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容南岳抗战 探访南岳忠烈祠:最年轻中将抗战牺牲时仅27岁

2017-09-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来到衡阳,不可不一睹衡山;来到衡山,不可不拜谒南岳忠烈祠.这是我国大陆上大型纪念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之一!这是我中华民族反抗日寇侵略的一座巍峨的丰碑!身临此境,灵魂

来到衡阳,不可不一睹衡山;来到衡山,不可不拜谒南岳忠烈祠。

这是我国大陆上大型纪念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之一!

这是我中华民族反抗日寇侵略的一座巍峨的丰碑!

身临此境,灵魂得到洗礼,精神受到震撼,不啻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我是应邀参加湖南作家李升平先生的作品研讨会而来到衡阳的,之前只知道衡阳在抗日战争中曾是惨烈的战场,不曾想,这里还有一座如此宏伟的抗日忠烈祠。

祠址在距衡阳市南岳镇4公里的香炉峰下,此处层峦叠嶂,松柏掩映,绿水环抱,得天独厚。建筑仿南京中山陵形制,规模宏大,依山就势,前后纵深320米,左右宽70米,建筑面积890平方米,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祠宇坐北朝南,前低后高。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牌坊、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享堂,自下而上拾级递进,逐步登巅。两侧绿树夹道,如卫兵拱立,给人庄严肃穆崇高神圣之感。

据记载,忠烈祠的兴建有着刻骨的经历:1937年日寇在我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在民族危亡关头,中华儿女团结御侮,浴血苦战,“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然而,由于当时国弱民穷,装备落后,土枪洋枪大刀长矛不抵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加上兵员参差,训练不力,战略战术有误,纵然将士奋勇,却难挡日寇铁蹄,至1938年底,我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广州沦陷!武汉沦陷!危难之际,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在湖南衡山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会议特邀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和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参加。

此时,举国同仇,两党合力,携手抗日,可堪点赞。会间一些将领提到,抗战以来,激战频仍,我阵亡将士多“暴尸战场”,不及掩埋。

言者痛心,闻者敛容。议论纷纷中,蒋介石采纳了众议,决定由政府拨款外加社会赞助,由陈诚、薛岳负责组织修建烈士公墓。由于战事紧张,加上勘察、征地、筹款有个过程,直到1940年9月才破土动工,1943年6月全部告竣。

7月7日忠烈祠隆重举行落成大典,主持者薛岳宣读祭文:“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祠。”首批入祠的殉国将领有张自忠、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等38位。

忠烈祠建筑壮观,布局合理,结构恢宏。正门是高大雄伟的三孔牌坊,其青石单檐上“南岳忠烈祠”五个金色大字耀眼醒目。从牌坊上行百步,巍然耸立着“七七纪念塔”,塔身上刻有“七七”二字,象征着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打响全民抗日第一枪。

塔身碑文清晰可见,上书:“寇犯卢沟,大波轩起。捐躯卫国,忠勇将士。正气浩然,彪炳青史。汉族复兴,永湔国史”,读来荡气回肠,励志惊心。塔座中间有五颗花岗岩石雕炮弹,挺拔伟傲,直指苍天。

弹体一大四小,相拥屹立,象征着我中华汉满蒙回藏等各民族团结抗战,志在必胜。再往上行便是纪念堂,建构石墙碧瓦,古朴庄严。堂中矗立着约6米高的汉白玉石碑,上题碑文:“我成仁将士以大无畏精神保卫国土,以最宝贵之生命换取光荣,开创亘古未有之伟绩,尤为万代所崇敬……”堂后沿山建有276级石阶,分作九层,错落有致,逐级而上,直抵致敬碑。

致敬碑在左右两排石阶中间,有4条石柱托一球冠,旁置一碑,上刻“游人到此,脱帽致敬”。观者无不肃然。

忠烈祠最高处是享堂,即礼堂,门首横匾上大书“忠烈祠”三字。这是祠内最大建筑物,花岗岩石墙,汉白玉石门,可容500人同时瞻仰。大厅正面为祭台,上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两侧矗立37位抗日烈士灵位,其中年龄最长的李家钰中将刚过50岁,其余均在50岁以下,最年轻的方叔洪中将牺牲时年仅27岁,血气方刚,雄姿英发。

此正是“时穷节乃现,危难出英雄”,国难之日,他们拋妻别子,为国尽忠;抗敌之时,他们舍生取义,献身成仁,确乎“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壮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其爱国情操,报国气节,令人感佩敬仰!

