来。祖母带她到三岁,虽 然只有短短的几年,却在白薇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祖母如她的启蒙老师。

有一次她看到蝙蝠成群在黄昏的天空飞舞,便拿起笔在纸上画下,拿起自己第一次的创 作,她兴高采烈地去找母亲,心想母亲肯定会表扬她聪明,可母亲正和别人说话,瞅都没瞅一眼。

白薇受到打击,悻悻地去找祖母。祖母高兴得直夸她画得好,从此 开始教她画画、刺绣。黄家共有六女一儿,白薇作为长女,年纪虽小,却很懂事,从早到晚替母亲分担繁重的家务。

虽说祖父家势显赫,但祖母不是正室,并没有分 得什么值钱的东西,家中有姊妹七个,父亲尚在外求学,因此生活过得清贫如洗。大大小小的家事母亲一个人扛不住,年幼的白薇和妹妹们就过早地顶个劳力了。上 学的年纪已到,农村只有男孩才有"权利"去读书,白薇只有羡慕的分。

舅舅家的表兄弟们经常来她家玩,他们读书的时候,她就在旁边偷偷地记。等晚上睡觉的时 候,她又爬起来翻开书,将《三字经》、《诗经》上的字一个一个地认,有的字笔画太多,她就写在手上,出去劳作的时候抽空背背。

父亲黄 达人留学回到家乡,看到白薇无人教导也能识字记账,心里既安慰又惭愧,一腔热血的他准备在家乡兴办新式学校,将外国先进文化传播给家乡渴望求知的孩子们。

黄达人联系当地热心的朋友,说干就干,通过朋友的帮助,在家乡办起一个完全小学,自己担任校长兼教员,开设国文、历史、数学等新式课程,另请两位留日同 学,教材全由教师们自己编写。白薇此时正式开始上学了,父亲给她取了个学名:黄彰。

她的四妹也和她一起上学,名黄显,从姐妹俩的名字可看出父亲当时的热切 希望。学校分为高等初等两部,高小的课程水平相当于初中,学生年龄从十到二十五岁不等。黄彰和黄显在全校是仅有的女学生,女孩子能进学堂念书当时是很荣耀 的。

得益于父亲,白薇接受新式教育,思想与那些封建礼仪相悖而行。父亲亲自教她学习数学、国文、历史、地理,听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主权在 一点点丧失,白薇年幼的心满腔愤怒,而英雄们的壮烈事迹又让她感动得落泪。

小学的生活给白薇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对于一个渴望学习的孩子来说,能进学堂 学习是多么美好的事!放学后,她和妹妹一路高高兴兴地结伴回家,听着小鸟欢快的叫声,感受着清风拂面的舒适,路旁翠绿的修竹、火红的杜鹃花也安静地看着她 们,欢快的心在如画的风景中雀跃。

然而好景不长,快乐的读书生活维持不到两年,父亲便得了重病,清朝政府又追捕革命党,父亲的学校只能关闭。

童年生活有苦有乐,清苦的生活使白薇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她一生贫困,并为病痛所折磨,但从没有因此放弃文学之路,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祖母和父亲的教 育使她养成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尽管进入学校的时间不长,但她和农村其他孩子明显区别开来。

新式教育为她点燃了一盏明灯,指引她向进步的新文学 走去。 二、不幸婚姻 秀流村有个风俗,每年秋收过后到冬闲时节,都要请来戏班子唱个七天,以庆丰收。

秀流戏台搭在 田畔,秋收后田刚好干硬了,有足够的空间搭建戏台子。戏台搭建得很精美,画栋雕梁,绘着各种人物花鸟。一年难得赶上一趟盛事,能尽情娱乐一下,乡亲们一逢 唱戏便从四面八方聚拢来。 戏台上喇叭唢呐热闹非凡,戏台下的热闹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来看的人成千上万,将田畔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 一旦看到熟悉的人,就打着哈哈一起说长论短,笑语不断,不管旧识还是新欢都聊得热火朝天。小贩们抓住做生意的最佳时机,将各种小吃摊搭在稻田外围,米粉、 糍粑、粥、面点……湖南、广东各地的小吃应有尽有。

人多的地方自然成了媒婆的好去处,她们看戏是假,拉红线是真,扒开不断穿梭的人群,瞅准谁家姑娘,便凭 她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凡人夸成神仙。

白薇和母亲在人群中被媒婆发现,媒婆将只有七岁大的白薇说给寡妇之子李登高。寡妇请他们母女吃了一碗鸡蛋汤,谈笑投机的 时候,母亲便一口将婚事答应了下来。

可怜的白薇岂会知道一碗汤就定下了自己的终身!家里人都觉得这事答应得太草率,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母亲 一向是当家作主之人,悔亲是不可能的了。除了白薇,其他姐妹的命运也由母亲一手掌握,送礼似的把几个女儿给人做了童养媳,三妹才两个月就定好了人家。

封建 家长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儿女们造成多少婚姻悲剧! 白薇14岁时,婆家再三催娶,正在读小学的她跪在父亲面前恳求:"我不 嫁,我要读书!

"父亲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封建思想的念头随着岁月流逝而消失了,他说婚约如同法律,已经定了就不能违背。白薇抗婚的举动毫无作用,拧不过李 家成天上门要人,拖延了两年时间,16岁白薇被逼出嫁。她的丈夫李登高是她在完全小学的同班同学,也是娇生惯养唯母命是从的独生子;婆婆不仅是寡妇,还是 远近闻名的泼妇。

白薇出嫁途中设法逃走,可弱小的她斗不过身高体壮的送嫁人,逃脱计划失败。婆婆以为黄家富有,父亲嫁女儿会风风光光,结果白薇的父亲厌恶 这些乡下俗礼,故意给女儿极少的嫁妆,总共两个箱子,不是两箱子银元,而是一些半旧衣服、几本书和几串可怜巴巴的铜钱,这让婆家大失所望。

进门看不顺眼, 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婆婆讨厌白薇看书,丈夫都不识字,媳妇舞文弄墨的算什么,身为人妇就得担起家庭重担。

为了不让白薇看书,婆婆想出一个绝招,辞退了 家里的长工短工,大大小小的活全让白薇干,诸如砍柴、挑粪这些男人干的活都不放过。白薇整天被婆婆盯着累死累活,只能偷偷摸摸看自己带来的书,为此挨过不 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