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城叶建明 香港应当知福惜福/福建省政协常委 嘉鸿集团董事长 叶建明

2017-07-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香港与国家联繫有多紧密,看两会便知分晓.每年这个时候,港人到北京的人数是最多的--因为全国"两会"召开,除了200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还有强大的传媒队伍.虽说今年两会会务机构为了精简人员,减少记者人数,但从各媒体的报道来看,估计除了北京(有大量中央媒体)外,香港可能是各省市中採访两会人数最多的记者团了.为什么香港会派出强大的记者团?毋庸置疑,媒体的报道自然是因为关注,因为受众关注,媒体报道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顺?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关注的目的源于密切,源于与每

香港与国家联繫有多紧密,看两会便知分晓。每年这个时候,港人到北京的人数是最多的——因为全国“两会”召开,除了200多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还有强大的传媒队伍。虽说今年两会会务机构为了精简人员,减少记者人数,但从各媒体的报道来看,估计除了北京(有大量中央媒体)外,香港可能是各省市中採访两会人数最多的记者团了。

为什么香港会派出强大的记者团?毋庸置疑,媒体的报道自然是因为关注,因为受众关注,媒体报道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顺?这样的逻辑,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关注的目的源于密切,源于与每个香港人息息相关。

所以说,不管有什么人挥舞?龙狮旗,也不管有什么激进分子声称“我不是中国人”——这一切“港独”言行不过是那种企图抓?自己的头髮离开地球的人,无知无畏罢了。希望他们能关注一下两会的方方面面,看看两会与自身有多么贴切的关系。

有媒体不断地猜测,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向政协大会作工作报告中,只提到了“一国两制”,没有提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否是收紧了对港政策,并对此表达忧虑。不过,当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完整提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后,媒体释然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回来了”,中央对港政策依然。这表明,香港极度敏感于中央对港政策,因为中央对香港的政策,以及对香港的支持度,决定香港走向。

相比内地 中央对港“偏心”

如果媒体还够细心的话,就应该看到,中央对香港不仅政策没变,而且依然关爱有加。按内地朋友的话说就是:与内地城市相比,中央似乎对香港更“偏心”。就拿自由行来说,2003年在香港经济愁云一片的时候,中央政府应香港特区政府要求,开通了自由行。到今天,由于特区自身原因,相关配套滞后,引发原有资源与今天游客需要的断裂,并引发两地矛盾。出现了新情况,特区有请求,中央政府照样关照香港,表示将考虑缓解矛盾措施。

先是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会见梁振英表示,对于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和“一签多行”问题,内地公安机关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措施。随后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任何一个城市的设计,它的服务功能、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等等,对游客都是有一个限度的。

这是由一个城市对接待能力的投入所决定的。中央政府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十分重视,内地有关部门与特区政府也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繫,已经採取了许多的应对措施,也将会根据需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有关政策。

和过往两会一样,各部委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发展。去年某些人发动“佔中”运动并没有影响到中央的对港政策。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关于人民币境外发债讲话给了多少业内人士一剂定心丸。楼继伟说,我们继续要在香港发债。第一,香港正在使用的人民币数量是全球第一的;第二,香港是我们国家的领土。

民航局长李家祥列席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小组讨论时表示,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并将争取增加香港与上海之间的航班。上述政策宣示或许只是中央对港政策的一滴滴水珠,这样的“水珠”随?两会后半场还会陆续有来。一滴水可见太阳,中央对港态度可见一斑。

有国家支撑 实乃港之福

其次,国家的发展对香港影响甚大。如今,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已经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香港在其中的贡献与获益不可不知。中联办主任张晓明出席全国人大香港代表团讨论并发表了“怎样认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他列举的一系列数字展现了两地经济关系的紧密度:2014年香港与内地货物贸易总额达39660亿港元,佔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50.

3%,其中香港出口和转口内地货物总额达19790亿港元,佔香港整体货物出口总额的53.

9%;截至2013年,内地在香港直接投资存量达33416亿港元,佔香港外来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31.9%。2014年内地在香港上市企业共有876家,佔上市公司总数的50%,佔香港股市全部集资额的74%。

还有一个很小的例子: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说,去年来自沪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总额约为6800万港元,佔该公司整体收入比例的约0.7%。众所周知,沪港通去年11月17日才开通,全年只有32个交易日,且处于运行初期,尚取得如此业绩。如果今年开通深港通,效益会更加明显。

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香港经济要融入国家发展,香港和香港市民,也要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人们普遍认为,作为国家战略的“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经过2013年提出,2014年的酝酿与谋划,今年即将进入务实推进阶段。这将给香港发展带来又一个战略机遇。

今年港府《财政预算案》已将“一带一路”列入,提出香港可联合内地省市,到相关国家开展联合路演,共同促进贸易和投资,同时为香港货品、服务、投资进入海外市场创造条件。对此,我们非常欢迎。正如张晓明主任的讲话:当全世界都看好中国,都期待搭乘中国这趟快车,都在热情地加强与中国在有关领域的交流合作的时候,香港没有理由变成旁观者或落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