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欣赏】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醉人的中国神韵!

2017-1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点击上方蓝字"易和设计"快速关注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狮子林,原本就是他家的园林.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

点击上方蓝字“易和设计”快速关注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狮子林,原本就是他家的园林。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的新的路线。为此,贝聿铭为博物馆新馆确定了一个叫做“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大量使用玻璃,和采用开放式钢结构,现代的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质材料,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

此外,中央展厅顶部是以米字形钢结构构成,完全没有任何支撑,然而嵌在结构中的石材,每块重达三四百公斤。这些都完全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整个新馆的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和白墙相搭配,清新简洁。

平面布局延续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方式,以中轴线组织空间。并且以水为主体,和园林中的空间布局手法相似,形成一种内聚形式的院落。

空间设计中拥有大量的虚实对比。贝聿铭在设计中有意缩小了建筑面积,因而留出一大片的庭院和水塘,这种形式让人想到了中国水墨山水中的“留白”,增加了室内空间的灵气和压迫感。

粉墙黛瓦是苏州的文脉,同样也是传统的中国元素。以白色粉墙为画布,与苏州传统的城市风貌融合在一起。随处可见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被灰色的花岗岩边饰所取代,伴有东方意味的线条之美,既蕴含了片山假石相呼应的水墨风情,也展现出西方抽象的装饰美。

中国传统的坡屋顶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构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