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郑位三错误 中原突围 在国民党军围攻下我军损失惨重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目前,学术界已发表或出版了以<中原突围史>为代表的一大批有关中原突围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突围前后及其最终保存兵力仍然没有统一而可信的说法.

目前,学术界已发表或出版了以《中原突围史》为代表的一大批有关中原突围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突围前后及其最终保存兵力仍然没有统一而可信的说法。而此问题关系到中原突围的评判定论,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按突围前、突围后和坚持开展战争或转移到其它解放区的时序分三部分对此问题进行动态考察,并综合分析各家之说,通过比较、判别,得出了中原突围部队在各阶段保存的兵力数字。

一、突围前中原军区的兵力

突围前中原军区的兵力,是中原军区所有的兵力减去1946年6月以前复员的年老体弱人员和合法转移的大部分伤病员以及化装转移的部分干部后所剩余的精干力量。因此,本部分将分别考察中原军区原有兵力和复员、转移人数。

关于中原军区原有总兵力,目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近4万人说,由李先念当年的随从参谋肖健章提出。他认为在突围前战略坚持的10个月中,中原军区仅有兵力近4万人,占当时我军总兵力的1/20。众所周知,在内战爆发时我军总兵力120万,其1/20应为6万人。因而,肖健章先生这句话本身就自相矛盾,不足为信。而且,早在1943年冬天,五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就已发展到近4万人了。半年多后,当中原军区成立时,又有其他部队加入,故中原军区原有总兵力肯定不止4万人。实际上,肖先生自己在前引文第二部分和其他文章中也提出过6万余人的说法。由此看来,近4万人说恐怕是笔误所致,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种是5万余人说。刘光明在《郑位三传记》里讲,李先念部和王震部、王树声部会师后,中原军区组成了2万多人的野战军和近3万人的地方军。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理由有二:一是在1945年8月,新四军五师兼鄂豫皖军区部队已发展到5万余人;二是据《新四军第五师抗日根据地史稿》,日本投降时五师主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5万余人,民兵达30余万,而同年10月中原军区成立后,则拥有3万余人的主力军和将近3万人的地方军。

《中原突围史》里讲,中原军区成立后有野战军和地方军6万余人。这一种说法是包括笔者在内的绝大多数人认同的说法,是有充分根据的。早在突围前的1946年4月,突围发生后的1947年,周恩来、毛泽东、李先念、陈毅在不同的场合都使用了“6万人”这一概念。

八、九十年代,李先念、王震、任质斌等当年的领导者也都回忆是6万人。此外,湖北省档案馆保存的中原军区1946年1月15日制的统计表,十分具体地列举了中原军区各组成部分的力量,得出了总兵力为62197人的精确数字。

所以说,中原军区原有总兵力应为62000余人,称6万余人也可。关于复员和转移的伤病员、干部人数。1946年初,中原军区主力被压到以宣化店为中心的方圆不足两百里的狭小区域,在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包围和侵扰下,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险。

因而,中央决定尽力争取和平转移,如果和平转移不行就实行突围。据此方针,中原军区计划自3月中旬起一个月内迅速复员2万人,送走3000名伤病员和地方干部。

到4月中旬时,实际只复员了8000多人。稍后,由于国民党的破坏和“五?五”进攻令的下达,中原军区被迫停止复员工作,实际只复员万人左右。

北运伤病员根据《汉口协议》进行,计划遣返伤病员(1000人)连同家属(100人)及医护人员(60人)共1160人到华北解放区的,最终因国民党方面的阻挠,只运送了740人。部分研究者认为此数字是1000余人或1200人,大概是混淆了计划运数和实际运数。

化装转移干部工作由中原局组织部统一负责,以各种渠道分散进行,到突围前共转移了1000余人。还没来得及转移的干部,加上非战斗单位的人员共1000余人,突围时编为干部旅跟随主力突围。

综上所述,中原军区原有约6.2万人,突围前复员了1万人左右,并运送了740名伤病员北上,化装转移了1000余名干部,到突围时仍有5万左右的兵力。李先念使用的“五、六万中原英雄儿女”这一概念,反映了他所领导的部队由1945年8月新四军五师的5万余人发展到10月中原军区成立时的6万余人,再到1946年6月突围时的5万余人的动态过程,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突围后保存的兵力

一般认为,中原突围战役起于1946年6月26日,止于7月底或8月初,历时36天左右。本文这一部分的考察时限及方向除少数地方与此略有出入外,大多地方也遵循着这一时限,按照突围的方向分别进行考察。

(一)北路

关于这一支部队出发时的人数,一般都认为是1.5万人。他们于6月29日夜分两路越过平汉路后,向西急速前进。7月上旬,经天河口等地,抢在国民党军队合围之前渡过了唐河、白河,于11日到达内乡师岗一线。在这里,北路军分为左右两翼,分别由李先念、王震率领,取道南化塘、漫川关进宁陕和经紫荆关、山阳进柞水。13日、14日,两路人马同时强渡丹江。其中,右翼淹死300余人。17日,左路血战南化塘,伤亡200余人;右路被围困于鲍鱼岭,经力战得脱。而后,右路军转战口头坪、长沟口。途中,补充后达到3000余人的干部旅被分作三部,一部化装转移,一部留在原地坚持斗争,另一部随359旅西进,结果大半损失。]8月1日,王震率部解放镇安。同时,李先念率左翼经东赵川(是役伤亡400余人)、梁家坟战斗后,于8月2日与陕南游击队巩德芳部会合。这时,北路军奉命结束突围,转入创建豫鄂陕根据地。

总的来看,北路军此一阶段损失不大,约4000人。如果加上巩德芳游击队的1000人,李先念、王震所率领人马仍有1.2万余人。如果不把巩部计算在内,此数字约为1.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