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能拳谱 从古拳谱看前辈对内家拳术的认识

2018-02-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古拳谱":是指新中国成立前著述的内家拳谱.此题涉及的古拳谱是指前几年送给大家批评指正的"内家拳普选集",主要有以下书目:⑴太极门传抄拳谱:张三丰太极拳真诀

1、“古拳谱”:是指新中国成立前著述的内家拳谱。此题涉及的古拳谱是指前几年送给大家批评指正的“内家拳普选集”,主要有以下书目:

⑴太极门传抄拳谱:张三丰太极拳真诀;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太极论;李亦畬太极拳论。

⑵各家传抄太极拳经诀:杨氏传抄老谱;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太极拳十大要论(陈长兴);用武要言(陈长兴);陈鑫太极拳论著。

⑶形意门传抄内家拳谱:岳武穆九要论(姬际可);十法摘要\曹继武;内功真经(王南溪等);心意六合拳(戴龙帮);形意拳拳谱(李洛能);形意拳学(孙禄堂);八卦拳学(孙禄堂);太极拳学(孙禄堂);形意拳术抉微(刘殿琛);拳意述真(孙禄堂);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孙禄堂);论拳术内外家之别(孙禄堂);少林五行柔术(董秀升);岳氏意拳五行精义(董秀升)。

2、“前辈”:是指古拳谱的作者。之所以为前辈,是因为他们既是拳谱的作者,又是拳术到达较高境界的修炼者和传承者。

3、“前辈对内家拳的认识”:是指前辈在古拳谱中讲述的认识。

二、研究古拳谱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内家拳学,建立对内家拳术认识的科学体系——内家拳学。

拳学是对拳术的反映,是对拳术认识的总结,拳学产生的基础是拳术,所以拳学研究是以拳术运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虽然现在内家拳运动已经十分普遍,但真真达到内家拳运动真实境界和真真认识内家拳真谛的人却十分稀少。古拳谱虽然不能完全讲解代替内家拳术的实际存在,但古拳谱却是内家拳术得道者的经验和认识的反映,是内家拳术相对真实的间接的反映,所以在目前情况下,研究认识内家拳术,必须研究认识古拳谱中反映的内家拳前辈们对内家拳术的认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三、古拳谱内容的分类

综合古拳谱的内容,第一层次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内容:

1、中华武术的分类;2、内家拳术的性能和功用;3、内家拳术的运动;4、内家拳术的修炼。

1、古拳谱对中华武术的分类

⑴武术主要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个基本类型

据1983年—1986年国家体委挖掘整理的材料,“在清代武坛上‘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逾百个”。中华武术拳种林立,派系复杂,要研究中华武术,首先就需要进行最基本的分类。在这个问题上,古代典籍和古拳谱将中华武术主要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个基本类型。

黄宗羲讲:“盖拳勇之术有二:一为外家,一为内家”(2)。董秀升讲:“吾国拳术至杂,省与省殊,县与县殊,门与门殊,其传术之式,变动不一,美恶并见。

如近世所传岳圣之形意拳,董氏之八卦拳,张氏之太极拳,太祖长拳,绵张短拳,公立拳,罗汉功;观诸形势,虽觉不同,而其大概之理则一也。何则?则从内外两家之称,足以括之也”。黄柏年讲:“我国武术,代有名贤,然其派别繁多,固当分析论之,而大要为内外两家之别”。

⑵怎样区分内家拳和外家拳

将中华武术分为内家拳、外家拳最早的认识出现在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而《宁波府志·张松溪》中对内外家的不同表现的更为生动形象。

“外家则少林为盛,其法主于搏人,而跳踉奋跃,或失之疏,故往往得为人所乘。内家则松溪所为正,其法主于御敌,非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故内家之术为尤善。松溪为人,恂恂如儒者,遇人恭敬,身弱不胜衣,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

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者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溪蔽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方校技酒楼上,忽失笑,僧知其松溪也,遂求试。松溪曰:‘必欲试者,须召里正约,死无所问。’许之,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堕重楼下,几毙,众僧始骇服。”

