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如的儿子 张纯如母亲:女儿的死和南京大屠杀未必有关

2018-0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

核心提示: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凤凰卫视12月18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张纯如遗书片段:亲爱的布瑞特,妈妈、爸爸和纯恺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一直在为生或死的决定而纠结,你们不会希望一个人在她的余生,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太软弱,无法承受未来那些痛苦和烦恼的岁月,请原谅我爱你们的纯如。

解说:2004年11月9月,在留给丈夫、父母和弟弟一封打印出来的遗书后,张纯如离开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寓所,当天深夜,她的遗体在一处高速公里旁的车中被找到。

陈晓楠:2004年,当张纯如自杀身亡的消息传来,全世界为之震惊。张纯如美国华裔女作家,生前以《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而闻名于世,可以说这是第一部全面而深入,反映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1997年,该书在大屠杀60周年之后出版,西方世界这才第一次震惊于这场人类史上的惨烈暴行,而张纯如,这位时年仅29岁的美丽女性,则成为了东西方两个世界关注的明星,然而七年之后,当张纯如再次作为各大媒体报道焦点的时候,却已经是一个悲剧故事的主角了,张纯如的死因,在其后的这些年里一直被人们议论着、揣测着、探寻着。

2011年,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的悲痛之中,耗时六年多为女儿写出了三十万字的传记,《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2012年,这本书的中文版发行,所有怀念和关注张纯如的人们,终于可以透过这样的一些文字,以最近切的视角去触摸张纯如的灵魂,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要去写《南京大屠杀》这样一本书以及她因何而死。

张纯如着迷文字 母亲促其关注南京大屠杀

解说:2012年5月2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张盈盈和张绍进又一次来到了女儿的雕像前。这座青铜雕像是馆方在张纯如去世后,特意委托艺术家创作,并永久陈列于纪念馆外的。1995年盛夏,当张纯如身穿圆领衫大短裤行走于南京街头时,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个来自异国的年轻姑娘能和这座城市以及那段久远的黑暗历史,建立如此紧密的纽带。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诞生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美丽校园中。一年后,作为物理学博士后的父亲和生物化学博士后的母亲,进入伊利诺伊大学成为教授,又一年后,弟弟纯恺出生。在世界顶尖高等学府的优美环境中,张纯如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她性格多思、敏感,内心充满激情,与钻研理化的父母不同,她对文字有着来自天性的着迷。

十岁的时候,她就写下了一首关于孤独的小诗,"孤独是湖那边传来的蟋蟀叫,日落时树叶发出的沙沙声"。

她还将自己写的故事和诗编成一本书,并自封为作者,也许从那时起,写书就成为了她一生的志向。有一年父亲张绍进从台湾探亲归来,带回来一张蚕纸,蚕卵孵化后父亲教他们用桑叶养蚕,姐弟俩着了魔每天守着蚕宝宝,看着他们长大吐丝成茧,这来自中国的古老游戏让少年张纯如,对那遥远的血脉之根产生好奇。

张盈盈:她就会问我,我们为什么会要到美国来,为什么不呆在中国,她最好奇是像她那么大的时候,我们在中国什么样子?

记者:你怎么说呢?

张盈盈:我们当然就告诉她了,她那个时候九岁、十岁,我们那个时候正还在逃难呢。

解说:1940年,张盈盈出生于战乱中的重庆,从那时起一直到1949年随家人退守台湾,她人生中的前十年一直在跑警报、疾病、饥饿、战火和全家人的颠沛流离中度过。1937年日军逼近南京,正在国民政府任职的张纯如的外公张铁君,从水路撤往湖南,他和妻子相约在芜湖会合,然而苦等四天,妻子还不见踪影。

最后一天官船即将起锚,张铁君绝望地对着江面呼喊妻子的名字,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从远处驶来的一艘小船上妻子探出了身喊道我在这里。

张盈盈:假如那个时候她不会合的话,我父亲就说那他就再也见不到我母亲,这一家就失散了,父母亲经常讲这一幕,他就觉得是老天帮忙了,让我们存活下来。那么这个故事我当然就很自然地讲给我们的儿女听,纯如从小就对这段历史很有兴趣,那么她就说假如我父母亲失散,那就没有我,也没有她了。

解说:中国人的苦难历史就这样以一个家族传奇故事的方式,从外同外婆传到母亲,再传到张纯如这里。1972年,张铁君也和妻子移民美国,在外公那堆满中国古籍的书房里,张纯如被一遍遍告诫着,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

