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喜真假 刘长喜:直面网络传播中的政策失真

2017-07-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自媒体时代,政府不能只会埋头苦干,做好政策传播同样重要.面对政策在网络传播中的失真,不仅需要政府加强对媒体.网民发言平台的

        在自媒体时代,政府不能只会埋头苦干,做好政策传播同样重要。面对政策在网络传播中的失真,不仅需要政府加强对媒体、网民发言平台的整顿管理,更需要涉事部门在网络上直接发声,明确清晰地将政策传达到舆论场中。

笔者认为,政策内容在网络传播中的失真是造成网民负面情绪的主因。

2016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部分媒体在报道中将其与“年所得12万元以上”这一纳税自行申报标准简单叠加,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出现政策失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与社会热点相关的政策更易引发民众关注,也更易引发对政策的曲解。特别是一些网站把关不严,甚至为了吸引民众眼球,未经充分考证调查就发布不实消息。财税政策由于其专业性,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及时参与,普通民众较难辨别消息真假。

如何纠正财税政策在传播中失真的问题?作为财税政策颁布的源头,财税部门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多种形式的发声平台,积极联系各大新闻媒体传播真相,就能够产生内部引力,将失真的政策传播拉回事实正轨。例如,发生“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为高收入”的误读后,上海税务官微在微博中明确表达了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的计算办法和减免政策等多项内容,专业性与权威性都很强,被媒体大量引用转发,从源头上避免了政策谣言与政策曲解的发生。

官方平台首发会减少政策传播失真。首发于官方发声平台的财税政策如果能辅以翔实的介绍、解释,再经由主流门户网站向外扩散,就能减少传播失真,从而避免被各类门户网站任意解读现象,使政府部门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官方发声纠正问题会正确引导舆论。当政策在网络传播中发生失真现象的时候,官方对不实信息的纠正是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2016年出现“是否将开征遗产税”的议论后,广州日报记者致电深圳市委宣传部询问,深圳市国税局给予否定答复。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显示,官方发声后,舆论导向明显偏向正面。

面对政策传播失真问题,政府部门、媒体与网民均应作出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

政府部门要善于发声。在自媒体时代,政府部门不能只会埋头苦干,要认识到,做好政策传播同样重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媒体、网民发言平台的整顿,涉事部门要在网络上直接发声,明确清晰地将政策传达到舆论场中。现在,一些税务机关虽然建立了官方网站、微博等,但是发声质量不高,关注者寥寥,没有起到很好的传播政策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引发网络热议的往往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财税政策。政府部门对舆论热点的把握有助其发现政策的不足,进一步加以完善;而对政策的宣传与解释也可以让财税政策获得更多民众支持,便利相关政策的推行。

媒体要传播真相。近些年来,“无反转、不新闻”已经成为一些媒体报道的常态。也许为了追求报道的及时性,唯恐居于人后;也许为了吸引公众眼球,生怕无人问津,一些新闻网站在网络传播中并没有真正做到新闻从业者对公信力的坚守。

一些媒体“先传谣、后辟谣”,也许能够短时间内提升网站流量、增加网站收入,但结果必然是公德心受质疑、公信力受损害。在报道、转发有社会影响力的消息之前,媒体从业者最首要的应该是核实报道是否符合事实,是否反映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呼声。

网民爱宣泄但更应爱真理。要减少对政策的误读,避免被媒体中的“标题党”误导,网民需要不断学习。以财税为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众的纳税人意识还较为薄弱,对于国家财税政策的关心与了解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以严谨的态度,学习、讨论财税政策,应是一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