从这里看,以上的认识主要是以练拳者所处的地域身份和搏斗中的战术指导思想,技术上优劣来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少林是以“主于搏人”为技法,以主动攻击为战术指导思想;技法上“为人所乘”,而内家是“以静制动”为战术指导思想和技术上“无隙可乘”为特长,由此来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

而对于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还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如孙禄堂在“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中讲:“今之谈拳术者,每云有内家外家之分,或称少林为外家,武当为内家,在道为内家,或以在释为外家”。以武术出于不同的寺庙来区别内外家拳。“或谓拳术既无内外之分,何以形势有刚柔之判?”以拳势劲力区别内外家拳。

对于这些区别方法,孙禄堂都一一进行了批判。对于以寺庙区别内外家拳的观点,孙禄堂批评说“其实皆皮相之见也。名则有少林、武当之分,实则无内家外家之别。少林,寺也;武当,山也;拳以地名,并无轩轾”。孙禄堂认为寺庙和山名和拳术的区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对于以拳势劲力刚柔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的观点。他也批评持这样观点的人说:“不知一则自柔练而致刚,一则自刚练而致柔,刚柔虽分,成功则一”。孙禄堂认为拳势的刚柔只是练法不一样,而拳术成功的境界却是一样的,所以也不是区分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

孙禄堂还批判了以拳势和打坐来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的观点。他说“拳术之功用,以动而求静;坐功之作用,由静而求动。其动中静、静中动,本系一体,不可歧而二之。由是言之,所谓静极而动,动极而静,动静既系相生,若以为有内外之分,岂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认为拳术和坐功只是修练内功的运动方式不同,拳术是在运动肢体的情况下追求体内的平静,打坐是在身体静止的状态下追求体内气的运动。

但实质上身体静到极点,而气进行运动,和肢体修练到极点,气息平静,动静是是相互转化,相互滋生的,都是气的运动,也不能作为内家拳和外家拳区分的依据。

从这里看拳势的刚柔,修炼功夫的形式并不能成为区别内外家的方法。由此而推,黄宗羲以搏斗中的战术指导思想,技术上优劣来区别内外家拳术,也是不正确的观点。

那么应该怎么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呢?而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从古拳谱的认识看,是“气”。孙禄堂在“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中,讲述自己问询宋世荣前辈,判断内外家的标准时,宋世荣说:“呼吸有内外之分,拳术无内外之别。善养气者即内家,不善养气者即外家’。故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实道破内家之奥义”。宋世荣认为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在于气息的不同,而不是拳势的不同。养浩然之气是内家拳真谛。

董秀升则认为追求身体内部的劲和追求拳势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标准。他说:“内家曰武当派,祖张三峯先生;外家曰少林派,祖达摩大师。其所资为师承之具者,不外乎着与劲。……外家精于着,内家邃于劲”。董秀升认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不同的标志是内家拳注意追求内劲,外家拳则注意追求拳势。

黄柏年也认为对内功和着法秉持不同的态度是形成内家拳、外家拳的原因。他说:“然外家多称少林,该派系达摩祖师所传。师在嵩山面壁十年如一日,岂知无神秘之内功乎?后学者间有只求姿势之美观,遂失其真诀,故有内外之别”。

而黄柏年也认为内家拳外家拳的不同是劲力和呼吸的不同。他说:“外家尚刚,气虚而浮,内家尚柔,气沉且实” 。

从孙禄堂、董秀升、黄柏年的论述看,基本是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呼吸的状态来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一种是从追求劲和拳势来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孙禄堂认为呼吸的不同和善养气,不善养气,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除去养气修练精神方面的要素,在以呼吸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的观点上和黄柏年是一致的。

孙禄堂认为“呼吸有内外之分”,黄柏年认为外家“气虚而浮”,内家“气沉且实”。都是以呼吸的不同来区别内家拳和外家拳。而董秀升则认为追求劲和追求拳势,是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区别。

孙禄堂、黄柏年的观点看似于董秀升的观点不同,其实实质是一致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孙禄堂和黄柏年所说的内家拳的“气”是什么。孙禄堂说:“予练拳术亦数十年矣。初亦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

