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毛泽东 毛泽东特型演员刘劲哲为网络春晚创新作(图)

2018-03-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劲哲:民间词人的民族理想>>(<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2005年第7期 郭小阳)        刘劲哲:民间词人的民族理想             本刊记者

<<刘劲哲:民间词人的民族理想>>(《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2005年第7期 郭小阳)

        刘劲哲:民间词人的民族理想             本刊记者:郭小阳     今年五月初,台湾政党领袖连战和宋楚瑜访问大陆,两岸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举国欢庆。

除政界高层这一具有标志性的互信之外,几十年来,海峡两岸同胞一直在以民间交流的方式,渴盼着两岸的对话和统一,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是个代表,大陆民间词人刘劲哲也是个代表。

一首词,一腔民族情怀

海峡两岸手相挥,念亲悲,泪如飞。一水相隔,相望竟白眉。本是中华一血脉,龙后代,应亲随。    统一号角涌春雷,港已归,澳也归。一母同胞,何忍久离违?携手共圆强国梦,兴华夏,树丰碑。——刘劲哲《江城子·盼统一》

2005年初,在2004“中华之魂”年度百名优秀人物评选中,刘劲哲以“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与牛玉儒和任常霞一起入选百名优秀人物。2005年3月初,刘劲哲创作的《江城子·盼统一》入选由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和《音乐周报》社联办的《2004全国新人原唱原创歌曲专辑征集活动》,并位居榜首。

此词让他一举成为最受歌迷欢迎的“十大词曲者”。 今年34岁的刘劲哲是郑州市农科所一名普通职工,10年来在业余时间内研究创作古诗词,目前已发表100多首作品。

一年来,他创作的《江城子·盼统一》等大量宣传祖国统一的在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包括音乐界泰斗乔羽先生在内的许多音乐界人士的关注。80多岁的乔羽先生专门抽出时间接待了他,对他十年如一日的执著精神和古文化修养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他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

刘劲哲出生在河南桐柏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在田间劳作的他,对文化知识充满了敬意。读高中时,他虽然分在了理科班,但语文成绩一直名列阶段前茅。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接触到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古词的魅力就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入河南财经学院后,已经有充足课余时间的他开始大量接触古词作品。

中国古词,有很多一直都含有强烈的家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辛弃疾“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的沉郁顿挫,陆游“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的渴盼祖国统一,闻一多“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的如泣如诉,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豪迈,这些都在感染着年轻的刘劲哲。

诗言志,词传情。刘劲哲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突然感觉到古词才是自己表达感情的最好工具。于是,就开始搜寻各种版本的古词作品和对填写古词进行词牌格式说明的书籍进行研究,然后尝试着填写,并对照古韵律和词格进行反复修改,直到一首首古词被报刊发表。

刘劲哲创作的词作,绝大部分都是咏歌新时代、新生活和新风貌的,在他的作品中,内容大多是对家乡河南和郑州的歌颂,除此之外就是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而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关于祖国统一的词作成就最大。 刘劲哲的作品目前已被《中华诗词联百年精华》等15部国家级图书收录,他本人也因此应邀参加了“世界和平杯”全球华人诗词大赛,为祖国统一尽力呼喊。

一首词,一段国际友谊

黄河南缘,中岳东川,绿城似瑶。看郑韩故堡,演说春秋;大河遗址,哺育仰韶。黄帝韩非,许由列子,今返家乡访故交。游裴李,阅少林古刹,观尽妖娆。    黄河滚滚东滔,卷大浪、淘千古风骚。忆禹王治水,汉武封柏;楚河汉界,刘项兵鏖。吕战三英,纵横虎牢,袁绍官渡难挡曹。今大变,纵杜甫居易,难赋乡娇。 ——刘劲哲《沁园春·郑州之旅》

大学毕业后,刘劲哲分派到郑州市农科所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然不忘古词创作,2003年他的这首《沁园春·郑州之旅》被收录到《神州诗苑》一书。此词对郑州历史遗产的描述,更增加了郑州作为八大古都之一的文化分量,是对那些持郑州文化底蕴浅薄论者的一个有力反讽。

让刘劲哲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诗歌竟然漂洋过海,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2003年秋天,刘劲哲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老外打来的,还好,刘劲哲还有一口蹩脚的英语。

在通话之中刘劲哲了解到对方是搞中国古代战争研究的,提起河南的洛阳和开封,老外耳熟能详。 原来,这个老外看到刘劲哲词中“袁绍官渡难挡曹”中的“官渡”时,便与发表刘劲哲此词的刊物联系,拿到刘劲哲联系方式后,就给刘劲哲打来了电话,他想知道中国古代的“官渡”现在在什么地方。

刘劲哲看到河南的文化通过自己的词,增加了海外影响,就很高兴地告诉老外:“官渡”古战场在现在的郑州市中牟县。 谁知道刚过没多长时间,那个老外又打来了电话,更让刘劲哲意想不到的是,老外一行12人已经到达了郑州。他们请求刘劲哲带他们去一趟中牟。刘劲哲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