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李德胜 写自然之性 生活之心——谈李德胜的写生作品

2018-05-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德胜成长于东西方文明夹击的澳门,又从摄影到绘画创作,他丰硕的成果带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二零零三年,他的作品<庐园探胜>夺得<第十二届

李德胜成长于东西方文明夹击的澳门,又从摄影到绘画创作,他丰硕的成果带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二零零三年,他的作品《庐园探胜》夺得《第十二届全澳书画联展》中国绘画素材的最佳创作特别奖及最佳创作,并于第十五届、第十八届及第二十一届《全澳书画联展》中获奖,更在不同的艺术比赛中屡获好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观李德胜写生作品,自然且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又不难看出其中的师古人而得其气韵骨法,师造化得其神骨性情。具体道来,他以龚贤、石涛、弘仁、八大、黄公望、范宽……为风骨,以自然为意境,以生活为写照。

中国画艺术在传统艺术中就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所以中国画艺术家都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从直观的感性的模写,通过活跃生命的传达,达到最高境界的意境的表达。

宋代的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指出:"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得其性情,自然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

可见意境对山水画作品极为重要,李德胜虽从传统入手,但不拘泥于古法,他的山水写生作品追求中国意象神韵而以达心匠自高,达自己胸襟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通过中国毛笔的飞跃,演绎成一幅幅凝神寂照的神奇妙境。当我面对他的画时,感觉有一种难名之妙意,寓于其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创造。他的写生作品无跋扈飞扬之燥率,有着沉寂相映之精能,入木三分而又精神灿烂,似有一股空灵清逸之气,一种清新淡雅,趣入于理、里外生趣,百看不厌,引发观者无尽的遐思与超逸之情绪而达静极而动的境界。

李德胜重视写生,以为情景之妙,惟宇宙之间情景无穷。他喜欢充满人情味的乡村小景,村庄、老屋、菜地、杂树……还有标志着现代生活的路灯、教堂、围墙、公交车、电线杆,运用传统的笔墨语言写就了极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写生作品。他的足迹踏遍了澳门的每一个角落,故乡珠三角和边远少数民族村寨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我们看到他的每一幅写生作品都独具匠心,那山石、树木、云水、农舍,远、中、近诸景的位置、大小、主次及虚实等,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笔墨所到之处,即形神俱来,画面脉络气息自然,没有多余的笔墨,可谓惜墨入金。

"笔湿显高度",这是山水画家对山水创作的高要求,更是传统山水画形式美感的最高要求。黄宾虹曾对中国画的用笔从审美的角度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画有初观令人惊叹其技能之精工,谛审之而无天趣者,为下品。初见为佳,久视也不觉其可厌,是为中品。初视不伸佳,谛视而其佳处为人所不能到,且与人以不易知,此画笔之重要在用笔,此为上品。"这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从直觉的审美感受上来品评的标准。这种强调"贵在用笔",以笔墨气息所构成的综合整体效果为衡量标准,无疑是传统中国画审美价值的真正体现。我们看李德胜的运笔用墨,其干笔不枯,湿笔不滑,淡笔不薄,浓笔不浊。用笔沉着而劲健,用墨丰润而清厚,并在千变万化的笔墨运转中透逸出与物象自然及主体心境浑然一体的境界。

李德胜的写生中有相当部分作品以"淡泊"为基调,中国画家作画并非仅仅用手用眼,而是通过手眼将头脑中的美感经过用笔用墨传达出来,故而中国画又称"心画"。这其中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这种淡泊的风格,用拘谨的笔法是表现不出来的,它需要在扎实的笔墨功底基础上随意挥洒,并完全受制于作者艺术境界的修养及主体心理模式的创造,随着作者创作构思与情感的流动展开而起变化。

以他的写生作品《春池水暖》为例,江南水乡的恬静淡泊之气,线条以简而淡的笔毫随意挥洒,其间的水塘描绘特有经典之笔,水的用笔如此沉稳有不乏生动,感觉安静,感觉在流动。可见他的用笔已从笔线的实体扩散,融于物象之中,与墨色浑融渗透,相映成趣,传达出深远、丰厚、朗润的层次,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鲜明的艺术个性,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映衬出大自然勃勃生机。

本来山水画得形式与意境是一般人无法解决得矛盾,但我们看到李德胜的写生作品构图常独辟蹊径,具有很强的形式感,恣肆中含章法,颖异中见谨严,具有单纯、洗练、奔放,以及趣入于理,理外又生趣的艺术特点。

如他的《澳门童军总会址》极具有形式感,构图上更是奇特,大片的空白居于画面左边,围墙之势呈右,全靠画面右边树的朝向牵引住整个画面的之气势。再看画面中的几棵树的排放位置,基本都单独存在,但其中又互相呼应,顾盼生姿,全然没有孤立之感。

李德胜认为艺术的道路是漫长的,是一辈子的事。我想,李德胜先生的艺术是属于他内心的艺术世界,他的写生作品源于自然,写于生活,是他精神境界的真实显现,是自然再现和内心表现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达到笔墨俱忘、纯为山水传神的境地,并构成李德胜写生山水的独特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