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光华失事原因 邱光华战友分析称直升机失事可能因为峡谷低飞

2017-12-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得知战友邱光华飞机失事的消息,亓机长正在从甘肃省文县返回上海的路途中.在经历了整整10天的抢险救援工作后,亓机长与机组成员已经十分疲惫."真

得知战友邱光华飞机失事的消息,亓机长正在从甘肃省文县返回上海的路途中。在经历了整整10天的抢险救援工作后,亓机长与机组成员已经十分疲惫。

“真的出事了。 ”亓机长心里一紧。他的脑海立刻浮现出那片烟雾弥漫的崇山峻岭,对于已经有39年飞行史的他,这次飞行任务是最艰巨的一次。在这条绵延数千里的山脉里,并肩战斗的老战友邱光华可能永远离开熟悉的驾驶舱了。

亓机长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作为战友和朋友,邱光华的失事让我感到很悲痛;但作为一名飞行员,我为邱光华及其全体机组成员感到无上光荣。”

据新华社报道,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邱光华机组是在执行艰巨任务时失事的。这是不畏艰难抢救灾区人民生命财产的英勇行为。

5月31日下午,邱光华任机长的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直升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途中,在汶川县映秀附近因高山峡谷局部气候瞬时变化,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于14时56分失事。机上有机组人员5人和因灾受伤转运的群众及相关人员共14人。

根据昨日成都军区通报的资料:邱光华,四川茂县人,羌族。1957年4月出生,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党,大专文化,大校军衔。四种气象飞行指挥员、副师职特级飞行员。近些年,多次执行军事演习、卫星回收和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总飞行时间5800多小时。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另据成都凤凰山机场陆航某团参谋长杨磊介绍,邱光华是1974年周恩来总理挑选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他是一名很优秀的飞行员。”回忆起老战友,亓机长说。

亓机长比邱光华年长6岁,大校军衔,1969年开始飞行生涯。这次汶川地震,亓机长担任上海市正阳投资集团派出的直升机机长,前往甘肃省受灾最重的文县参加志愿救灾工作。

1993年,亓机长与邱光华在新疆某团参加米—171改机型训练。这次训练共50天,包括理论学习一个月,实践飞行20天。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朴实、敬业”。

1997年,亓机长与邱光华在宜宾一起参加昼复飞行训练,两人再次碰面。对于米—171运输直升机,两人积累了多年的驾驶经验。在他俩看来,飞行员是勇敢者的事业。

这一次,汶川地震的救灾工作,让两位年过半百的大校再次来到同一条战壕。目前,邱光华机组失事已经排除机械事故,但具体失事原因仍在调查之中。由于亲历了同等飞行条件,亓机长认为,峡谷低飞遭遇突变天气,应该是导致飞机失事的罪魁祸首。

亓机长表示,如果按照运输直升机的理论安全要求,这次大部分飞行任务都不满足条件。峡谷低飞给飞行任务带来高难度,直升机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很大。由于峡谷的局部天气变化较大,很难事前预测。

亓机长翻开了随身携带的两本书——《米—171直升机飞行地面预习教科书》和《中国民用航空专业飞行工作细则》。按照书上规定,复杂地区和高原地区飞行的气象最低条件包括“能见度不低于5公里”、“无连续性颠簸或下降气流”、“海拔2400米以上地区风速不大于3米/秒”等。

亓机长介绍,实际情况是往往局部区域能见度只有3公里,且飞行高度只有300米。由于峡谷飞行导致活动空间宽度小,并受到对冲气流影响,直升机容易出现颠簸。两边的山越高,峡谷越小,留给飞行员的调控空间越小。当出现突变天气时,往往遭遇到的是云、雾,使能见度降到只有几米。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拉足马力加速上升回到安全高度。不过,由于飞行过程存在一定速度,即便在上升过程中,也难以做到完全垂直,这种斜向上容易撞上山崖。

他分析,此次飞机失事很可能是在突变天气的情况下,由于双机编组飞行,落在后面的飞机在减速拉开距离的过程中出事。毕竟突变天气带来的强气流和云雾使飞机基本失去控制,在向上过程中时间已经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