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谷孙天津 复旦教授陆谷孙逝世 曾为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作序

2018-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未来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杨佩颖 实习记者 罗浩)还记得高中生们人手一本被称为"英语红宝书"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吗?还记得用它突破

未来网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杨佩颖 实习记者 罗浩)还记得高中生们人手一本被称为“英语红宝书”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吗?还记得用它突破一个个英语难点后的愉悦吗?还记得那篇循循善诱的名为《涓涓不壅》的序言吗?

今天,曾为这本词典作序、翻译的复旦教授陆谷孙去世了。

未来网记者获悉,2016年7月28日13时39分,复旦大学教授、《英汉大词典》前主编陆谷孙去世在上海去世,享年76岁。未来网记者了解到陆谷孙曾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作序、翻译。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陆谷孙序截图。

众所周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畅销且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英语学习词典。自1948年出版至今,累计发行量逾3000万册,广受全球读者欢迎。数据显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年销量百余万册、每分钟销售2.16册。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原院长庄绎传说:“回忆我在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使我受益最大的就是这本词典了。”2014年8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正式发布。

30年潜心英语词典编纂教学

1940年,陆谷孙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余姚。1957年,17岁的陆谷孙考上了复旦大学外文系,从零基础开始学英语。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外语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称号。

紧接着的“文革”中,陆谷孙作为“逍遥派”,忙着看各种书。1970年,陆谷孙在家庆祝庆祝女儿满月时,两名红卫兵闯入家门,将其押送到长兴岛劳动,理由是陆谷孙为“裴多菲俱乐部”成员。一个多月后,陆谷孙因为出身清白、没有海外关系和反动亲属,得以释放,这之后便一直潜心英语词典的编纂和教学工作。

陆谷孙教授最负盛名的就是编辞典,从1976年开始,他参加了《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和编写的全部过程,并且在1986年11月份开始担任这部辞典的主编,还曾经多次应邀参加上海市重大经济或文化国际会议,担任主要口译。是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等。

陆谷孙先生曾说,他觉得编词典就像做厨子,受不了做饭做菜的热气,就不要轻易进词典编纂的厨房。对于这一被英语词典鼻祖约翰逊称为"无偿劳作,虽成无荣"的工作,陆谷孙一做就是30年。

“编词典是遗憾的艺术”

1976年起,他参加《英汉大词典》的筹备和编写,1986年11月开始担任主编。这部1500万字的《英汉大词典》是由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第一部综合性英汉词典,出版十余年来,影响难以估量。他又花6年时间主持修订了《英汉大词典》(第2版),前不久刚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比收集新词远为艰难的是修订旧有条目,往往半行不到的小小删改,需要大量资料的收集整理。而纠错改错也成了陆谷孙先生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英汉大词典》第2版前,有一篇陆先生写的英文前言,这篇翻成中文约有5000字的前言,被学者称为英语写作的典范。

“编词典是遗憾的艺术”是陆谷孙常常说的话,但是认识他的人都说像他这样和自己过不去的人着实少见。在《英汉大词典》(第2版)的出版座谈会上,还未及庆功,陆谷孙已经谈起了他最新发现的错误和缺点,并且笑称“大词典的出版之日,就是清算之日”已经做好准备挨老拳。

他的课如同盛会 能把教室“撑爆”

复旦“十大杰出教授”中得分最高

陆谷孙教授备受学生尊敬。复旦数千名研究生评选出的学校“十大杰出教授”中,陆谷孙教授得分最高。

学生们说:陆教授兢兢业业授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

陆谷孙说:“我一生中得过不少奖,但这次是给我喜悦最多,让我最感动的一次。”他的课,如同盛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修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把教室“撑爆”,批改的作业,被许多学生珍藏,因为密密麻麻的修改中饱含着老师的心血;他家的饭桌,令学生留恋,与老师探讨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是一种享受;黄昏时分,陪陆先生在校园散步,听他吟诵“消磨绚烂归平淡,独步秋风无古今”的诗句,更令学生们无限眷恋。

陆谷孙教授还在著作上有所建树。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发表《幼狮》、《钱商》(合译)、《二号街的囚徒》、《鲨颚》等数十种文艺类及文评类英译汉文字200万字左右及《明式家具》等文艺类及电影类汉译英文字10余万字,在国内外(包括香港)发表论文共约60篇。

陆老虽已离世,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会激励更多的求学者乘风破浪,克服艰难险阻,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