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叔衡简介 何叔衡牺牲资料简介 何叔衡牺牲真相揭秘

2017-10-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何叔衡(1876-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谱名启璇,学名瞻岵.宁乡人.清末秀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新民学会骨干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30年回国,

何叔衡(1876-1935)无产阶级革命家。谱名启璇,学名瞻岵。宁乡人。清末秀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新民学会骨干会员。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1930年回国,任共产国际救济总会和全国互济会主要负责人。

次年秋赴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工农检查人民委员、内务部代理部长和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左”倾错误统治中央后,被撤销全部职务。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5年2月,途经福建上杭县时,为敌人追捕,英勇牺牲。

何叔衡牺牲真相

关于何叔衡的牺牲史料上说法不一。1942年,谢觉哉在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忆叔衡同志》一文中写道:叔衡同志牺牲的地点是福建,时间是一九三四年冬或三五年春,怎样牺牲的?有两说:一说“叔衡同志被俘,在瑞金到汀州道上,叔衡同志反抗虎狼士兵的侮辱,不肯走,被杀死。

”一说“被包围在山上,围者逼近了,特务员拖他走,叔衡同志说:‘我不能走了,我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掏出手枪自击而死’。”“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这话是和我说过的,且合乎叔衡同志“临危不乱”的果决精神。所以后一说是很可信的。

关于何叔衡的牺牲早在1942年时就有两种说法,即拒辱被杀和手枪自击。但谢觉哉比较认可手枪自击说。1952年,谢觉哉的《忆叔衡同志》一文被揖入《湖南革命烈士传》一书,谢觉哉又为此写了一个《补记》,文道:关于叔衡同志殉难情况,现已查清楚。

邓子恢同志说:“一九三五年二月底,我们――叔衡、秋白、月霖……被送出封锁线,护送队长某,非本地人,不熟地形,夜里走,天将晓,入一村庄休息,正在煮饭,被敌人发现,三路包围过来,知不能敌,上山逃。

秋白及几个女的,坐担架,不能走,藏在树林里,被搜捕了。叔衡同志初尚能鼓起勇气走。后来走不动了,面色全白,说:‘子恢!枪杀我吧!我不能走了,我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我要特务员架着他走。

走至一大悬崖处,叔衡抓特务员的枪要自杀,特务员护枪,手一松,叔衡同志趁势向崖下一跃,坠崖牺牲了。我们走下山,不二里,过一小河,凭河把敌人打退。初不知有河险可扼,如知道,叔衡同志也许可勉强走到,不至于牺牲。

邓子恢生前就此事的回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突围中,何叔衡同志跑不动,举枪自杀,未死;坠崖时又遭敌机枪射中,中弹,壮烈牺牲,即坠崖同时遭枪击而死。此外肖三在《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一书中记述:“何叔衡被反革命逮捕,他拒捕被打死。

”这又是一种说法,即拒捕被杀。据凶手交待,他和另一团丁在战后搜索时,在山崖下发现了一个躺着的老人,已头破血流,从衣服里发现了银元和港币。这两个家伙搜身时,老人突然苏醒,抱住凶手的腿欲搏斗,结果被连击两枪打死。

就此何叔衡的牺牲之谜最终告破。在何叔衡殉难的山崖处,当地的群众出于对烈士的敬仰,找到了他的遗物―――“美最时”牌马灯骨架,烈士的这件遗物一直由当地群众保留到解放后。在何叔衡遇难处,即福建长汀县城南约60公里处的汀江东岸的小径村旁,竖立起了一座3米左右的大理石碑,碑上刻着:“何叔衡同志死难处”八个大字,寄托了对烈士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