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与母亲 “父母修养”之十三:《读聂绀弩的“怎样做母亲”》

2017-07-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过去,只读到过"怎样做父亲"的文章,比如鲁迅先生1919年发表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还没有读到过怎样做母亲的文章.我估计个中原因是,在中国的家庭里,教养孩子,父亲和母亲习惯的分工是"父教母养".教育子女的事,一般都是由父亲承担;母亲只是管"养",负责"吃喝拉撒睡",并不承担教育子女的任务.所以,用不着专门论述怎样做母亲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原香港<文汇报>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我

过去,只读到过"怎样做父亲"的文章,比如鲁迅先生1919年发表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还没有读到过怎样做母亲的文章。我估计个中原因是,在中国的家庭里,教养孩子,父亲和母亲习惯的分工是“父教母养”。教育子女的事,一般都是由父亲承担;母亲只是管“养”,负责“吃喝拉撒睡”,并不承担教育子女的任务。所以,用不着专门论述怎样做母亲的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原香港《文汇报》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我国著名作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聂绀(gan去声)弩先生1940年12月6日在桂林写的《怎样做母亲》一文。

这是一篇回忆录,说的是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怎样凶狠地打他,造成什幺样的后果,以及他对母亲总是打他的原因的分析,对天下做母亲的劝告。这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同绝大多数回忆母亲对儿女的恩德的文章完全不同,那简直是在控诉他的母亲。因此,印象非常深。

当时,我读之后,有一个感觉:觉得聂绀弩的母亲太特殊了。一般说,在中国是“父严母慈”,严格管教子女的是父亲。中国的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凶煞恶神”,就像《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就像鲁迅笔下《五猖会》中的父亲。

而母亲呢,一般都是温柔、娴惠,对孩子关怀体贴、无微不至。要是说到打孩子的话,因为那的确是个“力气活儿”,理应由膀大腰圆、身强力壮的父亲承担,没有母亲什么事。聂绀弩在他的回忆录中所写的他母亲的情况,没有普遍意义。更何况他母亲生活在旧社会,现在是新社会,今天已经没有那样凶狠的母亲了。因此,读了之后也没大在意。

近些年来,又引起我对聂绀弩那篇文章的注意。什么原因呢?

我发现,近来母亲殴打孩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且后果越来越严重,造成极为严重后果的事件屡屡见诸新闻媒体,比如:前些年,青海夏斐的母亲,因为儿子考试没有达到90分,便将9岁的儿子殴打致死;1999年,山东宁阳下岗女工王某,就是因为5岁的女儿写不好阿拉伯数字而被她活活打死;浙江金华学生徐某的母亲,因他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受到母亲的殴打,后被儿子把她给打死;北京房山区9岁的王闯,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还撒谎,被母亲殴打得遍体鳞伤,导致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才转危为安;不久前,广东阳春市13岁的黄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又不愿意读书,被母亲活活吊打致死……

这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悲剧发生之后,我不禁诘问:今天的母亲这是怎幺啦?这便不由自主地使我又想起了聂绀弩先生所写的关于他母亲的回忆录。

一般地说,男人有阳刚之气,女人有温柔之美。要是那孩子非打不可的话,充当“打手”的,也应该是威猛强悍的父亲。过去,家庭里不是常有这种情形嘛:孩子在家不听话,母亲管不了,就警告说:“你等着,你父亲回来,好好收拾你!”

现在,许多母亲无须说这种“没有力度”的话了,而是身先士卒,亲自上阵,自己动手收拾了!当孩子把母亲气急了的时候,身边有什么家什,顺手抄起来,就没轻没重、没头没脑地打将起来。使孩子致伤、致残、致死,个别的把孩子打急了,孩子竟然对母亲下了毒手!这些触目惊心的家庭暴力,造成如此极为严重的后果,是人们,包括做父母的也是不曾想到的,不愿意看到的。但它却发生了,这使我心情十分沉重。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再一次重温聂绀弩先生早年写的这篇文章了。尽管聂绀弩先生不是教育家,而且那是在七十五年前写的这篇文章,今天仍有必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它仍对今天的母亲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聂先生的母亲是怎样殴打他的

当年,聂绀弩的母亲和今天打孩子的母亲还不大一样。作者在文章中说,他的母亲没上班,是典范的“全职太太”,生活单调,无所事事,穷极无聊,是一个“打牌党”。他详细描述说:

“她一拿起牌,就不能再惹她:一惹,她就头也不回,反手一耳光。输了钱,自然正好出气;奇怪的是,就是赢了也是这样。”

有一次,母亲扯着他的耳朵,从里屋扯到堂屋,要他跪下,手里拿着一核鸡毛帚。凶狠地说她放在桌子上的两个铜板不见了,非逼着年幼的聂绀弩承认偷了不可。

聂绀弩在文章中无奈又无助地说:“我既无法分辨,就只好耸起脑袋、脊梁和屁股挨打,母亲也真是一个青天大老爷,她从来不含糊地打一顿了事,一定要打得‘水落石出’。偷钱该打,不算;撒谎该打,也不算;一直打得我承认是我偷了,并且是买什幺东西吃了,头穿底落,这才罢休。不用说,这都是完全的谎话。”

那样大搞“逼供信”的结果是什幺呢?作者说:“记得很清楚,从那次起,我知道了两件事:一、钱是可以偷的;二、人是可以撒谎的。”

在经常挨打的经历中,作者总结出母亲打孩子的两个显着“特点”:

一是,“母亲打我的时候,从来不哑打。一面打,一面一定骂:‘砍头的!’‘杀脑壳的!’‘充军的!’‘短阳寿的!’母亲虽不能说是大家闺秀,却也不出身于什么低微人家,不知为什么知道那幺多的骂人的话。”

二是,“母亲打我的时候,从来不许我的脚手动一下。她有一句术语,叫做:‘动哪里打哪里。’儿子也很难为的像绵羊,动一下,跳一下,一面固然是心里受了许多冤屈,无可申请投诉,一面也只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的反映。但这却多费了母亲的许多力,也使父母的贵体多吃了许多苦。”

在聂绀弩二十多岁的时候,做了官。母亲还洋洋得意地称功说:“不打不成人,打了成官人,要不是我从前打你,你怎会有今天?”

作者听了,感叹道:“为了证明她的话之不正确,我有时真想自暴自弃一点才好。”

“不打不成材”,还成了一些殴打孩子的父母坚定不移的信条!那些父母难道还要挨打的孩子替他们邀功请赏,对他们的殴打“感恩戴德”吗?

殴打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什么创伤

经常打孩子,不仅使孩子吃皮肉之苦,严重的还会危及孩子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心灵上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聂绀弩先生在自己的亲身体会中,深切地体验到,经常挨打给自己心灵上至少造成了三个方面的严重后果:

其一,“我从小就很孤僻,不爱和人来往,在热闹场中过不惯。这是鸡毛帚教育的结果。”在作者的家乡,有这样一句俗语:“欢喜欢喜,讨根棍子搬起。”意思就是快乐之后会挨打,也就是乐极生悲。因为“乐”与“悲”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为了避免悲,就是看见“乐”也怕了,使人变得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