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朱载堉 李约瑟评朱熹的科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2017-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朱熹理学的科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有三:其一,朱熹理学是一种

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中,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朱熹理学的科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有三:其一,朱熹理学是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其二,朱熹理学是现代有机自然主义的先导;其三,朱熹的有机自然主义是科学的。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产生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高峰时期的宋代,并影响至晚清,在中国思想界占主导地位达七百年之久。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何以从明清之际开始落后于西方,不能不研究朱熹理学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由于长期以来,朱熹理学多被界定为唯心主义哲学,所以,朱熹理学一直被看作是对科学技术发展起消极作用的因素。但是,李约瑟对朱熹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较多地是以一种肯定的方式予以评价。研究李约瑟对于朱熹理学的评价,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李约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所以会共同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新儒学家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密切连系的。换句话说,新儒学家这一思想体系代表着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它本身是唯物主义的,但不是机械的唯物主义。

实际上,它是对自然的一种有机的认识,一种综合层次的理论,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1〕说朱熹理学是唯物主义,必须首先对朱熹理学中的“理”以及理气关系作出唯物主义的说明。

朱熹的理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两层含义。李约瑟讨论朱熹的理较多地是就其在自然界中的意义而言,为此,他把理解释为“宇宙的组织原理”。〔2〕他反对把朱熹的理说成是主观精神性的东西,也反对把朱熹的理等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

他说:“躯体的形式是灵魂,但中国哲学的伟大传统并没有给灵魂留下席位。……理的特殊重要性恰恰在于,它本质上就不象灵魂,也没有生气。再者,亚里士多德的形式确实赋予事实以实体性,……但气却不是由理产生的,理不过是在逻辑上有着优先性而已。

气不以任何方式依赖于理。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和‘原质’,但理本身却既不是实质的,也不是‘气’或‘质’的任何形式。……理在任何严格的意义上都不是形而上的(即不像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那样),而不如说是在自然界之内以各种层次标志着的看不见的组织场或组织力。

纯粹的形式和纯粹的现实乃是上帝,但在理和气的世界中,根本就没有任何主宰”。〔3〕这样,李约瑟实际上把朱熹的理看作是客观世界的秩序、模式和规律,而否认其中包含任何精神性的东西。

就朱熹的理气关系而言,李约瑟在把理界定为“宇宙的组织原理”的同时,把气解释为“物质———能量”。在理气先后问题上,朱熹曾说过:“理气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4〕又说:“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5〕“以本84体言之,则有是理然后有是气。”〔6〕这里既有理气不可分离、不分先后的观点,也有理先气后的说法。

对此,李约瑟说,这是“把宇宙生成论的问题和形而上问题轻易地混淆在一起;‘先’和‘后’也可以解释为‘实在’与‘现象’”〔7〕。按照李约瑟的解释,朱熹讲理气本无先后,是从宇宙生成论而言的;而讲理先气后,是从形上学而言的。

就朱熹讲理气本无先后而言,说朱熹理学包含唯物主义因素,这应当不成问题。而朱熹讲理先气后,李约瑟以为,这里的理“不过是在逻辑上有着优先性而已”。这是吸取了冯友兰先生的逻辑在先论。

这样,朱熹理学中既讲理气本无先后又讲理先气后而出现的自相矛盾被李约瑟看作是“把宇宙生成论”的问题和形而上问题“轻易地混淆在一起”所致。但李约瑟还是认为,在朱熹理学中,理气本无先后比起理先气后更为重要。

为此,李约瑟认为,朱熹在理气先后问题上实际上是“认为物质———能量和组织在宇宙中是同时的和同等重要的,二者‘本无先后’,虽然后者略为‘优先’这种信念的残余极难舍弃”。〔8〕李约瑟还认为,朱熹之所以难以舍弃理略为“优先”的信念,“理由乃是无意识地具有社会性的,因为在理学家所能设想的一切社会形式中,进行计划、组织、安排、调整的管理人,其社会地位要优先于从事‘气’———因而是‘气’的代表———的农民和工匠。

”〔9〕

由此可见,李约瑟把朱熹理先气后的观点归于形而上问题,而把其理气不可分离、不分先后的观点当作宇宙生成论问题突出出来,作为朱熹科学思想的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李约瑟明确认定朱熹的科学思想属唯物主义。

关于朱熹理学的有机自然主义,李约瑟认为,朱熹所谓理气不可分离,即“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10〕不仅表明朱熹的理与气不能等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而且反映出现代有机主义的基本观点,即物质———能量与组织的相互结合、不可分离。

他说:“朱熹以其中世纪的方式肯定理和气的普遍的互相渗透,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11〕对于朱熹所说:“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12〕以及太极派生万物又寓于万物之中的“理一分殊”,李约瑟说:“当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一精心表达的自然体系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宋代哲学家所研究的概念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

〔13〕此外,李约瑟从现代有机主义的观点出发,对朱熹关于宇宙结构及演化、生命起源及人类产生等思想进行了分析,并给予高度评价,进而把朱熹理学解释为“对有机主义哲学的一种尝试,而且决不是不成功的一次尝试”。〔14〕

李约瑟称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15〕朱熹不仅把整个自然界综合成一个有机体,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李约瑟说:朱熹“通过哲学的洞察和想象的惊人努力,而把人的最高伦理价值放在以非人类的自然界为背景。

或者(不如说)放在自然界整体的宏大结构(或象朱熹本人所称的万物之理)之内的恰当位置上。根据这一观点,宇宙的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道德的,并不是因为在空间与时间之外的某处还存在着一个指导一切的道德人格神,而是因为宇宙就具有导致产生道德价值和道德行为的特性,当达到了那种组织层次时,精神价值和精神行为有可能自行显示出来。

”〔16〕李约瑟认为,朱熹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综合为更高层次的有机体,这一思想非常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和怀特海的有机主义哲学的世界观。

李约瑟崇尚以现代哲学家怀特海为代表的有机主义哲学。他在分析有机主义思想的发展历史时,从现代有机主义者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黑格尔、莱布尼茨;并且进一步追溯到中国的庄子、周敦颐和朱熹。这样,李约瑟就把朱熹的有机自然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直至现代有机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

他说:“虽然理学家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无所知,却十分密切地接近辩证唯物主义或进化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与之性质十分相同的怀特海的有机主义哲学的世界观。”〔17〕并明确地称朱熹理学为“现代有机自然主义的先导”。〔18〕

在李约瑟看来,中国的有机自然主义在战国时期的道家中已见端倪;他研究过庄子、《管子》的有机自然主义。此后,他又进一步把逐渐形成的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看作是朱熹理学有机自然主义的思想背景,并明确认为,朱熹理学是中国古代有机自然主义的系统化。他说:“中国的这种有机自然主义最初以‘通体相关的思维’体系为基础,公元前3世纪已经由道家作出了光辉的论述,又在12世纪理学思想家那里得以系统化。”〔19〕

李约瑟在追溯现代有机主义发展的历史时,给予朱熹理学的有机自然主义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朱熹是在缺乏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背景下,不曾经历过相当于伽利略和牛顿的阶段,主要是靠洞见而达到一种类似于怀特海有机主义的哲学;而且他认为,标志有机主义在西方第一次出现的莱布尼茨单子论与理学家们的有机自然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