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委书记宋亮 【旗县委书记访谈】“三大王牌”不简单——访通辽市库伦旗委书记门德白乙拉

2017-09-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俗话说"过了二月二,过年才算完."然而,正月十五的烟花还未燃尽,通辽市库伦旗的各项工作已进入状态.当记者一行来到通辽市库伦旗见到旗委书记门德

俗话说"过了二月二,过年才算完。"然而,正月十五的烟花还未燃尽,通辽市库伦旗的各项工作已进入状态。

当记者一行来到通辽市库伦旗见到旗委书记门德白乙拉时,他正在位于"东北第一漠"——塔敏查干沙漠东部的银沙湾旅游景区内,同当地卫计局、蒙医药专家等有关人员考察筹建蒙医药体验馆事宜。严冬的银沙湾一片肃寂,游客寥寥,呼啸的北风夹杂着沙粒,打在人脸上生疼生疼的。与清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库伦人高涨的工作热情。

如何用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如何结合实际突出自身优势,找准发力点?对此,库伦旗委书记门德白乙拉已胸有成竹。

他告诉记者:"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要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等六大基地,也提到要加快培育蒙中药等七大战略性产业,我们库伦旗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因此,我们要在抓好整体工作的前提下,突出绿色、发挥特色,倾力开启举"国字号"、打"王字牌"新征程。"

记者:书记您好,请问哪些是咱库伦旗要打的王牌?为什么要将"开启举‘国字号’、打‘王字牌’新征程"作为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点工作?

门德白乙拉:荞麦、特色文化旅游、蒙医药是库伦旗要打的"三大王牌"。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对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宋亮到库伦旗调研时也对打造"三大王牌"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库伦旗拥有"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和城关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5张国家级文化名片。尤其在蒙医药方面,我们目前有7个引以为豪的第一名:第一个有蒙医学校的旗县;第一个有蒙药厂的旗县;第一个获得"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称号的旗县;独家生产蒙药品种数量排行第一的旗县;从事蒙医药人数第一的旗县;拥有国家批号药品品种数量第一的旗县;录入国家医保名录产品数量第一的旗县。

这将是推动库伦旗经济实现多元发展、多极支撑格局的重要保证,是加快融入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是提升库伦旗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金字招牌。

记者:库伦旗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三大王牌"的打造?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门德白乙拉:去年我们做了很多推进"三大王牌"打造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荞麦方面,我们不断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去年全旗推广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量达到0.9亿斤、总产值2.25亿元以上。此外,还积极实施荞麦种子工程,开展对荞麦品种的提纯复壮、优良品种筛选以及相配套的栽培技术试验推广等工作。

并做好荞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按照"公司 农民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模式,建设了5000亩荞麦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

在特色文化旅游方面,三大寺、银沙湾旅游景区日趋成熟。银沙湾自驾车营地也投入了运营,还获得了"全国自驾车运动营地"称号。蒙辽旅游门户和旅游小镇项目启动。我旗被列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创建示范旗。去年接待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社会收入达到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1.6%。

在蒙医药方面,库伦旗把蒙医药事业发展纳入了旗"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去年库伦旗蒙医医院通过了三级乙等民族医院评审,中草药标准化示范基地初具规模,蒙医药国家传承工作室正式成立,具有明目功效的蒙药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目前又研制出一批适用于药浴的蒙药产品,将在今年建成的银沙湾旅游景区蒙医药体验馆投入使用。

记者:那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门德白乙拉:要依托"中国荞麦文化之乡""库伦荞麦"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效应,坚持用工业化思维、产业化理念谋划发展荞麦产业,拉通联动、重塑重构,形成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的发展格局。

积极推进荞麦产业深加工,不断壮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还将举办中国·库伦荞麦产业论坛,瞄准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扩大绿色农畜产品规模,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要坚持全域全时旅游理念,瞄准东北市场,主推独特的科尔沁民俗文化风情,打响名寺、名沙、名舞、名食、名药5大特色旅游品牌。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将库伦建设成为面向东北、走向全国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旗为目标,全面推行"旅游 "发展战略,打造文化旅游王牌。

要瞄准健康产业发展大势,从保健入手,找准改变群众生活方式的切入点,开发有影响力的蒙药品牌,推动蒙医药走进千家万户,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实施名企、名院、名医、名药、名业蒙医药推进工程,增强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抢救挖掘传承蒙医药古籍文献,开发老方、新药和养生保健产品,让蒙医药走出内蒙古,成为满足本土需求,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拳头产品,打造蒙医药王牌。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蔡冬梅 郭洪申 梁亮 通拉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