自谓积气下沉,庶几得拳中之内劲矣,彼不能沉气于丹田小腹者,皆外家也。……我所云呼吸有内外者,先求其通而已。通与不通,于何分之?彼未知练拳与初练拳者,其呼吸往往至中部而止,仍行返回,气浮于上,是谓之呼吸不通。

极其弊则血气用事,好勇斗狠,实火气太刚过燥之故也。若呼吸练至下行,直达丹田,久而久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火气不致炎上,呼吸可以自然,不至中部而返。

如此方谓之内外相通,上下相通,气自和顺,故呼吸能达下部。气本一也,误以为两个,其弊亦与不通等”。孙禄堂认为内外家的“气”是一样的,所不一样之处是呼吸的通与不通,也就是能不能下行至丹田。

但是即使呼吸之气下行丹田,但“坚硬如石”,也还只是内家拳的初级功夫,他说:“余曰:‘然则鄙人可谓得拳术中之内劲乎?盖气已下沉,小腹亦坚硬如石矣’。宋先生曰:‘否!否!汝虽气通小腹,若不化坚,终必为累,非上乘也’”。

那么什么是内家拳气运动的上乘功夫呢?孙禄堂在讲述自己练至化劲功夫时说:“内中之意,虚灵下沉,注于丹田,下边用虚灵之意,提住谷道。内外之意思仍如练拳蹚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时,阳即收缩,萌动者上移于丹田矣。

此时周身融和,绵绵不断”。从这里看丹田和谷道之气相合是形意拳的上乘功夫。但是这种气运动状态还不仅仅是停留在这种状态,而是要运化到任督二脉。他说:“而动练拳之内呼吸,转法轮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转息而转之,从尾闾至夹脊,至玉枕,至天顶而下”。从这里看内家拳的气运动不仅仅是丹田气息的运动,而且是运化周身的气运动。

那么董秀升所说的“劲”是什么呢?他说:“形于外者为着,蕴于内者为劲”。劲是指身体内部的运动。那么,身体内部的运动又是什么呢?“着其质也,动其气也”。着势的质地是以气运动,也就是身体内部的运动是气运动。如果仅凭来此一句话来佐证,依据似乎不充分的话,可以再参阅一下董秀升在“少林五行柔术·运使”一节中讲述运使身体内气的介绍。

他说:“惟两手臂起时,总觉其气由丹田至肩腋下运出,直至两手臂间为要。……惟手起吸气,手下呼气;起时由督脉而升,下时由任脉而降”。从这里可以看到董秀升讲的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孙禄堂是一致的,是丹田气息到躯干肢体的运动。

实际上在内家拳中“内劲”一词不是简单地指筋骨发生的劲力,而是指内功气运动的一种状况。最早见于“曹继武十法摘要.十曰内劲”中,“有谓撞劲者,非也,有谓攻劲、崩劲者,亦非也。殆实粘劲也,窃思撞劲太直而难起落,攻劲太死而难变化,崩劲太拙而难展招,皆强硬露形而不灵也。

粘劲者,先后天之气日久练为一贯也”。他认为内劲是指粘劲,而粘劲是指先后天溶为一体之气。在内家拳对人体的认识上,先天之气是指肾气,后天之气是指肠胃之气,先后天之气相融和孙禄堂等内家拳大家讲的海底之气和丹田之气相融是一致的。

    而且在上面孙禄堂讲述身体内气运动时,“自谓积气下沉,庶几得拳中之内劲矣”,也是用的内劲一词,可见内劲一词是指体内的气运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孙禄堂、董秀升、黄柏年等前辈认为:中华传统武术基本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内家拳,一个是外家拳。两者的区别不在于武术的社会因素,也不在于身体的外在表现,而是由身体内部运动的不同,也就是由气的运动方式不同决定的。以身体内部气进行运动的就是内家拳,反之就是外家拳。

⑶内家拳先辈们的主观愿望:中华武术不应该分门别派。

在历史发展和现实中,中华武术虽然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派,但武术大家们却认为这是一种不应有的现象,认为中华武术不应该分门别派。董秀升讲:“内家曰武当派,祖张三峯先生;外家曰少林派,祖达摩大师。其所资为师承之具者,不外乎着与劲。

