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在海外的中国空巢老人现状 空巢老人的尴尬图片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社会各界虽然早就关注空巢家庭,但对于因独生子女政策而新近出现的新空巢家庭,还缺乏深层探讨与关注;尤其是由于多种因素在中年就进入二次空巢期的第

社会各界虽然早就关注空巢家庭,但对于因独生子女政策而新近出现的新空巢家庭,还缺乏深层探讨与关注;尤其是由于多种因素在中年就进入二次空巢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更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金娟早就注意到这一特殊群体。

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迄今已30余年。第一代独生子女已大规模地进入婚育期,其中双独家庭(指夫妻双方同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单独家庭(指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占到相当比例并迅猛增加。以北京为例,早在2005年,北京常住人口中0-30岁独生子女累计达300余万,占同龄人口比重一半以上。

目前,其中一部分第一代独生子女人群已开始进入人生的中年阶段,他们的子女由于外出上学、务工等原因常年离家,导致这部分人群的家庭再次成为空巢家庭。这与以往的空巢家庭在进入空巢期时间、经历空巢期阶段、家庭构成以及家庭人际关系上都存在诸多差异,因而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更为复杂的空巢家庭问题。

首先,空巢期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大大延长了。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经历了与父母分离的空巢家庭体验;作为父母,他们正在或即将面临与子女分离的考验。在人生的大部分阶段,他们都处于空巢期,甚至因此提前进入老年期。

其次是空巢家庭低龄化的到来,使得这些才进入中年就经历第二次空巢的夫妇长时间内处于心理调适阶段,照顾双方父母的责任,对子女的挂念及担忧让他们在精神与心理上不堪重负,孤独、抑郁、分离焦虑这些负面情绪成为其情绪体验中的主要内容,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再次,对这些人而言,不管是原生家庭(父母的家庭)还是新生家庭(自己的家庭),均是由核心家庭直接转变为空巢家庭,家庭结构的变迁缺乏弹性,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系统极为薄弱,在面临养老以及一些突发事件时更加力不从心。

此外,这部分人群在空巢家庭中既是子女,也是父母,角色冲突、夫妻冲突、代际冲突更为突出。最后是家庭教育德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作为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在德育尤其是孝道教育方面具备天然优势。而眼下,大多数家庭普遍存在轻德育重智育的现象。很多才十几岁的孩子就被父母送往国外读书。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地域空间的阻隔,家庭的德育功能优势因此被不断弱化,以孝为基础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受到削弱。

由此,养老问题正在成为中年空巢家庭的主要难题。

【免责声明】本文均由网络转载收集,与可可黄金网无关。本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果某些 新闻影响到事件本人,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或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