这位老人眼中的骄傲和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忧虑,也许并不能为少年张纯如所理解,但这一切都在她心里埋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1985年,17岁的张纯如考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数学和计算机双学位,如果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她会像父母一样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大二时,她却忽然决定转到新闻系,她的选择虽出人意料,但依然获得父母无条件的支持。

张纯如本性中对文字的热爱,和对现实世界的好奇统一了起来,这个世界从此多了一位重要的纪实题材作家。

但张纯如开始的职业之路并不顺利,实习后她被美国几家著名媒体拒绝,为了养活自己,她还做过比萨外送的活,这让父母非常担忧。在他们看来这一阶段的张纯如,过于野心勃勃而又缺乏耐心,她急切地想成为"将军",而不愿意在大媒体中从一个基层的"小兵"做起,张纯如本人也承认自己过于个人主义,并不愿意成为团队的一部分。

张盈盈:真的是想,她的心里,我是觉得她是有一个目标的,她就是想要写一本很好的书变成世界名作家,这个是她的梦想。她当时一直跟我讲,她不要花很多时间去交一个男朋友,她就说她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女孩子,为了要交男朋友花那么多时间。

解说:二十岁的张纯如身材高挑、非常美丽,但派对、约会、时装、购物,这些寻常女孩乐在其中的事物,完全不能占用她的精力,似乎她也从不为情所困。1991年,她和初恋男友道格拉斯·布瑞特结婚。同年张纯如的作家生涯曙光初现,导师将她介绍给出版人苏珊·拉宾那,后者要她写一部关于从美国回到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书。

1992年5月19日,张纯如和母亲在外公外婆家相见,当晚她们抵足而眠,张纯如兴奋地向母亲讲起她的新书,以及第二本书的选题计划。

张盈盈对这些选题都不感兴趣,她建议女儿至今仍然很少有描写二战中中国的英文书籍,也再次谈起了父母在长江边险些失散的故事,谈起了南京大屠杀。张盈盈再后来的文章中说,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晚上,我们聊了那么多,以至于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来话来,这便是《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缘起。

1994年,张纯如的第一本书,描写钱学森生平的《蚕丝》出版,书名"蚕丝"灵感来自于她儿时养蚕的经历。张纯如在她的"畅销书作家"的理想道路上初露锋芒,但就在当年,她迎来了扭转她一生的时刻。接受母亲的建议,张纯如开始关注中国抗战的素材,12月13日她在加州参加一次会议时,看到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展,这些照片猛然击中了她。

在后来的书中张纯如这样写道,"尽管孩提时代我就听到许多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事情,但却从未做好准备看到这些照片。在这个极度痛苦的时刻,我醒悟到不仅生命是脆弱的,人类的经验本身也是脆弱的"。随后张春如给出版人和母亲打电话,说她必须把南京大屠杀,作为下一本书的题目,甚至甘愿自费出版。

张纯如生前访谈资料:我感觉到如果我出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个时间,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具尸体了,一具无名的尸体。在半个世纪之后没有人会关注,而那些犯罪者甚至会说,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尤其让我感到恐惧。

魏特琳日记引共鸣 张纯如前往南京探寻真相

解说:开始写作前,张纯如震惊的发现在世界范围内,竟没有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权威专著,而相关资料也稀少零散、湮没无闻,她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在这里她有了惊人的发现。1995年1月的一天,张盈盈忽然接到女儿的电话,电话那边张纯如哭了起来,原来她刚刚读完了魏特琳日记,魏特琳和张纯如一样也毕于伊利诺伊大学。

1937年在南京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期间,她目睹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并以人道主义的勇气和坚持,在学校内庇护了上万名妇女和儿童,使他们免受歼杀凌辱,而她本人也数次遭受日军威胁面临险境,而在1940年回国后,南京大屠杀却像一个无法摆脱的恶梦,始终折磨着她,不久,魏特琳自杀身亡,同样作为勇敢的女性,魏特琳的悲剧引起了张纯如的强烈共鸣,1995年盛夏,张纯如从美国飞往香港,然后转乘火车从广州来到南京,从这座陌生而略显凌乱的城市里,张纯如开始探寻六十年前历史浓雾中的血腥味道。

被介绍来协助她工作的几名中国友人一开始惊讶于张纯如的年轻,但很快他们就被她的执着与勤奋打动,张纯如跟随向导穿行于当年城边的各个刑场,无数平民青壮年被日军当做隐藏的国军士兵而被集体杀戮,她忆起儿时外公外婆和父母向她讲述的场景,扬子江水都被血水染红,那时她甚至认为这只是长辈口中夸张的故事。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