忠烈祠四周山头上有13座烈士陵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埋葬着国民革命军第37师2728具抗日烈士遗骸,另有74军、60师、140师等集体公墓3座,140师参加了晋南、鲁南及长沙三次战役,战殁烈士5156人。

墓依祠建,祠由墓显。青山忠骨,碧血丹心。万千抗日英烈浴血糜骨,赴汤蹈火,“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这里无涉党派主义,不拘天南海北,同仇敌忾,戮力同心。感念及此,我想,我们应当有个十分明确的全民族共识:但凡抗日英烈,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都是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英雄!正是烈士们的精忠大义、为国捐躯,正是烈士们的舍己忘我、流血牺牲,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使我泱泱中华昂首屹立于二战战场,扬眉吐气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烈士们和全国人民的苦战奋斗,粉碎了日寇亡我中华的痴心妄想,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们应当永远感谢他们,永远纪念他们!永远继承和发扬抗日英烈激昂慷慨以身殉国的伟大民族精神!

参瞻享堂时,我曾感叹忠烈祠历经战乱尚能保存完好,不意身边一位老人从旁插话说:“也有不如意处。”经了解得知,忠烈祠建成后先后遭到三次破坏:第一次是建成次年,衡阳失守,残暴的日寇对抗日英灵视若洪水,极力破坏,只是此时日军黄泉路近,力不从心,未及毁绝即败逃投降;第二次是1953年,衡山当地政府视赞颂国民党军队的烈士碑刻为“反动遗迹”,将其一一凿平;第三次是红卫兵的破坏更加不堪,竟将烈士公墓悉数挖掘!

听着老人介绍,闻者不胜唏嘘,我更百思不解:那些年,那些人,何以会做出如此使亲痛仇快的事?!傻子也能明白,那是中华民族的仇敌才会干的呀,我们怎能如此对待民族忠魂?!想来想去,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令我茅塞顿开。

是的,是思想的境界,是看问题的高度,是胸襟和气度,或者说是人的历史的、政治的、阶级的、文化的,以至这样那样的局限性,限制了他们的眼光,使他们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分不清事情的好坏,以至是非颠倒,良莠不辨。

人们说愚昧和偏见都很害人,愚昧让人是非不分,偏见让人以非为是,都会误人害事。实际上,这种局限性和认识上的偏颇,在忠烈祠筹建者那里也有表现。在宣称“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均可进入的忠烈祠内,居然找不到在抗日前线壮烈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等人的灵位;石碑上刻有三大战区国民党军队参加的全部22次大战役的烈士神位,却看不到与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等有关的任何字样。

同是保家卫国,同是英勇献身,岂可厚此薄彼!好在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历史和事实终归会教育人的。何况,人的认识会随时代前进,会随阅历的丰富而提高。

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南岳瞻仰忠烈祠,当即指出:抗日烈士“为国家、为民族生存而牺牲了,应该重视,应该纪念”。事实说明,共产党人有更宽广的胸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旋即开始对忠烈祠的修复工作,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南岳忠烈祠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乔石、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来此瞻仰。现在,两岸关系进一步好转,历史恩怨日趋淡泯,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握手言欢。“渡尽劫波兄弟在”,血浓于水一家亲。新的时代,新的情势,新的挑战,新的机遇,给我们带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携手,振兴中华的新的希冀,南岳忠烈祠成了联系海峡两岸的又一坚实纽带。

参谒忠烈祠回来的路上,同行的朋友还在热议。河南作家孙振军发表高见说,忠烈祠能够有力增进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能够强化民族记忆和民族历史形象,应把它与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列并重。浙江作家桑士达认为,忠烈祠既弘扬了民族武德,也张扬了民族道统,应把它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作家安立志从日本作为侵略加害国却不惜财力物力人力,将海外发现的36万具鬼子遗骨全部运回,葬于千鸟渊公墓的事实中大发感慨,表示回去后要广而告之,让更多同胞来忠烈祠瞻仰,以铭记历史,温故知新,强我民心,壮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