形于外者为着,蕴于内者为劲。着其质也,动其气也;着其体也,动其用也。气质双修,体用皆备,而后可以言拳。”董秀升认为,中华武术传承的核心内容不外乎着法与内劲两类,着法体现在外用的形式上,劲力蕴含在身体中。着法的质地是以气运动;着法是拳术运动的本体,运动在于技击中的应用。所以着法、气,体、用都要具备,才是中华武术。

所以董秀升在客观分析拳术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华武术不应该分门别派的理念:“(内家拳、外家拳)虽各有独到之处,要亦并行而不悖。世人不察,以为外家主刚,内家主柔,乌知刚柔不可偏重,且未曾须臾离哉。

”他认为,外家一般精于修练着法,内家深于探索内劲,各有特点,但不能将两者对立。着法的刚劲,内劲的柔和是每个拳术一刻也离不开的,所以不能偏颇。因此不应该在中华武术分门别派。所以他又进一步从人的知识、气量形成内外家成见之说的根源上进行了批判。

“每观近世练习此道者,总觉有分门别派之见,是乃起于识寡,而成于量窄。拳术家杀身辱亲,而名不称焉者,不知凡几。余雅不愿闻世之学拳术者,有此行也。夫舍理法之外无拳术,舍攻守之外无拳门,世岂有无理法,舍拳术与攻守之拳门哉?同一理法、攻守也,而欲强分门之,不亦大可笑乎。

”董秀升前辈认为,人产生门派之见,主要是由于孤陋寡闻,心胸狭小。其实拳术都是由拳理、拳法、攻守组成,不能人为地分门别派。董秀升武术不分门派的认识表现了他对中华武术发展的美好理想,为中华武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华武术不应该分为内家拳、外家拳的观点,在孙禄堂、董秀升、黄柏年的认识中是一致的。孙禄堂在“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中说“知拳之形势名称虽异,而理则一。向之以为有内外之分者,实所见之不透,认理之未明也” 。黄柏年也说:“故有内外之别,余谓天下武术一道也,安有内外之分!”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前贤们认为:中华武术客观上存在着内外两家拳术。内外两家拳术的区别主要反应在呼吸的不同上,以及有无内功上。但无论是气息、行为、着法、内功上的不同,都是由于个人的修为而形成的,是由修炼者自身决定的,而不是着式、拳架、拳术决定的,不是人体的必然性决定的。

所以中华武术身体运动应该是着法和内功兼备,体用兼修。如果只具备着法,不具备内劲,就不能称为中华武术;反过来说,只具备内功,不具备着法也不是中华武术的本来面目,所以中华武术不应该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

⑷内家拳派的形成

古拳谱认为中华武术不应该有门户之见,而应该由内家拳统一起来,是建立在武术运动应该是着法和内功兼备,身体和武用兼修基础上的愿望,因为内家拳既不同于“有体无用”的打坐功夫,又不同于只重着法而无内功修练理论、方法的外家拳,而是以内功为身体运动基础,积累中华传统技法集于一身的拳术,是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体育运动。

他是中华武术的精华,预示着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所以一些内家拳师为内家拳派在中华武术中崛起,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孙禄堂不仅积极向他人学习八卦拳、太极拳,以自己亲身实践融汇三拳于一身,还通过于武术同仁交流,积极倡导内家拳对中华武术的统领,还撰写了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练拳经验及三派之精意”“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等文章,并在《拳意述真·自序》中,对内家拳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

而董秀升前辈不仅撰写了《少林五行柔术谱》,编写、修正了李存义所传的“岳氏五行精义”,自身还融汇各种拳术,如形意拳、少林五行柔术、罗汉拳等,还向孙禄堂学习孙氏太极拳等其他拳术,为内家拳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经过历代武术前辈,以及孙禄堂、董秀升等武术前辈在理论上,实践中的不懈努力,在中华武术的大家庭中终于形成了内家拳派,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升华开辟了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